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聚焦全椒脱贫攻坚③稻虾共生与薄壳山核桃构筑特色富民产业链
2025-04-23人已围观
【聚焦全椒脱贫攻坚③】稻虾共生与薄壳山核桃构筑特色富民产业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晥客户端讯 素有"皖东粮仓"之称的全椒县,近年来通过精准施策,将稻虾共生模式与薄壳山核桃种植打造为脱贫致富的"双引擎"。依托得天独厚的圩区资源,该县构建起"水陆并进"的特色农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立体养殖激活生态经济』
在二郎口镇宝塔村的稻虾共生基地,工人们正忙碌分拣刚捕捞的小龙虾。作为"全椒经验"的核心传播者,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王如峰独创的生态种养系统已形成完整闭环:春季投放虾苗,夏季插秧养虾,秋季繁育种虾,冬季虾田休耕。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模式使亩均利润稳定在4000元以上,较传统单一种植效益提升5倍。
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产业价值。通过部署水质传感器和智能增氧设备,养殖户可实时掌握水体溶解氧、PH值等18项关键指标,实现精准投喂与病害防控。数据显示,智能化管理使小龙虾产量提升10%,7钱以上大规格虾占比达65%,每斤售价提高1.5元。目前全县建成5个物联网示范基地,服务养殖户超千户,覆盖稻田3万余亩。
产业链延伸带来附加收益。合作社对48户贫困户实施"溢价0.1元/斤"的兜底收购政策,同时开发出"虾禾"生态米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统计显示,全县30万亩稻虾田带动2.3万人就业,其中9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稳定脱贫。
『木本经济重塑山野财富』
走进六镇镇大殷村的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智能化摇果机正高效采收果实。这种原产北美的经济树种,在全县9.4万亩土地上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49家经营主体带动3850亩贫困户土地流转,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科技创新贯穿产业发展全程。政府搭建的产学研平台汇聚中国林科院等6家科研机构,攻克品种改良、矮化密植等12项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数据显示,进入盛果期的薄壳山核桃亩产鲜果达300斤,按20元/斤市场价测算,亩均纯利达4000元。54岁的脱贫户袁德钦在基地务工年收入超3.6万元,叠加土地流转收益,家庭总收入突破4万元。
品质优势奠定市场地位。经检测,全椒碧根果核仁出油率达7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90%,2023年1800吨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在合肥渔业科技博览会上,"百子银花"品牌生态小龙虾与虾田米双获金奖,印证了生态种养模式的产品竞争力。
目前,全县形成稻虾共生与薄壳山核桃两大十亿级产业集群,构建起"水域养虾、旱地种果"的立体脱贫体系。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培训等多重路径,累计带动5000余户农民增收,户均年收入增幅达35%。这种"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为丘陵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