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探秘华南对虾工厂化养殖革新实践
2025-04-30人已围观
【探秘华南对虾工厂化养殖革新实践】
冠利达海洋产业园7000多亩的鱼虾养殖场,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海水集约化生产示范区及健康海产品供应基地。杨腾飞 摄
==产量倍增的集约化模式==
电白区岭门镇滩涂环绕的标准化厂房内,广东冠利达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正展现工厂化养虾新图景。该企业拥有3万立方米工厂化养殖水体,通过循环水系统与生物防控技术,单位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验数据显示,规范化养殖池单造产量已达每平方米20公斤,年产出稳定突破3造。相较于传统露天养殖模式,集约化生产方式使产量整体提升100%。养殖车间内,自动筛选机正以每分钟120罐的速度封装对虾深加工产品,这些标准化生产的罐头制品已覆盖国内外28个销售区域。
==生态闭环的水质管理==
在南海街道的金阳生物218亩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实践系统性水质调控方案。养殖池溶解氧浓度严格控制在5.3mg/L以上,pH值精准维持在8.0-9.0区间,为对虾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饲料投喂采用"三时段精准供给法",日均投放量根据虾群生长状态动态调整。配套的供氧设备全天候运行,有效保障高密度养殖需求。养殖尾水首先汇入集污池,根据污染指数分流至重污池或轻污池。经过二级生物降解和三级物理过滤,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回用标准,重新引入净化池循环利用。
==标准体系的创新构建==
电白区通过与省级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系统性破解标准化人才短缺难题。目前已在水产领域建立包含45项技术规范的综合标准体系,涵盖从苗种选育到加工贮运的全产业链环节。
以金阳公司"正金阳1号"新品系为例,该品种在抗病性和生长速度方面表现突出,配合规范化养殖方案可使亩产突破1500公斤。全区588家养殖企业年总产量达4.8万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增加12亿元。
==智能化生产的实践样本==
示范基地内,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200余项水质参数,数据同步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投料机械臂根据虾群活动轨迹进行立体化饲喂,残饵收集效率提升70%。在包装车间,X光检测仪与金属探测装置构成双重质检防线,确保产品合格率维持在99.97%以上。
这种生产模式使养殖周期缩短至75-80天,单位水体承载量达到传统土塘的15倍。通过物联网技术,技术人员可远程调控12公里外养殖单元的温控系统,实现跨区域集约化管理。
冠利达工作人员在鱼罐头生产车间内检查成品质量。杨腾飞 摄
金阳公司建成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航拍全景。杨腾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