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drama! 湖水变海水新疆巴里坤养出南美白对虾(新疆巴里坤湖地图)

2025-02-04人已围观

drama! 湖水变海水新疆巴里坤养出南美白对虾

"《新疆巴里坤:湖水 “变” 海水,南美白对虾的神奇养殖传奇》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一场令人惊叹的 “魔术” 正在上演。 谁能想到,曾经从未出产过水产的巴里坤湖,如今竟成功孕育出了海鲜,而这一奇迹的背后,是科技创新与智慧探索的结晶。

巴里坤湖,这片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县西北 18 公里处的高原湖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它海拔 1585 米,四周山峦起伏,水草繁茂,湖水碧波荡漾,东西宽约 12 公里,南北长约 20 公里,水域面积达 112.15 平方公里。 湖内蕴藏着丰富的芒硝矿和盐田,湖水中还生存着水生物卤虫,然而,长期以来,巴里坤湖从未与水产养殖联系在一起。

2 月 22 日,新疆晨报的记者深入探寻了这一神奇现象背后的故事。 据巴里坤县农业局局长姜金成介绍,实现这一突破的是巴里坤县海立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他们别具匠心地先将湖水引入到湖旁修建的工厂内,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妙的淡化处理技术,将湖水成功转化为适宜海鲜生长的 “海水”,从而填补了巴里坤湖不出产水产的历史空白。

记者来到距离巴里坤湖 1.3 公里的海子沿乡尖山子村,这里正是尝试养殖海鲜的工厂车间所在地。 巴里坤海立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此大力投资实施了 “巴里坤湖卤水淡化海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建设项目。 在 2016 年,他们完成了 350 余万元的投资,建成了两座 1000 平方米的养殖车间以及配套设施,并且与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建立了紧密的院企合作关系,开启了海鲜养殖的探索之旅。 就在 2016 年 11 月,他们成功试养出了第一批南美白对虾,这批对虾在春节期间便销售一空,如今养殖的第二批苗种也已茁壮成长,虾体长到了两厘米左右。

合作社社长盛君先向记者详细讲解了养殖的关键技术:“我们运用水泵把巴里坤湖的湖水引入车间,通过淡水勾兑等工艺,精准地析出亚硝酸盐、芒硝以及重金属成分,随后进行培藻等一系列操作,使养殖用水达到海水的标准后,便可以投放虾苗进行养殖了。 ” 在首批南美白对虾试养成功的激励下,合作社的发展蓝图更加宏伟,他们计划进一步养殖海参、鲍鱼、多宝鱼、石斑鱼、梭子蟹、锯缘青蟹等高档海鲜。 盛君先信心满满地说:“虾是公认最难养的海鲜品种之一,它在生长过程中还要经历蜕壳,十分脆弱。 但只要虾能养殖成功,其他海鲜养殖也就有了信心和经验。 ”

当记者见到盛君先时,他正在专注地绘制新的车间草图,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谋划布局。 他打算再修建 5 个车间,使水体容积达到 1.2 万立方米。 今年,他们计划率先尝试养殖梭子蟹和石斑鱼这 3 个品种。 对于养殖梭子蟹,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蟹公寓模式,让每个梭子蟹都能单独居住在一个塑料盒内,有效避免了梭子蟹的互残现象。 “石斑鱼养殖周期大约 7 个月就能上市销售,预计新车间建成后,今年年底前就能让养殖的石斑鱼走向市场,而梭子蟹预计在中秋节前后就能端上消费者的餐桌。 ” 盛君先满怀期待地说道。

那么,为何要选择在巴里坤湖畔投资建设车间,利用湖水养殖海鲜呢? 盛君先仔细地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其一,巴里坤湖盛产卤虫,而卤虫本身就是鱼虾的优质食材。 以往巴里坤湖的卤虫运输到内地,需要经过商家收购、运输企业运输、加工厂加工成鱼虾饲料以及销售商销售这 4 道环节,成本高昂且繁琐。 而将车间建在湖边,就可以直接收购捕捞者的卤虫,孵化后为鱼虾投喂鲜活饲料,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其二,在巴里坤湖边养殖海鲜,能够实现一年四季连续养殖。 冬季加温所需的燃料,这里可以采用热值高且洁净的型焦,每吨售价仅 300 多元,而在内地,加温所用的煤炭价格高达 800 多元 1 吨,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其三,新疆本地的消费市场对海鲜的需求日益强劲,而且由于远离内地海鲜市场,海鲜产品在这里相对好卖,市场前景广阔。 其四,这种创新的养殖模式,对于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能够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同时也为特色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工厂化车间养殖海鲜在南方沿海地区早已不是新鲜事,从天津到山东再到广西北海沿线的海边城市,都有着成熟的工厂化车间养殖海鲜模式,他们主要是将海洋里的海水直接抽取上来用于养殖。 然而,将湖水处理成 “海水” 来养殖海鲜,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这还是首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关新闻:新疆水产养殖的新趋势 —— 四大传统水产渐退,虾蟹养殖兴起

随着新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饮食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鲤鱼、草鱼、鲫鱼、鲢鱼等四大鱼类,对于虾蟹等水产品的渴望愈发强烈。

新疆晨报记者从自治区水产局了解到,近年来,新疆的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除了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外,各种特色养殖品种在当地不断扩大规模,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 早在 21 世纪初期,新疆就开始有人在石河子、伊犁等地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经过近十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终于成功摸索出了适合新疆本地环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如今已经带动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三地的养殖户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 这些南美白对虾大多赶在中秋节前后上市销售,市场价格每公斤可达 100 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不仅如此,兵团第七师还在积极探索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成功养殖出了小龙虾。 米东区也在尝试养殖澳洲淡水龙虾,为新疆的水产养殖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品种。

新疆的水产养殖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有望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丰富多样、优质新鲜的水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食需求,同时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