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滨州成功举办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创新峰会
2025-04-14人已围观
滨州成功举办中国南美白对虾种业创新峰会
2019年12月31日,首届中国南美白对虾自主选育创新论坛暨新品种推介会在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联合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共同主办,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成功搭建起国内首个本土亲虾商业化推广平台,集中展示了12项前沿育种成果。
一、产业背景与会议成果
作为全国对虾养殖核心区,滨州拥有80万亩养殖水面,年产量稳定在11万吨规模,占据全省六成以上市场份额。“滨州对虾”地理标志产品与渤海水产有机盐田虾已形成品牌矩阵,后者更取得全球水产养殖联盟(BAP)认证,年出口日本市场超万吨。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每年仍需进口30万对种虾维持生产,种质资源自主化亟待突破。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论坛以“深挖行业需求·强化种源创新·推动产业协同”为主线,汇聚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等12家科研机构,以及98家育苗企业和106名养殖户代表。通过系统性整合种业资源,现代对虾种业“育种-扩繁-推广”体系初见成效,有效推动本土种虾市场化进程。
关键技术突破体现在三方面:
1. 耐盐碱品种选育:成功培育适应8‰-45‰盐度梯度的新品系,彻底改变北方依赖南方调运种苗的格局
2. 基因编辑应用:采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使抗病性状选育准确率提升40%
3. 生态养殖模式:创新"渔盐一体化"生产体系,单位水体效益提高28%
三、专家视点与产业实践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强调:“种质创新需兼顾生长性能与抗逆特性,当前本土种虾日均增重已达1.82克,特定品系成活率突破85%。”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副院长刘洪军指出:“滨州首创的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使苗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营收的6.8%,显著高于行业3.2%的平均水平。”该模式已成功孵化3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带动区域养殖户增收1.2亿元。
滨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淑生现场演示了种苗优选系统:“通过量化评估12项生长指标,养殖户可精准匹配7大类适养品种。以‘渤海1号’为例,其在高盐环境下的饲料转化率较传统品种提升19%。”
四、市场反馈与品质管控
参会企业渤海水产展示的“盐田虾”系列产品,虾青素含量达28.7mg/kg,较普通产品高出42%。严格的品质管控体系涵盖21道检测工序,实现从亲本溯源到成虾销售的全程可追溯。目前该企业已建立覆盖环渤海地区的48小时冷链配送网络,鲜虾存活率稳定在98.6%以上。
本次峰会同步启动种业质量认证计划,首批8家联盟企业通过GAP认证,预计年供应优质种苗将突破150亿尾。产业协同效应显著,据测算可使养殖户亩均成本降低1200元,综合效益提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