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深度技术解析清水循环水养虾模式的经济效益与运营实践

2025-04-22人已围观

【深度技术解析】清水循环水养虾模式的经济效益与运营实践

一、养殖车间结构创新

团队自主研发的无小梁中空膜太阳能水产专用温室采用双层膜钢结构设计。该方案通过太阳能集热实现双重节能:白天利用太阳能提升车间温度,结合气/水热交换装置将热能传导至养殖水体,夜间通过遮阳被实现保温。经实践验证,该模式在山东地区冬季养虾的加温成本控制在每斤2元左右,相较传统方式能耗降低约40%。

二、设施建设参数与投资

. 系统规模:每套系统包含12个PP材质养殖池,总水体量400m3

. 单池规格:直径5.8米×水深1.3米,容积34m3

. 建设成本:2500-3500元/m3(规模效益下单位成本递减)

. 设备寿命:核心组件使用年限超20年

三、生产效益实证数据

当前首茬试养取得突破性进展:

1. 产能表现:平均单产20斤/m3,最高达50斤/m3(中试数据)

2. 经济指标:已售3池均价32元/斤,单池产值1.93万元

3. 成本构成:常规成本13-15元/斤,冬季加温成本增幅控制在2元/斤以内

四、三段式高效养殖体系

采用分阶段养殖模式:

1. 标粗阶段:虾苗→3cm(30天)

2. 中期培育:3cm→6cm(30天)

3. 商品养成:6cm→12cm(30天)

理论年产量达8-12茬,实际运营中稳定实现6-8茬

五、系统稳定性验证

核心设备经长期运行验证:

. 循环水养鱼系统:持续运行超15年

. 对虾养殖系统:2017年投入运行,经5年迭代升级

. 水处理工艺:TSS去除率达85%以上,氨氮转化效率超90%

六、系统运行全流程

封闭式水循环系统包含六大功能模块:

1. 物理过滤:微孔过滤装置(精度60μm)去除大颗粒物

2. 生化处理:生物氧化塔实现氨氮转化

3. 气浮分离:泡沫分离器处理可溶性有机物

4. 消毒增氧:臭氧+紫外线双重消杀,纯氧增氧系统

5. 智能控制:中央控制系统集成温控、pH调节、自动投喂

6. 热能管理:太阳能优先+热泵辅助的复合温控方案

七、饲喂技术创新

配备三种投喂模式:

1. 连续投喂:24小时不间断(现用方案)

2. 均匀分餐:定时定量投喂

3. 智能分餐:动态调节投喂量

实践显示连续投喂模式饲料转化率提升15%,对虾整齐度达90%

八、供氧系统优化

纯氧精准供氧方案对比传统鼓风机:

. 能耗节省:系统总耗电与15kwh鼓风机方案相当

. 环境友好:消除气泡扰动,降低对虾应激反应

. 溶氧控制:维持8-10mg/L稳定水平

九、光照调控策略

双层遮阳系统实现动态调节:

. 冬季模式:启用内遮阳网,最大化太阳能利用

. 夏季模式:切换外遮阳被,防止水温异常升高

. 夜间管理:遮阳被保温节能效果达30%

十、运营模式升级

当前系统已实现:

. 自动控制:中央管理系统集成环境监控与设备联动

. 设备革新:吸虾泵、分虾器投入试用阶段

. 效率提升:向"无人车间"目标推进,人工成本降低60%

技术团队负责人强调,该清水循环水模式通过构建人工可控生态系统,实现三大突破:

1. 水资源利用率提升50倍(相较传统池塘养殖)

2. 病害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对比开放系统30%发病率)

3. 单位面积产量达传统模式的20-50倍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