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碰上弧菌,养殖老师傅也束手无策? 这方法简单粗暴,却有效(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2025-01-08人已围观
对虾碰上弧菌,养殖老师傅也束手无策? 这方法简单粗暴,却有效
"《攻克对虾养殖中的弧菌难题:实用策略与关键要点》
在对虾养殖的复杂领域中,弧菌问题犹如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长期困扰着众多养殖户,甚至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养殖老师傅也深感棘手。 弧菌堪称是对虾养殖成功率低下的首要 “元凶”,尤其是在养殖一个月左右的关键阶段,其危害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年都有大量养殖户因弧菌肆虐而遭受惨重损失,然而,尽管弧菌的危害不容小觑,但并非无法可解、无计可施,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手段,养殖户依然能够在这场与弧菌的较量中占据主动,守护对虾的健康成长。
弧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其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 这类细菌具有一个显著特性,即它们属于条件致病菌。 这意味着当弧菌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同时对虾体质较为虚弱,并且水体环境也出现恶化的情况下,就会引发对虾的各类疾病。 事实上,大部分对虾疾病都与弧菌感染密切相关,例如对虾偷死、肠炎、空肠空胃、烂鳃、烂眼、荧光等病症,无一不是弧菌在背后 “兴风作浪” 的结果。 弧菌的生长繁殖能力堪称惊人,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其繁殖周期短至每 8 - 9 分钟 1 个周期,而且能够在 pH 值 5 - 11、温度 10 - 42℃等极为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生长繁殖。 它们通常依靠极生鞭毛在水体中运动,部分种类在特定条件下还能产生固生鞭毛,这使得弧菌在水中的分布更为广泛,也增加了对虾感染的风险。 因此,一旦对虾感染弧菌,治疗难度较大,所以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提前预防弧菌感染上,秉持 “防重于治” 的理念,同时注重提高对虾的体质,以此有效降低染病的概率。
一、弧菌致病源探秘:追根溯源,方能有的放矢
(一)养殖条件:弧菌爆发的 “导火索”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条件变差往往是弧菌爆发的主要诱因。 当水体环境恶化,如水质浑浊、溶氧不足、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情况出现,以及对虾体质因营养不良、应激反应等因素而变差时,水体当中和虾体内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弧菌就会趁机迅速繁殖,如同被点燃的 “导火索”,进而诱发各种对虾疾病。 纵观全球各国的养虾历史,因弧菌病导致疾病高发的案例数不胜数。 在印度尼西亚、台湾、菲律宾、泰国、厄瓜多尔等地,都曾发生过由于哈维氏弧菌肆虐,致使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大量死亡的惨痛事件,这些教训无不警示着养殖户们要高度重视养殖条件的维护和优化。
(二)亲虾与虾苗:弧菌病的潜在 “传染源”
亲虾或虾苗时期感染弧菌病,也是对虾弧菌病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 弧菌不仅会直接威胁亲虾的生存,还会对亲虾受精卵的发育、幼体的发育以及虾苗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弧菌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能够寄生在亲虾的肝脏、血液、肌肉等组织当中,更为棘手的是,它还能通过遗传途径感染至无节幼体中,这种破坏性大、传染性强、危害深远的特点,使得弧菌病的防控难度大大增加。 因此,养殖户在选购虾苗时,务必对种虾的健康状况格外留意,尽可能选择来自健康种虾的虾苗。 如有条件,还应对种虾的虾苗繁育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因为即使种虾本身未感染弧菌病,但在虾苗繁育过程中,如果饲料受到污染、水源存在问题等,依然可能导致种虾和虾苗感染弧菌病,从而为后续的养殖埋下隐患。
二、对虾感染弧菌的 “路径”:明察秋毫,防范未然
弧菌的体表生长着众多鞭毛,这些鞭毛能够随着水体的流动而灵活摆动,使得弧菌在水中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从而更容易与对虾发生接触。 更为关键的是,弧菌还会分泌一种粘附液物质,这种物质就如同 “强力胶水” 一般,使得弧菌能够更加牢固地粘附在对虾的体表之上,进而寻找到入侵对虾体内的机会。 一旦弧菌成功进入对虾体内,便会在适宜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各种毒素,这些毒素会逐渐侵蚀对虾的身体组织和器官,严重危害对虾的生存和健康,最终导致对虾出现各种病症甚至死亡。
三、防治弧菌感染的 “实战攻略”:多措并举,守护对虾健康
(一)预防弧菌:筑牢对虾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
精选健康虾苗:
采用分子生物学、镜检等先进科学方法,严格筛选健康且不带弧菌病原的虾苗,这是实现养殖成功的首要关键步骤。 优质的虾苗如同健康大厦的基石,能够为后续的养殖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降低弧菌感染的风险。 在挑选虾苗时,养殖户应选择信誉良好、技术实力雄厚的苗种供应商,并仔细观察虾苗的活力、体色、肠道饱满度等特征,确保虾苗的健康状况符合养殖要求。
生物防治法:
通过在虾池中培养益生菌,构建有益微生物的优势种群,是一种绿色环保且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策略。 例如,噬菌体、嗜菌蛭弧菌、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益生菌,以及海洋微藻等,都能够在虾池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竞争营养物质、分泌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弧菌的生长繁殖,使菌相中有益菌的比例占据优势,从而减少弧菌的数量和危害。 在实际操作中,养殖户可以定期向虾池中投放适量的益生菌制剂,并根据虾池的水质、养殖密度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益生菌能够在虾池中良好生长繁殖,发挥其抑制弧菌的功效。
科学消毒、灭菌:
由于真正游离在水体中的弧菌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弧菌会附着在有机碎屑以及底部的土壤、地膜和水管表面,并且大量弧菌繁殖聚集在一起易形成一层难以清除的 “生物膜”。 因此,对弧菌的消毒不应仅仅局限于水体,而应以底部消毒为主。 可以使用颗粒状或片状的硫酸氢钾盐类消毒剂,这类消毒剂能够直接沉到底部,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药效区,有效杀灭附着在底部的弧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在消毒 12 - 18 小时后,及时补充液态的益生菌,然后开动增氧机,使益生菌能够均匀分布于水体中,这样既可以降低弧菌的浓度,又有利于培养益生菌形成优势种群,营造一个有利于对虾生长的健康水体环境。 此外,在投喂对虾时,可以将乳酸菌搅拌添加到饲料中,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对虾的消化吸收,维护肠道健康,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减少弧菌感染的风险。
(二)治疗弧菌感染:精准施策,化解危机
降盐度调控:
鉴于弧菌在高盐低盐环境下的繁殖能力会受到抑制,在养殖前期,养殖户可通过适当降低盐度的方法来控制弧菌的繁殖。 例如,当虾苗入池时盐度为 20,可每天降低 3 个盐度,将盐度逐步降到 10 左右,随后根据当地养殖水体的实际盐度情况,每天升高 3 个盐度,直至与养殖用水盐度相同。 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盐度调整过程,大约 5 天左右就能够将弧菌数量降到极低的水平,有效缓解弧菌感染对虾的压力。 但在进行盐度调整时,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对虾的应激反应,避免因盐度变化过快过大而对对虾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加大换水量:
加大换水量是一种简单直接且有效的治疗弧菌感染的方法。 通过大量换水,可以将含有弧菌的池水排出,同时换入新鲜、清洁的新水,从而稀释水中弧菌的浓度,减少弧菌对对虾的侵害。 在换水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换水速度和水温差,避免因换水不当而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每次换水的量不宜超过虾池总水量的三分之一,换水时水温差应控制在 2℃以内,确保对虾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适应换水带来的变化。
精准控温:
温度是影响弧菌生长繁殖和对虾生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将水温控制在 26 - 28℃之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弧菌的繁殖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对虾的正常生长和消化。 水温过低时,对虾的吃食和消化速度会变慢,体内的弧菌难以顺利排出,从而增加了弧菌感染的风险;而水温过高,则会加速水体中弧菌的繁殖,使对虾更容易发病。 因此,养殖户应根据养殖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调节水温,如在夏季高温时,可通过搭建遮阳棚、增加水深、使用降温设备等方式降低水温;在冬季低温时,可采用加热设备、覆盖保温材料等方法提高水温,确保水温始终处于适宜对虾生长且不利于弧菌繁殖的范围内。
强化改底措施:
对于对虾养殖而言,改底工作至关重要。 在养殖前期,可使用生物底改产品,这类产品主要通过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池底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无机物,减少底泥中弧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滋生环境;在养殖中期,应交替使用生物底改和化学底改产品,化学底改产品能够快速氧化池底的有害物质,杀灭部分有害细菌,与生物底改产品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改底效果;在养殖后期,由于池底积累的有机物质较多,可适当增加化学底改产品的使用频率,加强对池底环境的改善。 在使用改底产品时,要根据虾池的实际情况,如池底污染程度、养殖密度、水质状况等,合理确定产品的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确保改底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精准投喂管理:
采用 “少量多次” 的精准投喂方式,对于防治弧菌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一天投喂四餐,每餐控制在 1 - 1.5 小时之内食完为宜。 这是因为如果投喂量过多,过剩的饲料会在水中分解,为弧菌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加速弧菌的繁殖。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体重、水温、天气等因素,合理调整投喂量,确保对虾既能吃饱吃好,又不会造成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同时,要注意观察对虾的摄食情况,如发现对虾摄食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调整投喂策略。
优质水源保障:
优质的水源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养殖水源时,养殖户应尽量远离化工厂以及养殖猪牛鸡鸭等畜禽养殖场,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因为这些污染源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病原体和有机污染物,一旦进入虾池,不仅会破坏水体环境,还可能携带弧菌等有害微生物,增加对虾感染弧菌的风险。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对养殖水源进行预处理,如沉淀、过滤、消毒等,去除水中的杂质、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安全。
总之,对虾养殖过程中,防弧菌感染重于治疗,养殖户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弧菌的特性、致病源、感染途径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坚决断绝弧菌侵蚀对虾的一切机会,才能让弧菌无处遁形,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虾发病的几率,保障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广大养殖朋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使大家在对虾养殖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从容应对弧菌带来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