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封井停电! 虾价暴跌! 华南对虾遭遇大麻烦? 很多人转养罗氏虾? (停电一夜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
2025-01-24人已围观
封井停电! 虾价暴跌! 华南对虾遭遇大麻烦? 很多人转养罗氏虾?
"《华南对虾产业困境与变局:封井停电与虾价暴跌下的抉择》
在水产养殖的舞台上,华南对虾产业近期似乎陷入了一场 “风暴” 的中心,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难题,这不仅牵动着养殖户们的心弦,也引发了整个行业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反思。
一、封井停电危机:法规与发展的碰撞
4 月 1 日,对于苏州漾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而言,犹如遭遇了一记沉重的 “闷棍”。 他们收到了一份令人揪心的《停电通知书》,其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且事关重大。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的分析报告指出,阳江漾海存在违法抽取地下水的行为,这一行为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 海陵岛大桥项目平冈海堤大桥管桩路段发生倾斜,袋装沙井路段纵向开裂明显加剧。 若继续放任这种非法抽水行为,极有可能导致管桩断裂,进而引发路基滑塌、桥梁坍塌等灾难性的安全事故,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 “定时炸弹”,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坚决消除这一由违法抽水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对该企业实施停电处理,试图从源头上遏制危险的进一步蔓延。
“第一年到广东养对虾,就遇到了当头一棒”,一位在阳江的浙江籍虾农满是无奈与苦涩地向水产养殖网倾诉道。 时间回溯到 3 月 22 日,他们便已收到阳江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通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广东省实施 \u003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以及阳江市水务局发布的《公告》和《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取用地下水行为的通告》的严格要求,他们被责令拆除非法取水设施。 阳江的这个园区所呈现出的状况着实严峻,多个部门先后多次发出停止非法抽水和停止供电的通知,其态度之坚决、行动之频繁,足以彰显问题的严重性。
类似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在江苏如东等地,养殖户也曾收到过类似的通知,彼时也曾在行业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恐慌浪潮。 然而,深入探究后不难发现,阳江的情况与江苏如东存在着一些差异。 2023 年,阳江海陵岛某段高速路桥墩下陷,这一事件引发了当地各方的高度关注和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这与小棚虾园区抽取地下水脱不了干系,“当时在 12 月份就已经采取了封井等措施,可谁曾想,后来仍有人心存侥幸,偷偷抽水,这或许便是春节后该小棚园区再次收到封井停电通知的根源所在”。 但民间对于桥墩下陷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坚称是抽水过量致使地下空虚,最终导致桥墩下沉,这种情况在其他养鳗鱼等产区也并非个例;而也有人持有不同观点,认为这是设计施工环节遗留的问题,与养殖户用水井抽地下水并无直接关联,甚至有人直言 “说不定就是以前施工的时候偷工减料,如今出现问题便想找人来背锅罢了”。
但无论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为何,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小棚虾养殖若存在无证抽取地下水的行为,那便是违反法律法规的。 在当前国家对地下水管理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即便存在所谓的 “背锅” 争议,养殖户也难以逃脱违规的责任,毕竟法律的红线不容触碰。 此前曾有传言称,此事件已通过缴纳巨额罚款得以平息,但现实情况表明,事情远未画上句号。 而该小棚园区所遭遇的困境,或许只是华南小棚虾产业在疯狂扩张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个典型缩影。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未来一旦某个地区出于种种原因不再愿意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找出诸多理由来加以限制和阻止。 例如,2023 年 5 月 18 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水利局也曾发出通知,要求停止非法抽取地下水的行为,当时同样在行业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动,只不过后来事态看似逐渐平息,整个华南地区的小棚虾养殖依然维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 阳江作为这几年华南地区小棚虾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其经历无疑给其他地区的小棚虾园区敲响了警钟。 一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绝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否则必将陷入困境,难以长久维系。
二、虾价暴跌困境:市场波动下的挑战
封井停电! 这仅仅是近期华南对虾产业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而虾价暴跌,则像是一场更为猛烈的 “风暴”,席卷了整个对虾市场,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让养殖户们忧心忡忡,也为产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清明节,作为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本应是对虾市场的一个小旺季,此前各地虾价持续上涨的态势,也让众多养殖户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中充满了期待。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从最近几天的市场行情来看,虾价不仅未能延续之前的高位走势,反而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犹如坐上了 “滑梯”,一落千丈。 在广东和福建等主要产区,虾价相较于去年同期便宜了六七块之多,这直接导致养殖户的效益出现了大幅下滑,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许多养殖户都在为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的实现而焦虑不已,这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每一位从业者的面前。
具体来看,在广东江门地区,冬棚虾和新发展的小棚虾养殖规模较为可观。 但这几天,江门新会的冬棚虾价格跌幅惊人,25 条规格的虾从原本的高价降到了 20 元 / 斤,30 条规格的虾也降至 19 元 / 斤;而江门台山的小棚虾价格虽降价幅度相对较小,但也不容乐观,25 条规格的虾降至 26 元 / 斤,30 条规格的虾降至 22 元 / 斤。 再将目光投向广东湛江和汕尾地区,这里的小棚虾价格甚至比珠三角还要低廉。 例如在湛江徐闻新寮镇,25 条小棚虾的价格已降至 24 - 25 元 / 斤,30 条降至 20 - 21 元 / 斤;在汕尾陆丰,25 条降到了 23 - 24 元 / 斤,30 条降到了 22 元 / 斤。
与此同时,福建地区由于受到阴雨天和病虾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双重影响,虾价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不过,相较于珠三角冬棚虾的惨烈降价情况而言,福建的情况还算稍好一些。 目前,漳州 30 条对虾的价格降至 24 - 25 元 / 斤,40 条降至 20 元 / 斤左右,而且据业内人士预测,节后虾价可能还会继续走低,市场前景愈发黯淡。
在江苏如东等地,锅炉早茬对虾已经开始陆续上市,其价格相较于其他产区而言仍然偏高。 然而,收购商们的抓虾量却并不理想,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 一位收购商无奈地表示:“生意并不是那么好做,其他省份虾价掉得厉害,还是先在外省抓一阵子虾,再考虑到如东来收购。 ” 这两天如东 20 条对虾的收购价大概在 31 - 32 元 / 斤,25 条在 30 元 / 斤左右,30 条是 28 - 29 元 / 斤,35 条 27 元 / 斤。 山东地区的虾价也未能幸免,同样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潍坊、烟台等地的工厂化对虾规格已经不小,恰逢过节期间,卖虾的养殖户数量增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愈发明显。 目前,山东 25 条对虾的收购价为 27 元 / 斤,30 条为 26 元 / 斤,40 条为 23 元 / 斤。
三、产业转型抉择:罗氏沼虾的兴起
回顾去年,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难度相较于前年有增无减,养殖户们在养殖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不仅要应对各种复杂的病害问题,还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艰难求生。 好不容易历经艰辛将虾子养大,却又面临着出塘价格不理想的困境,许多养殖户一年到头的辛勤付出未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无疑让他们感到心灰意冷。
在此背景下,今年从南到北,不少养殖户纷纷选择转养罗氏沼虾等其他品种,试图寻找新的出路和希望。 尤其是外塘对虾养殖户转养罗氏沼虾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一趋势在各地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虾苗价格一涨再涨,就连我们加温用的锅炉都需要排队才能拿到货”,近期浙江的一位养殖户向水产养殖网反映了这一情况,言语中透露出对市场变化的担忧。 他担心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的快速扩张,是否会在下半年对虾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再次走低,从而使养殖户们陷入新的困境。
事实上,不仅仅在浙江,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以及西南等地,今年罗氏沼虾的养殖热度都在持续攀升。 水产养殖网经过深入分析后认为,一个品种的养殖面积一旦大幅增加,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出塘价格的走势。 这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当供应量远超市场需求时,价格下跌便成为了大概率事件。 因此,养殖户们在选择养殖品种和发展模式时,务必保持冷静和理性,充分结合自己当地的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切不可盲目跟风,一拥而上。 否则,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便是那些缺乏规划和判断的养殖户,最终只能独自承受市场波动带来的苦果,陷入经营困境,难以自拔。
总之,华南对虾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面临着封井停电、虾价暴跌等诸多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转型发展的机遇。 养殖户们需要审时度势,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在变局中谋求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精细化的管理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把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华南对虾产业走向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