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难养? 且看虾菜共生如何化解难题(虾菜共生养殖技术)

2025-02-16人已围观

对虾难养? 且看虾菜共生如何化解难题

"《对虾养殖困境与虾菜共生模式的破局之道》

在当今的水产养殖领域,对虾养殖似乎陷入了一个复杂而艰难的境地,让众多从业者深感困惑与无奈。 曾经,对虾养殖相对容易,在二三十年前,农村的池塘里随处可见自然繁殖的虾,无人精心照料却也生机勃勃,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皆是如此。 回溯到 1988 年,国内开启白对虾养殖篇章,那时整个行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使用的虾苗多是从海里捞取的野生土苗杂苗,用作亲本孵化,养殖过程中既没有专门的对虾饲料、动保产品、调水药品,也没有养水和调水的概念,更不了解虾病防控知识,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原始状态下,许多人凭借着大胆尝试,即便毫无经验,也能收获丰厚的财富,掀起了一股养殖致富的热潮。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光流转到如今,对虾却变得异常难养,尤其是近十年间,这一困境不仅困扰着毫无基础的普通百姓,就连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也束手无策,甚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投入大量的研究力量,也难以完全攻克。 诸如白便、弧菌、偷死、氨氮、亚盐、硫化氢、藻中毒以及肝肠孢子虫等问题层出不穷,成为横亘在对虾养殖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尽管如今全世界的营养专家精心设计出各阶段的科学配方饲料,各种来自泰国和美国进口的一代苗种虾琳琅满目,微生态、化学、生物类调水治疗药品应有尽有,还有特色鲜明的中草药产品,再加上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物联网等高科技设备设施的加持,但对虾养殖的难题依然严峻,这究竟是为何呢?

诚然,上述提及的各类先进技术,依托于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它们在对虾养殖行业的成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技术又似乎并非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核心。 大道至简,要想养好对虾,归根结底是要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所需的条件,为其营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生存环境,让对虾能够在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自在生长,如此,养好对虾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种种繁杂的技术手段,有的旨在解决对虾的营养供给问题,有的专注于疾病防控,还有的着力于改善养殖环境等各个方面。 但倘若要实现对虾养殖的成功,就必须牢牢掌握核心技能,即深刻了解对虾所需要的生长条件,并据此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适宜环境。 同时,要精准把握自己养殖水体的水质特性,熟练掌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质调理方法,最后辅之以优良的种苗和科学的管理经验。 毕竟,即便拥有再好的苗种和优质的饲料,如果养殖环境不适宜,那么将种苗和饲料投入其中也只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前期的所有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技术固然重要,其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但倘若能够从根源上杜绝这些问题的产生,让对虾养殖过程顺遂无忧,那么所谓的技术或许就不再是养殖户们每日钻研的焦点。 这就如同扁鹊三兄弟治病的典故,大哥医术最高明,能够在疾病尚未发作之时便将其治愈,二哥则擅长在疾病初现端倪时就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扁鹊往往是在病情极为严重时才出手救治,虽然名声最为响亮,但实际上大哥的 “治未病” 境界才是最为理想的。 对应到对虾养殖技术的层次中,我们应追求的是如大哥般的高瞻远瞩,提前预防问题,而非等到问题严重时才依赖各种技术手段去补救。

而 “一亩虾” 的虾菜共生模式,便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生态养虾创新模式,或者说它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生态调水和养水控水方式。 在传统观念中,对虾养殖模式往往容易与抗生素、激素、过量用药、大换水、污染排放等不环保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然而,倘若有一种无需用药就能养好虾的方法,谁又会愿意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采用那些传统的、存在诸多弊端的养殖方式呢?

从本质上讲,一亩虾模式旨在为对虾提供适宜且稳定的水环境。 其所运用的温室、增氧、加温、控制、物联网以及电控潮汐种植槽、脱碳一体机、发酵过滤袋等技术手段,都只是辅助性措施,其核心是以生态可持续的思维去设计和运行整个养殖系统。 例如,通过特定的过滤材料和水生植物对氨氮、亚盐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有机废物,实际上却是影响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指标。 当水体安全、菌群正常时,对虾自然能够健康生长,水体中的弧菌也不会肆意泛滥,从而不会对对虾产生严重的危害。

仔细思考一下,弧菌并非是近十多年才突然出现的物种,其存在的历史或许比人类还要久远,而且弧菌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类型。 那么,为何近年来弧菌会频繁肆虐,导致大量对虾死亡呢? 深入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水环境生态状况日益恶化,使得弧菌成为了制约对虾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仅仅将弧菌视为敌人,一味地想着如何去杀灭它,比如最初使用二氧化氯或者络合碘等常规消毒剂,到后来又不断研发出更为厉害、价格更高的新型杀菌制剂,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水体中的好菌坏菌一并消灭,进而导致虾肠道菌群紊乱,水体菌群失调,最终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但从生态思维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我们会发现,只要对虾是健康的,水体是优良的,那么弧菌的存在又何妨? 毕竟,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对虾能够与水生植物共生,同样也可以与有益菌和谐共处。

对于一亩虾系统的管理者而言,他们需要熟悉各类专用设备的作用、日常使用方法以及维护要点;清晰地了解对虾生长所需要的水体条件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心的投喂管理和密切的观察。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有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作为支撑,这也正是 “七分系统三分管理” 理念的生动诠释。

那么,对虾养殖到底难不难呢?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确实很难,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难题让全世界的从业者都深感头疼,难以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但换个角度思考,对虾养殖也可以很简单,就像一亩虾所倡导的傻瓜式生态养殖模式,养殖户平日里只需简单地测测数据、进行常规投喂即可。 一亩虾模式是从鱼菜共生模式成功升级而来的虾菜共生模式,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对虾养殖格局,不仅让内陆地区的淡化养殖成为可能,让人们能够品尝到新鲜的活虾,而且不会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同时还能收获品质优良的对虾以及新鲜的蔬菜,实现了多重产出,这些都是虾菜共生模式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优势所在。

附录:南通市海门区发布了《关于要求配合做好关闭退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用地开展环境污染监测》的通知,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检索该通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政策动态和行业背景信息,从而更好地把握对虾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