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转肝期的关键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 (对虾第一次转肝期是什么时候)

2025-02-27人已围观

对虾转肝期的关键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

"《对虾转肝期关键要点全解析:护航对虾健康成长》

在对虾养殖的漫长征程中,转肝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它宛如一道重要的关卡,决定着对虾后续的生长态势和养殖的成败。 对虾转肝期通常是指对虾从溞状幼体发育到仔虾阶段,一般在对虾养殖 18 - 22 天以后开启,这是肝胰腺快速发育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在此期间,肝胰腺后部会逐渐出现一层标志性的白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层白膜会持续发育,逐渐包围整个肝胰腺的后缘和底部,这一现象正是肝胰腺功能迈向成熟的显著标志。 正常情况下,对虾转肝期会持续大约一个月,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仍未完成转肝,那就意味着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养殖户迅速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对虾转肝期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对虾的肝胰腺处于快速发育期,代谢活动极为旺盛,负担较重,因此也容易出现诸如转肝慢、肝发红、肝萎缩等各类肝胰腺疾病。 毫不夸张地说,转肝期注重保肝工作是实现养殖成功的核心关键所在。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对虾转肝期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及其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

一、对虾转肝期的核心注意事项与精细管理策略

(一)饲料管理:精准投喂,营养均衡是关键

在对虾转肝期,饲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是重中之重。 过度投喂犹如给对虾的肝脏加上沉重的 “负担”,容易导致其不堪重负,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养殖户需要根据对虾的实际生长情况、天气状况、水温以及水质等多种因素,精确把握投喂量,避免盲目增加投喂量。

对于小规格虾苗,在入池后的半个月内,主要以池水中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为食,同时辅以虾片、精心制作的蛋羹、煮熟的淡水鱼糜等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为虾苗的早期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半个月以后,随着虾苗的逐渐长大,便可完全投喂对虾配合饵料,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 而如果投放的是体长 2 - 3cm 的大规格虾苗,则可直接投喂配合饵料,投饵量可参考专业的投饵量表(如表 3 - 7 所示的凡纳滨对虾的配合饲料日投饵量),每天投喂 3 - 4 次,确保对虾能够获得充足且适宜的食物供应。

在选择饲料时,应优先考虑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饲料,这样的饲料既能满足对虾在转肝期间对能量的高需求,又能避免因脂肪过多而给肝脏带来消化压力,确保对虾获得均衡的营养支持。 同时,务必高度重视饲料的品质和新鲜度,坚决杜绝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因为这些劣质饲料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霉菌毒素等,会对对虾的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虾转肝期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养殖户还可以在饵料中科学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和添加剂。 例如,添加 0.1% 的免疫多糖,它能够激活对虾的免疫系统,增强其抵御外界病原体的能力;添加 0.1% - 0.2% 的高稳定维生素 C,维生素 C 作为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帮助对虾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应激反应对对虾身体的损伤,同时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对虾的组织修复和生长;添加 0.05% 的维生素 B1,维生素 B1 在对虾的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对虾对饲料的利用率,增强其体质。 每周可连续投喂 2 天,每天投喂 2 次,在高温季节,还可适当添加 0.05% - 0.1% 的大蒜素,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抑制有害菌在对虾肠道内的滋生,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对虾的摄食积极性。

为了准确掌握投饵量,养殖户可以在每池中设置几个饵料监测网,在网内投放的饵料量为每次投饵量的 1.5%,其余的饵料则均匀撒在池塘四周。 每次投喂后 2 小时,仔细检查饵料监测网内的残饵量,根据残饵的多少,结合天气、水温、水质等实际情况,灵活、适当调整投饵量,确保对虾既能吃饱吃好,又不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和水质的污染。

此外,由于凡纳滨对虾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因此在投喂时间上也需要合理安排。 早、晚投喂量应占日投量的 60% - 70%,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对虾在夜间活动时的能量需求。 同时,每 10 天左右应测量一次虾的体长、体重,并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投饵量,确保投喂量始终与对虾的生长阶段相匹配。

投饵的总体原则是:当池塘中基础生物饵料丰富时,可适当减少或暂停投喂;早晚时段适当多投,白天则少投,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当水温低于 18℃或高于 33℃时,对虾的摄食欲望会下降,此时应减少投喂量;在池塘四周适当多投,中间少投,因为对虾通常会在池塘边缘活动觅食;水质良好、天气晴朗时多投,而在阴雨大风天气时,则应少投或不投,以避免饲料在水中残留过多,导致水质恶化;在对虾蜕壳期间,由于其身体较为脆弱,摄食能力下降,也应减少投喂量,待对虾蜕壳完成后,再逐渐恢复正常投喂。

(二)水质管理:营造优质水环境,为对虾健康护航

在对虾转肝期,加强水质管理是保障对虾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 优质、稳定的水质环境能够为对虾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其顺利度过转肝期这一关键阶段。

首先,定期更换水是保持水体清洁和新鲜度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整个养殖期间,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对对虾池的干扰和影响,一般采用半封闭或封闭的养殖模式,换水频率相对较低。 放苗时,水位保持在 60 - 80cm,前期每天缓慢添水 3 - 5cm,待池水加满后,再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进行少量换水。 在换水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淡水或盐,使池水的盐度保持在 1 以上,确保对虾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地下井水或河水,必须提前检测弧菌总数和重金属离子含量。 如果弧菌数超标,可使用蛭弧菌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蓄水池中进行先行处理,有效杀灭弧菌;如果重金属离子超标,则要用 EDTA 二钠盐进行处理,以降低重金属对对虾的毒性。

定期泼洒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是净化底质和水质的有效手段。 底质改良剂能够分解池塘底部的有机物,减少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的积累,改善底质环境,防止底质恶化对对虾造成的不良影响。 微生态制剂则可以调节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滋生,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从而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保持池水 pH 值的相对稳定对于对虾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 pH 值过高,可通过换水或适量施用醋酸、柠檬酸等弱酸来进行调节,使 pH 值恢复到适宜对虾生长的范围;如果 pH 值过低,则可泼洒石灰澄清液,提高池水的 pH 值。 在集约化低盐度养虾过程中,池水要保持有合适的钙、镁、锰以及硬度和总碱度,这些元素对于对虾的正常蜕壳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放苗后,可定期施用钙(如葡萄糖酸钙)、镁(如白云石粉)、磷(如磷酸氢钙)等营养物质,既能稳定水环境的 pH 值和水色,又能促进对虾的正常蜕壳,确保对虾在转肝期能够顺利完成生理发育过程。

同时,养殖户还需要密切关注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其他指标,确保水温适宜对虾生长,溶解氧充足,避免因水温过高或过低、缺氧等问题对对虾造成应激和伤害。 通过加强水质管理的各项措施,为对虾营造一个清洁、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为其顺利转肝提供有力保障。

(三)疾病预防:筑牢健康防线,降低疾病风险

在对虾转肝期,由于对虾的身体较为敏感脆弱,免疫力相对较低,因此加强疾病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定期检查对虾的健康状况是及时发现疾病隐患的关键。 养殖户应每天仔细观察对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体色变化等,一旦发现对虾出现异常行为,如游动缓慢、摄食减少、体色异常等,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防止病情的扩散和恶化。

加强饲料和水质的管理是提高对虾免疫力、预防疾病发生的基础。 优质的饲料能够为对虾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体质,提高免疫力;而良好的水质环境则可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对虾感染疾病的风险。 通过合理控制饲料投喂量、选择优质饲料、加强水质监测和调控等措施,为对虾创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生存环境,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和维生素等添加剂,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除了前面提到的免疫多糖、维生素 C 等,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其他的功能性添加剂,如益生菌、益生元等,它们能够调节对虾的肠道菌群,增强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功能,提高对虾的整体健康水平。

在疾病预防过程中,要严格贯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做到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的规定执行,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残留对对虾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定期在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维生素 C 等营养物质,增强对虾的免疫力。 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使用 PCR 试剂盒检测对虾白斑病毒,或使用 2216E 或 TCBS 弧菌培养基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养殖水体异养细菌总数和弧菌总数以及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数,及时了解水体中的病原体情况。 当弧菌总数较高时,可选用 0.3 - 0.5g / 立方米的二氧化氯或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季铵盐络合碘进行消毒,杀灭水体中的有害菌,控制病原体的数量。 对于已经发病且采用杀菌消毒剂治疗的池塘,在治疗 5 - 7 天后,应及时添加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促进对虾的恢复和生长。

二、总结与展望

对虾转肝期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需要养殖户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精心的管理。 通过控制饲料投喂量、选择适宜的饲料、加强水质管理和疾病预防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对虾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们应密切关注对虾的生长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管理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为对虾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对虾养殖的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在对虾养殖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收获丰厚的回报。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