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东方甄选供应商养殖虾冒充野生遭重罚16.68万元

2025-04-12人已围观

东方甄选供应商"养殖虾冒充野生"遭重罚 16.68万元

一、事件始末:虚假标识引发消费争议

近日,青岛浪海情经贸有限公司因将养殖虾标注为"100%野生",被即墨区市监局开出16.68万元罚单。这起持续近一年的消费纠纷,源于消费者王先生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购买的厄瓜多尔桑塔白虾。该产品售价139元/1500g,直播时被主播董宇辉明确宣称为野生海捕产品。

关键时间节点显示:2022年6月11-17日,浪海情通过东方甄选直播间销售涉案产品。消费者于同年6月连续三次下单,半年投诉无果后选择起诉。市场监管部门2023年3月介入调查,最终在2025年4月作出处罚决定。

二、处罚细节:货值金额6倍罚款

即墨区市监局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25条,对涉案企业实施"没收+罚款"双重处罚。具体包括:

1. 没收违法所得4100元

2. 按货值金额6倍罚款16.68万元

罚没总额达17.09万元,属于同类案件中较高处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现场检查时未发现存货,反映出涉事企业已停止相关经营行为。

三、责任归属:品牌与供应商各执一词

涉事双方对责任认定存在明显分歧:

- 东方甄选主张"被供应商欺骗",强调直播间依据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和手卡进行宣传

- 浪海情承认包装错印问题,但指出已向合作方提交整改后包装,质疑品牌方继续使用旧版展示素材

四、行业警示:虚假宣传代价沉重

该案暴露出直播电商的三大风险点:

1. 供应链品控漏洞:产品实际属性与宣传严重不符

2. 责任划分模糊:品牌方与供应商互相推诿

3. 消费维权困难:消费者经历半年投诉才进入司法程序

比较传统销售模式,直播带货因"即时性+冲动消费"特性,更易放大虚假宣传危害。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生鲜类直播投诉中,产品属性不实占比达37%,显著高于传统电商渠道。

五、执法依据:食品安全法严惩不贷

本案适用《食品安全法》第125条第二款规定,该条款明确:

- 食品标签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处货值5-10倍罚款

- 涉案金额1万元以上,最低处罚标准为5万元

本次处罚取中间值6倍,既体现执法力度,又预留企业整改空间。监管部门特别指出,虚假标识虽未直接危害食品安全,但实质性损害消费者知情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