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吃饭时呛了一下河虾“游”进老人气管
2025-04-30人已围观
吃饭时呛了一下 河虾“游”进老人气管
意 外
61岁的丁大爷在家中享用盐水虾时,因与老伴聊天分神,不慎将整只未咀嚼的河虾呛入气道。据家属回忆,进食过程中丁大爷突发剧烈呛咳,随后出现持续性胸闷气喘。虽当时未感明显异常,但午休时症状显著加剧——平卧后咳嗽不止伴呼吸窘迫,遂紧急送医。
就 诊
苏北医院呼吸科朱湘平主任团队经CT扫描发现,患者左支气管三叉口存在异物堵塞,确诊为完整河虾嵌顿。影像显示虾壳已造成气管黏膜损伤出血,并诱发局部炎症反应。相较于普通食道异物,该病例特殊性在于异物完全阻塞气道分支,显著增加手术难度。医疗团队采用支气管镜微创技术,精准夹取异物避免二次损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即刻改善。
分 析
人体解剖结构显示,会厌作为气管入口的"安全门",在说话、大笑时会短暂开启。这正是丁大爷遭遇意外的关键机制——吞咽瞬间气道防护失效,导致异物"抄近路"进入呼吸系统。临床数据显示,类似案例在呼吸科月均接诊2-3例,异物类型涵盖鸡骨、药片甚至金属部件。值得注意的是,约17%的气道异物患者初期症状轻微,易误诊为普通咳嗽延误治疗,进而引发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严重并发症。
提 醒
针对老年群体需特别警示:50岁以上人群因咽喉反射功能衰退,成为气道异物高危人群,占比达同类病例的62%。防护要点包括:
1. 专注进食:避免边吃边聊或观看电视
2. 加工处理:带壳类食材建议预先去壳分割
3. 体位管理:卧床患者保持45°半坐姿进食
4. 急救准备: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基础操作
典型案例显示,某73岁卧床老人误吸磨牙导致气道阻塞,经急诊支气管镜取出后转危为安;另有患者误吞假牙引发十年慢性咳嗽,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完成异物清除。这些案例印证了及时就诊的重要性——气道异物滞留超72小时者,继发感染风险将提升3.2倍。
注:本文临床数据综合自三甲医院呼吸科诊疗统计,典型病例选自《中华急诊医学》气道异物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