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稻渔共舞绘新篇丨达州大竹全链培育特色水产品牌

2025-05-08人已围观

稻渔共舞绘新篇丨达州大竹全链培育特色水产品牌

『首捕现场见证产业活力』

盛夏骄阳下,大竹县石桥铺镇稻虾基地上演丰收图景。2025年4月初的首捕活动中,村民驾船收网,每笼捕获量稳定在15-20斤。据现场测算,首批商品虾规格普遍达到6-8钱/只,优品率超过75%。这些鲜活的小龙虾经冷链运输,4小时内可直达成渝地区餐饮市场。

『政策支撑构筑产业根基』

大竹县委将小龙虾确立为第六张农业名片,纳入“稻麻茶竹椿虾”特色产业矩阵。核心产区石桥铺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成功引进开江民生渔业公司,建成连片种养基地1500亩。该镇创新实施工作专班制度,累计协调解决土地流转纠纷43起,完成道路硬化8.2公里,沟渠整治12公里。

『技术革新驱动产能跃升』

在乌木镇智能化繁育基地,科技人员运用菌藻复合饲料,使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2%。基地配备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可实时调控水温、溶氧等7项关键指标,虾苗成活率较传统方式提高18%。目前全县建成恒温育苗车间12个,年供应优质虾苗1.5亿尾,满足3.5万亩养殖需求。

『多元模式拓宽增收渠道』

示范基地采用三种特色种养模式:

1. 稻虾轮作:实现"一季虾+一季稻",亩产小龙虾200斤、稻谷1000斤

2. 茭白套养:550亩试点区产出茭白3200吨,附加捕获成虾82吨

3. 三茬精养:年收三批成虾,单产突破300斤/亩

配套发展的珍珠蚌产业已开发坑塘水面3800亩,形成"上层育蚌、底层养虾"的立体养殖格局。2024年数据显示,稻虾综合种养区农户户均增收5600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长210%。

『品质管控筑牢品牌优势』

依托四川百岛湖等龙头企业,建立从苗种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体系。检测数据显示,大竹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达16.8g/100g,重金属残留量仅为国标限值的32%。创建的"明月山"区域品牌,已覆盖21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家庭农场126家。

『保障体系化解养殖风险』

县财政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对50亩以上种养主体实施"四补一贴"政策:

- 土地流转费补助:800元/亩·年

- 虾苗购置补贴:300元/亩

- 基础设施奖补:最高15万元/项目

- 贷款贴息:按基准利率50%兑付

- 电费梯度优惠:月用电超2000度部分享8折

同步组建的24人专家服务团,开展田间指导127次,解决技术难题58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32人次。

上一篇:地理相邻与交通演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