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开春第一网虾蛄捕捞季火热开启
2025-05-08人已围观
原标题:开春第一网 虾蛄捕捞季火热开启
/ 探访 /
10小时高强度作业斩获54斤渔获
2025年3月9日凌晨3时17分,即墨鳌山卫街道七沟二村渔民于钦满团队完成渔具整备后,驾驶12米玻璃钢渔船向长门岩海域进发。经历1小时15分钟航程,团队在凌晨4时32分完成首网投放。监测数据显示,首网作业时长92分钟即收获23.7斤虾蛄,后续两网分别取得18.5斤和12.3斤成绩,总捕获量达54.5斤。
相较于五年前单船日均30斤的捕捞量,本次作业效率提升81.7%。船队负责人透露,鳌山湾沿岸12个渔村现已投入87艘捕捞船,日均总捕获量突破1200斤。值得注意的是,个体规格较2020年平均增重15%,达到每只85-120克区间。
/讲述/
传统拖网技艺的现代传承
"这套祖传捕捞体系看似简单,实则包含17项关键技术参数。"从业38年的于钦满演示道:主网具采用32米聚乙烯菱形网,网目尺寸严格控制在4.8厘米;配重系统由两个42公斤船锚与六个直径60厘米浮标构成。作业时需实时监测流速仪数据,当水流速超过1.2米/秒时采取间歇式收网策略,确保捕获存活率维持在92%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现代声呐探鱼设备已普及,但老师傅仍依赖"三色水纹观测法":通过观察海面蓝、绿、黄三色水纹交汇情况,能精准判断虾蛄群密度,准确率可达78%。
/算账/
首航经济指标解析
本航次捕获的54.5斤虾蛄中,特级品(单重≥100g)占比37%,统货批发价达72元/斤;一级品(80-99g)占53%,均价65元/斤;二级品(60-79g)占10%,作价58元/斤。扣除燃油、人工及设备折旧等成本,单船净收益达3187元,创近五年春季首航收益新高。
纵向对比显示,虾蛄批发价十年间暴涨580%,从2015年的10元/斤跃升至当前70元/斤。零售终端价格更突破90元大关,较同期南美白对虾溢价210%。
/调查/
本土虾蛄的市场主导地位
2025年市场监测显示,青岛本地虾蛄市占率达到83.7%,主要来自即墨(58%)、崂山(22%)和黄岛(19%)海域。南方养殖货仅占16.3%,且存在规格偏小(平均单重65g)、存活率低(运输损耗率28%)等劣势。
生物学研究揭示,虾蛄难以规模化养殖的核心制约在于其特殊的穴居习性。实验室数据显示,人工模拟的泥沙洞穴存活率仅31%,远低于自然环境的89%。即便采用立体养殖箱体,单位水体产出量仅为中国对虾的6%。
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217艘专业捕捞船中,78%配备恒温充氧暂养系统。这套价值12.8万元/套的设备,可将虾蛄运输存活时间从8小时延长至52小时,推动跨省销售占比从2015年的9%提升至当前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