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谨慎购买红尾虾(红尾海虾)
2025-01-07人已围观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谨慎购买红尾虾
"《守护舌尖安全: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红尾虾的消费警示》
在繁华熙攘的大连街头,海鲜市场一直是市民们寻觅鲜美海味的好去处,各类水产品琳琅满目,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然而,近日一则关于 “红尾虾” 的消息,打破了市场的平静,也引起了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的高度重视,一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行动迅速展开。
近期,部分媒体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市民的关注与担忧。 据悉,有流动商贩在大连沙河口区中山公园附近兜售一种外观奇特的青身红尾的 “红尾虾”,其不寻常的色泽与形态,让人不禁怀疑这是经过二次加工的产物,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闻风而动,迅速集结执法力量,联合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的专业专家以及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严谨细致的调查队伍,对市内部分水产品市场、生鲜超市等正规的水产品销售场所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检查暗访工作。
执法人员不辞辛劳,逐户排查,仔细审视着每一处摊位和货架上的水产品。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正规的销售渠道中,并未发现 “红尾虾” 的踪迹,这无疑让市民们日常购买水产品的环境多了一份安心。 然而,当调查的脚步迈向湾家临时商贩经营地时,情况出现了波折。 在这里,执法人员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可疑摊贩,其所售卖的虾疑似正是媒体所报道的经过二次加工的冻南美白虾,也就是那神秘的 “红尾虾”,而更令人愤慨的是,该摊贩正企图用这些虾冒充本地备受青睐、价格较高的 “黄哨子”,以谋取不义之财。 执法人员当即果断行动,迅速责令其停止销售行为,并将该案件移交给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以便对其展开进一步深入、详尽的调查,坚决要将这一欺诈行为背后的真相彻底查清,还市场一个清朗的环境。
时间来到 10 月 17 日,市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再次对部分水产品市场进行复查,持续保持对 “红尾虾” 的警惕。 结果显示,各个市场依旧没有出现 “红尾虾” 的身影,这表明前期的监管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也让监管人员稍稍松了一口气。 在大连极品汇农贸市场,一位经验丰富、深谙市场行情的水产品销售业户为我们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 他回忆说,他们确实曾在路边看到过那些流动商贩,手中拎着小篮子,里面装着的正是那引人注目的 “红尾虾”,但在正规的市场内部,从来没有商家售卖这种虾。 “那种虾啊,其实就是用厄瓜多尔白虾解冻到一定程度后,简单地经过短时加热处理。 那些不法商贩就是看准了老百姓的心理,把虾弄成红头红尾的样子,看起来特别诱人,价格还定得便宜,就是为了吸引大家去买。 但我们这些在正规市场经营的商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什么好货,所以都不会去卖,只有那些打游击的流动商贩才会干这种事,我们正规市场卖的都是品质有保障的好东西。 ”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的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深入地为我们剖析了这一现象:“为了全面了解情况,我们积极地向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的专家、我市主要水产品批发市场的负责人以及资深的水产品批发销售从业人员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咨询。 经过多方求证,我们得知在大连周边的黄、渤海海域,出产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对虾,其尾部呈现出明显的发黄、发红颜色,在本地被老百姓亲切地俗称为‘黄哨子’。 这种虾因其鲜美的口感和相对稀缺的产量,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比较可观,每公斤大概在 120 至 200 元左右。 然而,个别不法的路边摊贩和流动商贩,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违背商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他们将冷冻的南美白虾、东南亚虎虾等进行解冻缓化处理,然后采用开水烫、热气熏等不正当的二次加工手段,使得虾的尾、头、足等部位变红,以此来冒充珍贵的捕捞野生‘黄哨子’,并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售卖给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从而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网络世界,在搜索引擎中输入 “红尾虾” 时,令人惊讶的是,发现外省市也有关于这种虾的相关报道,而且最早的记录竟然可以追溯到 2021 年 3 月。 这一发现表明,这种利用二次加工虾来冒充高价品种的欺诈行为并非偶然发生在大连一地,可能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了一段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引起各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大连市食品安全协会,秘书长张波为了揭开 “红尾虾” 变色的秘密,亲自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实验。 他用买来的冷冻南美白虾进行缓化后,反复进行试验。 结果令人震惊:当把虾尾放入开水中仅仅烫 2 至 3 秒后,虾尾便立即变成了鲜艳夺目的艳红色,这无疑确凿地证实了这些虾确实经过了人工的二次加工处理。 而专业检测人员对湾家临时商贩经营地发现的 “红尾虾” 进行甲醛等项目的快速检测,结果显示合格。 经过多方专业人员的仔细研判和分析,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经过开水烫、热气熏等二次加工的 “红尾虾” 虽然尚未发现明显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但这绝不能成为不法商贩继续行骗的理由。
展望未来,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全面且有力的后续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市民的餐桌安全和消费权益。 首先,将积极指导各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水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严格要求各类水产品销售单位切实承担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具体而言,要督促商家认真落实好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每一批水产品的来源清晰可查,如实公示产品的名称、产地等关键信息,坚决杜绝任何虚假标注或宣称产品名称、产地等欺诈行为的发生,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其次,市场监管局将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布权威的消费提示,严厉谴责那些不良商贩的欺骗行为,向广大市民普及如何辨别真伪水产品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食品安全意识。 倡导市民尽量选择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超市等正规场所购买食品,这些场所通常具有较为完善的进货渠道和质量监管体系,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商品保障。 同时,提醒市民在购买水产品时要注意索取和保留相关凭证,以便在发现问题产品时能够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旦市民发现任何可疑的问题产品,应毫不犹豫地通过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将迅速介入调查,为市民排忧解难。 对于那些经查实的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绝不手软,让不法商贩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此外,大连市食安办也将积极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大对占道经营和流动商贩的监管力度。 通过加强巡逻执法、规范经营行为等措施,减少这些不法商贩的生存空间,从源头上遏制这类欺诈行为的发生,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诚信、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让大连的海鲜市场能够继续以优质、新鲜、安全的水产品回馈广大市民和游客。
来源:大连市场监管
编辑:晋泽乔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全国各县市区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田先生:18698678800(微信同号)
大连市新闻爆料请联系晋主任:1390428627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