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广东阳江养虾园区打百口井偷采地下水将被停电,影响近百养殖户生计! 律师:政府停电或涉嫌违法(鱼缸养虾吃什么)
2025-01-07人已围观
广东阳江养虾园区打百口井偷采地下水将被停电,影响近百养殖户生计! 律师:政府停电或涉嫌违法
"《广东阳江养虾园区偷采地下水面临停电,养殖户生计受牵连引争议》
停电通知引发养殖户激动情绪
4 月 9 日下午五点半前后,在阳江市高新区平冈镇政府外,气氛略显紧张。 十多名养殖户代表神色激动地从镇政府驱车离开,在一台车里,四名养殖户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地抢着说话,情绪颇为激动。 原来,他们刚刚和镇政府协商完,却得知停电已然势在必行,这一消息让他们心急如焚,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呀。
而在这之前的一天,也就是 4 月 8 日,一张张停电告知书被赫然贴到了平冈镇苏州漾海农业科技江门粤海小棚园区(以下简称 “园区”)里。 公告上明确指出,该园区存在违法偷采地下水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这一行为已经导致海陵岛大桥项目平冈海堤大桥管桩路段产生了病害,存在重大交通隐患,情况十分危急。
据阳江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透露,其实自 2023 年 4 月开始,相关部门就一直在敦促园区进行整改,可园区方的整改配合度却极低,总是以 “躲猫猫” 的方式来应对执法,甚至还刻意隐瞒抽水井所在的位置,给整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为了消除违法抽水所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政府无奈之下决定通过停电措施来敦促园区尽快整改,并且计划将于 4 月 15 日上午 10 时正式开始实施这一停电举措。
然而,目前该园区现存虾的价值约 1.57 亿元,园区内有着 85 户养殖户,一旦停电,他们的生计无疑将受到严重牵连,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两难局面,一边是园区确凿的违法事实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隐患,另一边则是众多养殖户的生存大计。
停电将至,养殖户低价卖虾难止损
4 月 10 日,在潘大哥的虾棚外,短短一个小时内就来了两波 “虾中”(专门向虾农收虾的中介)。 在议价过程中,“虾中” 们有意无意地提及即将停电的事情,试图以此为借口压低收虾的价格。 潘大哥一听就急了,当即一口回绝道:“你要是提停电就没必要继续谈了”。
据一位 “虾中” 介绍,近三天来,他们从该园区收了 10 万多斤虾,而且还另外约了 15 万斤虾,收虾量相较于平常足足多了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那些足规格的虾价格也比平时低了约 5 - 6 元每斤。 按照这样的情况推算,养殖户一个棚就要损失 900 元至 1200 元,而一组棚大约有 35 张,算下来一组棚就要损失三十多万至四十多万元啊,这还只是在未停电前就已经产生的损失,要是真的停电了,那损失恐怕还会进一步扩大。
潘大哥租了 3 组共 114 张棚,每张棚每年的租金高达 9000 元,光租金一年总计就超过 100 万元,除此之外,虾苗、饲料、动保等费用加起来也有 100 多万元呢。 要知道,园区的棚一组一年起租,那些租棚量多的养殖户租了 4 - 5 组棚,至少投资 100 万元,不少人还是通过抵押贷款或者借款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的,他们满心期待着出虾时能大赚一笔,就像潘大哥所说的:“我一造可能还能赚个七八十万呢”。
可这一造由于有的养殖户投苗时间较晚,如今虾的规格太小,根本卖不出好价钱。 小棚虾养殖作为一种高密度养殖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从发源地江苏如东一路北上至苏北、山东、河北等地,南下到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已然成为一股养虾潮流。 在广东省内,阳江、江门两地的小棚虾养殖正逐渐兴起。
涉事园区是由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粤海”)与苏州漾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漾海”)共同建设的,由漾海阳江分公司和粤海江门分公司参与运营。 园区采取了十分便利的 “拎包入住” 模式,为养殖户配套好了虾棚、日常居住的板房,水电等基础设施,还提供虾苗、饲料、动保、管理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就连取水井也是由园区统一配套的。
据悉,该园区一共有约 3500 张棚,已经投苗养殖的棚大约有 3000 张,进驻的养殖户达到了 85 户。 潘大哥棚里养的虾分别于今年 1 月底和 3 月中投苗,南美白对虾一年有 2 造,分为春季和秋季两造,每造每个小棚的产量一般在 1800 - 2000 斤,通常一批虾要养 120 天才可以出虾,他养的小的那批虾要到 7 月才足规格出苗。
眼瞅着停电将至,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潘大哥打算卖掉规格相对更大的那批虾,无奈地表示:“小的卖不上价钱,停电就是结束,就让它烂在塘里了”。 可是那两波 “虾中” 给出的价格实在太低了,潘大哥根本无法接受,最终虾也没能卖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 “虾中” 的皮卡车来了又走。
站在园区外的公路上往下望去,一张张蓝色塑料棚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日光,在那棚子之下,一根根电线连接着增氧机,增氧机 24 小时不间断地给水里打着氧,要知道,一旦打氧停止,虾在半小时之内就会死亡呀。 潘大哥满心无奈地说道:“(电)一停掉,就意味着结束,就是眼睁睁看着(虾)直接死。 ”
违法取水,海陵岛大桥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在园区的新旧区交界处,平冈海堤大桥横穿而过,这座桥可不一般,海陵岛大桥以此为起点,顺接肇阳高速公路,路线向南跨越平冈海堤与海陵湾水域后,最终抵达海陵岛麻礼村,它是连接阳江市区和海陵岛的重要跨海大桥,自 2020 年 12 月完工投入营运以来,在高峰期日车流量能够超过 1.5 万车次,承载着大量的交通往来。
而此次停电的直接原因,正是园区违法抽取地下水,从而导致该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停电告知书明确指出,园区大规模违法抽取地下水,致使平冈海堤大桥管桩路段发生了倾斜,袋装砂井路段也出现了纵向开裂的情况。 这一结论是有着专业依据的,依据来自一份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
记者从高新区政府工作人员处获取到了这份《怀集至阳江高速公路地下水位下降对平冈海堤大桥桥梁及相邻路基影响分析报告》。 该报告于 2024 年 3 月形成,报告内容显示:“(高速公路红线内靠近养殖基地的)JK02、JK04、JK05 监测井水位在浅层松散孔隙中标高为最低,说明现阶段养殖基地附近的浅层地下水水位标高整体较低,与远离养殖基地的地下水水位标高差值在 7.78 - 14.45m,并且在前期监测时段中位于北侧的 JK02 其地下水水位标高最低,与周边抽取地下水有关。 ”“养殖基地内大部分混合水监测井地下水水位标高普遍低于养殖基地外围混合水监测井,与地下水自然流向自北向南不符,与抽取地下水有关,养殖基地混合水监测井附近存在降落漏斗。 ”
这意味着什么呢? 也就是说,养殖基地内以及其外围的地下水水位,都要低于其他地区,而且养殖基地内的水位更是低于基地外围的水位。 在园区的新旧区交界处,平冈海堤大桥正好横穿而过,这份报告在结论部分着重指出,由于地下水位降低,管桩路段部分管桩已经发生了倾斜,如果继续抽取地下水,很可能会导致管桩断裂,进而引起路基滑塌、桥梁坍塌这样极其严重的后果;同时,袋装砂井路段纵向开裂的情况也会明显加剧,继续抽水的话同样会导致路基滑塌。
据海陵岛大桥的运营管理方广东阳茂高速公路公司此前向阳江市高新区透露的情况,早在 2022 年 11 月开始,海陵岛大桥就出现了部分路段路基沉降速率异常增大的情况,此后该公司为了保障桥梁安全,对病害进行了多次修复。 而巧合的是,据漾海阳江分公司负责人、园区老板沈小杰介绍,园区也正是于 2022 年 11 月开始投产的。
在 2024 年 3 月 7 日开始,相关方就对平冈海堤大桥路段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并且在 3 月 24 日还对路面沉降跳车点进行了应急调平处理,可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相关部门为保障交通安全所做出的努力。
屡禁不改,园区受罚将牵连养殖户生计
在停电告知书发出之前,相关部门其实已经多次敦促园区进行整改,并且多次进入园区现场执法,查封非法取水井。 从阳江高新区网站公开的信息来看,2023 年 8 月前,相关部门就曾到园区开展非法取水专项调查工作,当时一共查处了 32 个取水设施,其中在用的有 23 个,停用的有 9 个。
阳江市水务局在 1 月 26 日还发布了公告,要求高新区的养殖场在 2024 年 2 月 3 日前自行封闭非法水源井。 到了 3 月 22 日,阳江市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再次责令该园区停止非法行为,拆除非法取水设施,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如此三令五申,园区方面却依旧我行我素,更多隐蔽的非法取水井被陆续发现。 截至 3 月 26 日,相关部门累计在园区内查处了 101 口井,园区老板虽主张这就是全部的取水井了,但阳江市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发布的公告却指出,不能排除如今还有隐蔽非法地下抽水井尚未被发现的可能性。
高新区的工作人员也指出,由于取水井属于园区配套设施,园区老板按理应当知晓取水井所在的位置,可此前其并不主动配合披露取水井的点位,明显有刻意隐瞒的嫌疑。 而且,尽管相关部门在园区内外都设置了监控,可鉴于园区此前屡次承诺整改却又失信的不良表现,也不能排除他们通过夜间打井的方式继续偷采地下水的可能性。 所以,即便现有的 101 口井就是全部取水井,也很难保证能够彻底杜绝园区非法开采地下水的行为。
一边是园区确凿存在的违法事实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安全隐患,另一边则是 85 户养殖户的生计问题。 据此前相关报道,3 月 29 日,漾海阳江分公司向镇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平冈镇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相关问题的情况汇报》,里面提到,经过整改,至 2023 年年底,所有养殖户已停用地下水,改为海水养殖模式,此后已无使用地下水的必要。
养殖户潘大哥也向记者表示,他于 2024 年年初来到园区养虾,当时所租虾棚配套的取水井已经被封上了,他采用的就是纯海水养殖模式。 不过,纯海水养殖的成本相较于地下水养殖还是略高一些的,主要是因为海水所含的病菌比地下水更多,所以需要使用更多的漂白剂进行杀毒,而且还需要多花大约 5 天时间来抽水和消毒,一蓄水池的水大概仅供一组棚使用 4 天左右。 但从技术层面来讲,从地下水养殖转为海水养殖的难度并不算高。
还有一位养殖户吴大哥,他是在 2023 年 8 月前后到园区进行养殖的,他介绍说,第一造虾用的是地下水养殖,在 2024 年 1 月相关部门到现场执法后,园区开始聘请人员安装海水管,他在春节前就开始改用海水养殖了,“(那时候)只要封了的人,全部就没用海水了。 ” 有养殖户感慨,过去大家习惯采用地下水养殖,现在被迫转型用海水养殖,确实存在失败的风险,只能慢慢摸索海水养殖的方法。
为了彻底遏止园区的违法取水行为,4 月 1 日,高新区平冈镇政府就发出了第一份停电告知书,提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 4 月 8 日 10 时进行停电,不过后来停电日期被改至 4 月 15 日 10 时。 就在第一份停电告知书发出的当天,85 户养殖户向平冈镇政府提交了一份承诺书,表示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已经拆除地下水取水设施,确保整改到位,同时承诺在未取得合法手续之前,将不再使用地下水进行养殖活动,否则愿意自愿接受停电处理,恳请相关部门保障正常用电。
但鉴于园区此前屡禁不改的糟糕表现,高新区最终还是决定实施停电措施,希望借此遏制园区的违法取水行为,避免其在整改后再次犯错。
律师观点:政府采取停电措施或涉嫌违法
据悉,在 2023 年相关部门开启整治行动之后,园区就有部分养殖户陆续退出了养殖。 1 月 26 日,阳江市水务局严禁打井施工和违法取水的公告,也被张贴到了园区多个养殖户居住的板房上。 可即便如此,今年年初,还是有不少新人来到了园区进行养殖。
除了违法取水这个问题之外,目前该园区还存在无养殖证养殖以及尾水处理不达标等问题。 园区老板称,投产时园区所在地为限养区,直到 2023 年才调整为允许养殖的区域,所以导致养殖证难以办理,高新区工作人员也证实了限养区域调整这一说法。
至于尾水问题,有养殖户表示,海水养殖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不达标尾水被重新抽入虾塘养殖后,会带来病害和污染物,由此可见,尾水问题如果不解决,纯海水养殖在园区将很难持续推行下去,不过园区方面表示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但当前违法取水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无疑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制止违法行为的过程中,也应当依法依规进行。
“恢复供电时间直至停电原因消除”,对于停电告知书上这一表述,阳江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一名副局长解释称,这指的是直至违法取水导致的安全隐患消除,具体举措包括企业方主动配合政府,告知政府园区内是否还有其余取水井点位,其次是由企业法务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成文方案,与政府签订协议,确保可以杜绝违法取水行为。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企业在停电期间要切实保障养殖户的权益,提供用电等保障。 这位副局长还表示,此次停电势在必行,“首先是他对停电的配合,配合政府,做好养殖户的保障,保障好了才有信任基础”。
4 月 12 日,记者获悉,政府决定如期停电,只是具体的停电时长目前尚未明确。
针对政府实施停电措施的流程及其行为本身,有律师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当地政府存在程序不规范的情况,若实施停电,很可能会出现执法过当的问题。
记者从高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此次停电相关部门并未向企业和养殖户下达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设备的处罚决定。
湖北赋兮律师事务所杨高华律师表示,当地政府依据安全生产法第 70 条规定直接作出停电通知,这种做法违反了程序规定,或涉嫌违法。 “作出停电通知前,需要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只有在企业拒不执行时才可能采取该措施。 通知书记载只是多次要求企业整改,并没有下达决定,那么不应该直接采取停电措施。 ” 杨高华律师解释道。
此外,杨高华律师还指出,政府的做法违反了比例原则,“行政执法应当遵守比例原则,在有多种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对相对人损害最小的方法。 如果企业存在违法取水导致安全隐患,那么只需要采取停止取水的方法即可,没有必要停电使企业无法正常生产。 ”
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秦勇律师同样认为,目前政府所下达的通知、公告等,严格来说不能视为针对此次停电行为下达的决定,因为安全生产法授权的是县级政府,而停电告知书的落款和公章却属于镇政府。 而且,秦勇律师还指出,安全生产法是否适用于该事件还有待商榷,安全生产法主要关注的情形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问题,而该事件属于由企业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 秦勇律师也觉得当地政府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比例原则,在这一事件中,政府应当阻止的是违法抽取地下水的行为,应当停用的是抽水设施,而不是整个园区的供电设施。 当然,考虑到企业确实存在屡禁不止的情况,政府才决定采取停电措施,所以政府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可辩解空间。
【记者】邓宝盈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