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工厂化养殖对虾成功率并不低,如何管理使产量和效益更上一层楼?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2025-01-26人已围观

工厂化养殖对虾成功率并不低,如何管理使产量和效益更上一层楼?

"《工厂化养殖对虾成功率并不低,如何管理使产量和效益更上一层楼? 》

在我国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业中,南美白对虾无疑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养殖量最大、养殖范围最广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另外两种是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 南美白对虾最早是从美国引进的,学名为凡纳滨对虾,在自然环境下,它主要分布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水域。 由于我国的海域环境并不契合南美白对虾的自然繁殖条件,所以国内每年都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亲虾,以此来进行育苗繁殖工作,从而保障国内养殖产业的种苗供应。

事实上,相较于露天池塘养殖、高位池养殖等传统养殖模式,工厂化养虾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成功率并不算低。 这是因为工厂化养殖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这样的环境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原菌的侵入,而且在水温、溶氧、水质等关键的养殖要素方面,都可以通过人为进行精准控制,养殖户就像是掌握了养殖的 “命脉” 一样,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池塘养殖,往往有着 “靠天吃饭” 的无奈,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就可能让养殖户遭受巨大的损失,养殖成果毁于一旦。

至于如何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工厂化养殖对虾的产量和效益这个问题,虽然提问中没有着重强调种质因素,但在这里我还是想再次提及一下,毕竟它实在太重要了。 一般按照过往的养殖经验来讲,质量好的虾苗对养殖成功的贡献率能够达到 60%左右,而营养水平和管理技术各自约占 20%。 当然,也有朋友认为虾苗质量所占的比重高达 80%,虽然具体的数据可能因人而异,但大家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虾苗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呀。

既然是围绕 “如何管理” 展开探讨,那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哦。

一、控制合理的密度

在高密度养殖池中,很容易出现南美白对虾相互打斗以及残食的现象,这就好比人们在过于拥挤的空间里容易产生矛盾一样。 而且,过高的养殖密度会极大地增加养殖负荷,使得粪便、残饵等耗氧有机物产生的速率明显变快,这无疑给水质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要知道,水质一旦变差,对虾的生长环境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养殖效益。

同时,密度提高了,相应的溶氧水平也必须得跟上才行呀。 通常来说,要是养殖密度达到一方水 5 公斤的话,那就要求养殖池处于富氧状态了。 为了实现良好的增氧效果,最好采用纳米微孔增氧的方式。 具体操作就是在一个养殖池的池底四周铺设纳米增氧管道,然后再根据养殖池的大小以及养殖密度的实际情况,加入 2 - 4 个纳米增氧盘。

除此之外,高密度养殖还会对水质的一些关键指标产生影响,特别是氨氮、亚硝酸盐这两项指标,它们的变化关乎着对虾能否健康生长。 所以呀,最好每隔 3 天就对这两项指标进行一次检测,如果检测发现氨氮的含量确实太高了,那就要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分苗或者降低养殖密度,以此来保障水质的良好状态,避免对虾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对虾的养殖密度建议保持在 300 - 600 尾 /m2 这个区间内是比较合适的,大家可千万不要为了盲目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潜在的养殖风险,最终得不偿失呀。

二、水处理与循环工艺

在工厂化养殖对虾的过程中,水处理与循环工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致力于解决溶氧、氨氮、换水量、生物絮团技术、池底积累物的处理等诸多关键问题。

其中,生物絮团技术虽然目前效果还不太稳定,但它却是未来工厂化养虾领域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方向哦。 这项技术有着诸多令人瞩目的优点,比如说它能够使饵料系数大大降低,这意味着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减少饲料的投入量,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它还能让用水量大大降低,甚至在理想状态下全程都不用换水,这不仅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还能避免因换水可能带来的水质波动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运用这种技术养出来的对虾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够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呢。

另外,工厂化养虾的水质处理还可以巧妙地和外塘相结合,通过外塘天然的水质净化功能,实现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这样既环保又能保障养殖用水的质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为对虾的生长营造一个稳定且优质的水环境。

三、饵料投喂技术

强化投饲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呀。 投饵量一般按照对虾体重的 3%来进行计算,同时要遵循 “少量多次” 的投饵原则,这样可以让对虾更好地摄取食物,避免饲料浪费以及因一次性投喂过多导致水质恶化等问题。 具体来说,一天可以投 5 次料,每次投料以 1 - 2 小时内能够被对虾食尽为宜,这样既能保证对虾吃饱,又能通过观察对虾的采食情况及时了解它们的生长状态。

当然啦,养殖户们还可以借助饵料盘来辅助观察,以此更加精准地确定饲料的用量,确保投喂量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疾病爆发期间,要及时减少或者干脆停止投喂,因为这时候对虾的食欲会受到影响,而且过多的饲料残留还会加重水质的恶化程度,不利于对虾恢复健康,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投喂策略哦。 而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饲料(比如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这样的饲料营养更全面,更能满足对虾生长发育的需求呢。

四、细节的处理

在工厂化养殖对虾时,有很多看似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注和处理哦。 比如说,每日都要仔细观察对虾的吃食情况,看看它们的采食积极性如何、是否有剩料等,通过这些细节来判断对虾的健康状况以及投喂量是否合适;还要定时检测并记录水温,因为水温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程度,只有时刻掌握水温情况,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要留意对虾的肠道及体色是否正常,肠道健康与否反映着对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体色变化有时候也可能是疾病或者其他异常情况的预警信号呢。

在对虾的转肝期,营养调控就显得尤为关键了,这时候可以使用胆汁酸拌料,为对虾的肝脏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保障肝脏健康,从而提高对虾的整体抗病能力;适时添加功能性多维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补充对虾生长所需的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强对虾的体质。

在分苗的时候,要做好防应激处理,比如可以将维生素 C 溶于水后全池泼洒,这样能有效缓解对虾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避免对虾受到惊吓或者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另外,还要定期对弧菌进行检测,弧菌可是对虾健康的一大 “杀手”,及时掌握弧菌的情况,就能提前采取防控措施,保障对虾的生长环境安全。

如果是进行生态养殖的话,还要注意有益活化菌的适当使用,有益活化菌能够调节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抑制有害菌的滋生,改善水质,为对虾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呢。

以上提到的这些管理要点呀,都需要养殖户们真正用心、踏踏实实去做,日复一日地积累经验,才能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从而实现工厂化养殖对虾产量和效益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哦。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