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不知如何挑选好虾苗? 先了解下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关于南美白对虾育苗手法及流程的总结)
2025-03-19人已围观
不知如何挑选好虾苗? 先了解下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全攻略:开启优质虾苗培育之门》
在水产养殖的广阔领域中,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然而,虾苗的质量直接关乎着养殖的成败与效益。 尤其是在经历了 2015 年水产养殖行业的严峻挑战后,鱼类产业链和虾类产业链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众多渔药企业、饲料企业、种苗企业、饲料经销商以及养殖户都陷入了资金链断裂或塘口空置的艰难困境,许多养殖户甚至被迫转型,无奈地退出了水产养殖圈。 这一局面的出现,与特殊的气候环境变化、渔药使用的不规范、饲料品质的不稳定以及种苗质量的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步入 2016 年,水产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渔药企业、饲料企业、种苗企业以及养殖模式等各个环节都迫切需要进行转型与改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种苗企业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培育出优质的南美白对虾虾苗呢?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果断地将传统的育苗模式进行升级与转型,通过积极引进具有强抗逆性的优良品种亲虾,采用先进的生态可控培育技术,严格实施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对虾苗质量进行全方位、严格的检验,从而实现科学培育与精致管理的目标,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亲虾:育苗之基,品质之源
(一)亲虾品种选择
挑选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作为亲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当前,市场上的亲虾品种主要涵盖了从国外进口的亲一代,如普瑞莫、正大、SIS、科拿湾等知名品牌,以及国内选育的亲二代亲虾和本地杂交品系(俗称 “土炮”)等。 这些不同品种的亲虾各具特点,在虾苗的遗传品质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优势,为养殖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
(二)亲虾饵料营养
亲虾的饵料选择对于其繁殖能力和虾苗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亲虾主要以红虫、青虫、牡蛎及鱿鱼作为主食,这些均是亲虾的优质天然鲜活饵料,为亲虾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丰富而均衡的营养。
红虫:其富含对虾生长所需的各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胶原酶等三种独特的酶系。 这些营养成分和酶系能够显著提高母虾的产卵质量,使得产出的卵子更加健康、活力更强,进而为幼体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提高幼体的质量和成活率。
青虫:同样含有大量与对虾生长需求大致相同的氨基酸,并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 这些营养物质为亲虾的日常活动和生殖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支持,保证亲虾在繁殖期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繁殖效率。
牡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维他命、蛋白质和胆固醇等营养成分,其中的锌元素含量尤为突出,对于公虾精子的生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公虾的生殖能力,增加优质精子的数量,从而提高受精率和胚胎的质量。
鱿鱼:含有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磺等无机盐,其脂肪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和大量牛磺酸。 这些营养物质不仅有助于亲虾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还对虾苗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免疫功能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为虾苗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亲虾精细管理
亲虾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繁杂的任务,包括饵料投喂、调控温度、排水吸污、加水及水质调控、挑虾交配、挑虾产卵、孵化池推卵、幼体收集、幼体点数及包装等多个环节。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车间前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更换车间专用的工作服和鞋,以防止外界病菌的带入;车间内要始终保持干燥整洁,各类使用工具必须摆放整齐,避免杂乱无章导致的交叉污染和操作不便。 通过这些精细的管理措施,为亲虾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稳定的生长和繁殖环境,确保亲虾能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繁殖任务,为培育优质虾苗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虾苗:成长之路,品质之鉴
(一)无节幼体甄别
虾苗的培育始于无节幼体阶段,而无节幼体又可分为健康幼体和亚健康幼体。
健康幼体:其刚毛、尾棘发育正常,呈笔直的直线状态,附肢完整无损伤,幼体颗粒饱满粗壮,具有较强的趋光性,通常活跃地活动在水体的中上层区域。 这些特征表明健康幼体具有良好的活力和生长潜力,是后续培育优质虾苗的理想基础。
亚健康幼体:与之相反,其刚毛、尾棘存在明显的弯曲、萎缩或断裂、残缺不全的现象,幼体颗粒细小,趋光性较弱,常常静沉在水体下层或底部。 亚健康幼体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虾苗的整体质量和成活率,因此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及时甄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其对后续培育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二)虾苗变态与饵料适配
虾苗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变态过程,不同阶段对饵料的种类和营养需求也有所不同(见表 1)。 了解虾苗的变态过程和相应的饵料需求,对于科学培育虾苗至关重要。 在虾苗培育的初期,蚤状幼体阶段,藻类是提供其最好的天然开口饵料,同时藻类在维护育苗水质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常用的藻类包括角毛藻、骨条藻、海链藻、螺旋藻、小球藻等。 这些藻类的培养需要经过严格的过程,包括藻类纯种培养、一级藻类培养、二级藻类培养、三级藻类培养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光照、营养盐等条件,以确保藻类的生长质量和数量满足虾苗的需求。
随着虾苗的进一步生长,丰年虫成为了重要的饵料之一。 丰年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无机元素,营养全面,能够显著增强虾苗的免疫抵抗力和活力,有效提高虾苗的培育成活率,是虾苗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优质天然鲜活饵料。 在丰年虫卵的孵化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孵化要求,精准调控光线、氧气、温度、pH 值等环境因素,以确保丰年虫卵能够在最佳的条件下孵化。 一般来说,丰年虫的卵孵化时间为 24 - 26 小时时质量最佳,此时刚破壳孵化出来的丰年虫卵,含有的营养价值最高,能够为虾苗提供最优质的营养支持。 据统计,在虾苗培育过程中,丰年虫的投入成本约占总体成本的 1/3,这也充分说明了其在虾苗培育中的重要地位。
(三)育苗水处理工艺
育苗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虾苗的健康和生长,因此海水到生产用水的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海水首先进入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较大颗粒的杂质和悬浮物;接着进行氯消毒处理,有效杀灭海水中的有害病菌和微生物;然后经过沙滤池进一步过滤细小颗粒;再通过活性炭沙缸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之后利用蛋白分离器去除水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经过精密过滤器进行精细过滤,确保水中杂质含量极低;接着进行紫外线消毒,再次杀灭残留的病菌;随后进入黑暗储水室,避免光线对水质的影响;之后再经过活性炭炮筒进一步吸附杂质和异味;最后再次进行紫外线消毒,确保生产用水达到无菌、纯净、稳定的高质量标准,为虾苗的培育提供一个安全、适宜的水环境。
(四)培育过程精细管理
虾苗质检严格把关
水质检测:对育苗水质的日常检测项目繁多,包括测 pH 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硫化氢)、溶解氧(DO)、生物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水温、盐度、总硬度、总碱度等。 这些指标的稳定与平衡对于虾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任何一项指标的异常都可能对虾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定期、精准地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确保水质始终处于虾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病毒检测:针对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对虾桃拉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等常见病毒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毒威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病毒在虾苗群体中传播和爆发,保障虾苗的健康成长。
弧菌检测:弧菌是影响虾苗健康的重要病菌之一,包括绿弧菌(如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恶臭单胞藻弧菌等)和黄弧菌(如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哈为弧菌、鳗弧菌等)。 通过对弧菌的检测,了解弧菌的种类和数量,及时采取措施抑制弧菌的生长繁殖,如调整水质、添加有益微生物等,降低弧菌对虾苗的危害。
虾苗日常精心照料
虾苗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涵盖饵料投喂、调控温度、排水换水、出苗时的虾苗收集、虾苗点数、包装等环节。 在饵料投喂方面,需要根据虾苗的生长阶段、密度和摄食情况,合理控制饵料的种类、数量和投喂频率,确保虾苗能够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同时避免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温度调控则要根据虾苗的生长需求,保持水温的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虾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排水换水时要注意控制换水速度和换水量,防止水质波动过大对虾苗产生应激反应。 在出苗时,要小心谨慎地进行虾苗收集和点数,确保虾苗的数量准确无误,并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保证虾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活力。 此外,整个育苗车间要始终保持整洁卫生,并定期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病菌滋生和传播,为虾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五)虾苗质量精准判别
优质虾苗特征鲜明
在采购虾苗时,需要仔细甄别,选择群体发育整齐,肠道饱满,蠕动性好,肝胰腺色泽深亮,体节细长,尾扇张开,体表附肢干净,不附粘脏,游动性强,活力好并不带有绿弧菌的虾苗。 这些特征表明虾苗身体健康、活力充沛,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适应能力。 优质的虾苗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出消化系统粗黑,肠道粗壮,生长速度适中偏快,胃口好上料快,抗病毒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强,尤其对劣质水质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等特性,能够在养殖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生态苗与传统苗差异显著
生态苗:其虾苗体质透明清晰,肠道粗大,个体粗长,在正常情况下,长速 30 天能够达到 6 - 8 ㎝,前期吃料快,后期长速稳定。 生态苗在培育过程中遵循生态环保的理念,不使用任何药物,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合理搭配饵料等方式,大幅提高对虾的免疫能力,使得虾苗在养殖期间遇到病情时能够有效地进行防控,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
传统苗:虾苗体质透明度相对较低,个体稍短,正常情况下长速 30 天为 4 - 6 ㎝,前期吃料不稳定,生长优势主要体现在后期。 传统苗在培育过程中可能由于过度依赖药物进行疾病防控和生长促进,导致对虾的免疫能力退化,在养殖期间一旦遇到病情,往往难以有效地进行防控,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因此,在选择虾苗时,应优先考虑生态苗,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转载声明:本文为 “水产前沿” 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 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