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南县稻虾米开启天地协同育种模式
2025-04-29人已围观
南县稻虾米开启天地协同育种模式
航天育种技术驱动品种升级
2024年6月20日,南县南洲镇南山村的稻虾田试验基地内,湖南南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正进行人工精量播种。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胡文彬现场指导时强调,这些经历太空旅行的种子承载着南县稻虾米产业升级的核心使命。
天地协同加速良种培育
2023年5月30日,228.4克南洲香1号稻种搭载神舟十六号进驻空间站,历经154天宇宙环境暴露后,于2024年1月27日返回地面。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通过高能粒子辐射与微重力环境的双重作用,使种子基因突变概率较常规辐射诱变提升3-4倍,育种周期由传统杂交育种的8年压缩至4年。
空间站环境中,种子接受高真空、微重力与强辐射环境的系统性淬炼。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指出,这种特殊条件可诱导产生0.05%-0.5%的有利突变,为筛选抗倒伏、高品质株系提供珍贵素材。目前从太空返回的初代种子已繁育出第二代25公斤,其中15万粒正在南县试验田进行表型观测。
地理禀赋铸就航天育种优势
南县独特的平原湖区地貌构成航天种子的"天选基因库":北纬29°黄金种植带年日照达1800小时,弱碱性耕作层平均厚度达50厘米,水体与土壤重金属零污染。这些要素共同支撑起稻虾共生系统,使62万亩种养田实现年产稻虾米原粮33万吨、小龙虾13万吨的产业规模。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助推航天育种资格获取。"南县稻虾米"已斩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等18项国际国内荣誉,区域公用品牌估值达231.1亿元,形成与五常大米南北呼应的产业格局。
多代筛选保障性状稳定
育种团队采用"南北双基地"繁育策略,通过在湖南、海南两地交替种植实现周年加代。当前重点针对三个筛选维度展开研究:
1. 抗逆性状:在长沙试验田系统监测稻瘟病、螟虫等抗性指标
2. 品质特征:南县基地持续追踪垩白度、胶稠度等食味相关参数
3. 株型优化:对株高、分蘖数等农艺性状进行量化分析
每株突变体均需经历6代以上稳定性测试,科研人员运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锁定控制优良性状的关键基因位点。相较于传统育种,该模式使有利基因筛选效率提升85%,为培育适应性更强的南洲香系列新品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