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从大排档到互联网顶流:小龙虾一年产值近乎翻倍的秘密
2025-04-29人已围观
从大排档到互联网顶流:小龙虾一年产值近乎翻倍的秘密
资料图:小龙虾。泱波 摄
---
消费激增:价格与销量双线飙升
世界杯期间,小龙虾以「夜宵顶流」身份横扫餐桌,价格同比上涨超20%。数据显示,近三年小龙虾累计涨幅达290%,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676亿元,较2022年增长2.1%。京东平台「6·18」大促首小时内60万只小龙虾瞬间售罄,天猫、盒马等电商渠道单季销量超1亿只,印证消费端爆发式增长。
北京簋街某连锁虾馆负责人透露:「当前日均出货量超500公斤,客单价从百元档跃升至200元以上。」产地端,湖北潜江等核心产区红壳小龙虾批发价达20元/公斤,同比涨幅30%;加工端,成品虾售价突破50元/公斤,深加工产品溢价更为显著。
---
资本密集布局:千亿赛道争夺战
小龙虾产业吸引餐饮巨头扎堆入局,周黑鸭、海底捞等品牌跨界布局预制菜和供应链。2015年至今,大虾来了、信良记等企业累计获投超10亿元,资本推动下行业标准化提速。以湖北潜江为例,其「虾谷360」平台实现全国400城冷链覆盖,2024年供应链撮合订单达65亿元,冷链物流效率提升使24小时鲜活送达成为可能。
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产业早期存在养殖分散、标准缺失等问题,互联网企业介入后,订单农业占比提升至35%,推动「养殖-加工-配送」全链路整合。」例如,湖南850万公斤虾苗采购中,网络订单占比超七成,印证数字化渗透对产能的优化作用。
---
季节性瓶颈与品牌化困局
尽管行业规模扩张迅猛,冬季超九成门店歇业的周期性难题仍未破解。中信证券调研显示,小龙虾餐饮毛利率达60%,但品牌集中度极低——全国9.9万家门店中,83%为10家以下的小规模经营。潜江华山、莱克等头部企业虽获国际认证,但尚未形成「阳澄湖大闸蟹」式的国民级品牌。
餐饮从业者坦言:「冬季改卖火锅、烧烤是常态,但长线看需突破单品依赖。」以肥肥虾庄为例,其通过「小龙虾+湖北菜」组合拳打破淡季魔咒,并借助黄鹤楼联名店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客单价维持在150-200元区间。当前,头部品牌正加速供应链建设,如肥肥虾庄与国企共建采购体系,实现「活虾4小时到店」的品控标准。
---
数据透视:万亿市场的底层逻辑
- 产能基础:2023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100万吨,湖北、安徽、湖南三省占比近70%,潜江单市年产量突破10万吨;
- 价值链分布:养殖端利润占比不足20%,深加工与餐饮服务贡献超80%附加值;
- 资本效率:周黑鸭小龙虾业务净利率达40%,预制菜毛利率较鲜活产品提升15%-20%。
食品产业分析师强调:「行业已进入「品质竞争」阶段,冷链损耗率从30%降至8%、ERP系统普及率超60%等硬指标,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