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行业利润空间遭多重挤压
2025-05-03人已围观
行业利润空间遭多重挤压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2023年度调查显示,国内小龙虾加工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96家样本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销售总额达113.09亿元,同比增长25.7%,但净利润却同比缩水9.95%,仅录得4.13亿元。显著的是,行业净利润率呈现倒V型走势——2021年4.4%、2022年5.4%,2023年骤降至3.65%。
价格波动加剧经营风险
抽样数据显示,原料收购价呈现剧烈波动:2021年均价6-7元/斤,次年飙升至11-13元/斤高位,2023年回落至7.5-8.5元/斤区间。这种过山车式行情直接冲击企业经营,安井食品半年报证实,原料价下滑引发产品价格同步走低,2023年Q2毛利率下降至19.9%。更严峻的是,国联水产因行情低迷导致全年预亏3.6-4.8亿元,印证全行业盈利能力退化。
产能过剩催生恶性竞争
2023年全国小龙虾养殖规模突破2900万亩,产量攀升至300万吨,较上年增加11万吨。资本驱动下加工产能无序扩张,近三年加工量从30.46万吨激增至59.72万吨,增幅达96%。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包揽全国83%加工量,仅湖北单省占比就超50%,区域集中度过高进一步激化竞争。
产品同质化困局凸显
初级加工品占据主导地位,虾尾(12.69万吨)、调味虾(10.69万吨)、虾仁(1.71万吨)三类产品占总产量68%。预制菜赛道虽涌现叮咚买菜、盒马等新玩家,但产品创新乏力导致同质竞争白热化。典型案例显示,五家头部企业虽贡献39.4%加工量,净利润占比却不足四分之一,规模效应未能转化为利润优势。
内外需双弱加重危机
国内消费端显现疲态,2023年线上销售额21.6亿元增速仅14.2%,较线下24.8%增幅明显滞后。出口市场更遭遇断崖式下跌,全年出口量8140吨、出口额1026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86%和21.32%。双重压力下,亏损企业数量三年间从5家激增至13家,最大单企亏损额扩至2891万元。
突围路径初现端倪
部分企业开启多元化转型,湖北莱克公司拓展剁椒鱼头、酸菜鱼等新品线,信良记开发休闲食品突破季节限制。加工周期从120天压缩至60天的技术革新,为跨品类生产创造可能,如巢湖大鑫水产利用闲置设备生产出口蒸红薯,监利鑫满堂红转型卤制品获得超额收益。这些探索为行业破局提供了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