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30万尾南美白对虾永宁鱼塘安家(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

2025-01-07人已围观

30万尾南美白对虾永宁鱼塘安家

"《30 万尾南美白对虾:永宁渔业的全新起点与蓬勃希望》

在永宁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潜力的土地上,农业农村领域近日迎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喜讯,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当地水产养殖的天空 —— 经过紧张而关键的淡化、标粗阶段暂养后,30 万尾南美白对虾成功在永宁县望洪镇增岗村的室外鱼塘开启了它们的新生活,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实现了该县在水产养殖领域长久以来零的跨越,标志着一个全新篇章的正式开启。

当日,当我们踏入望洪镇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那广袤的 420 亩养殖区域时,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映入眼帘。 十几个整齐排列且铺着蓝色土工布的池塘宛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塘中蓄满了清澈的水,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新生命的入驻。 “在这个面积达 10 亩的池塘里,有着 30 万尾充满活力的南美白对虾,这些小家伙们已经在塘里欢快地生活了十几天,并且逐步适应了这个全新的家的环境。 ” 公司相关负责人冯文静面带微笑,自豪地向我们介绍道。 说话间,冯文静轻轻捞起几只小虾,只见那些离水后体长约 5 厘米的小家伙们犹如灵动的精灵,在手中活蹦乱跳,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不禁对它们在这片水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走进设施节能温棚,8 个直径 6.5 米的 PP 缸有序地排列着,缸内的水质清澈见底,仿佛能一眼看穿其中的奥秘。 “养南美白对虾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 冯文静微微皱起眉头,感慨地说道。 原来,早在 4 月中旬,第一批 30 万尾南美白对虾就从遥远的海南搭乘飞机空运抵达了银川,随后便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这些 PP 缸中。 由于南美白对虾原本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虾种,为了让它们能够在本地的淡水中生存繁衍,首先要进行一项至关重要的 28 天淡化处理过程。 在这期间,水温的把控堪称精准艺术,必须始终稳稳地保证在 28℃,哪怕是稍微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可能导致脆弱的虾苗夭折,前期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经过这一番艰苦的淡化过程后,虾苗们从最初孵化时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小黑点,茁壮成长到了 2 厘米左右的体长。 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为了让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水土环境,还需要将虾苗转移到联动温棚内进行标粗暂养,为它们日后在外塘的茁壮成长筑牢根基。

当我们步入暂养温棚时,一股湿热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生命孕育室。 “棚内温度之所以保持这么高,主要是为了给暂养池水增温,为虾苗们营造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 冯文静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耐心地解释道。 在这个温暖的暂养温棚里,虾苗们在精心的照料下继续成长,它们逐渐适应着本地的环境,为即将到来的外塘养殖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每一只虾苗都承载着养殖户们的希望,也见证了永宁县在水产养殖技术上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回首望去,去年望洪镇迈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一步,积极盘活集体闲置土地资源,大胆探索废旧鱼池的再利用价值,成功引进了宁夏航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来投资改造增岗村的 “2814” 鱼池,全力打造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经过近一年时间紧锣密鼓的建设,如今这片占地 560 亩的园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完成了清淤改造废旧池塘 420 亩的艰巨任务,并且正在如火如荼地新建钢结构设施节能温棚、联动设施温棚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设施,一幅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今年,我们在外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面积达到了 90 亩,总共引进了 300 万尾南美白对虾苗,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分批次进行暂养和投放外塘养殖工作。 ” 冯文静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的池塘,充满信心地介绍道。 按照养殖计划和以往的经验,预计到 8 月,这些南美白对虾就将迎来成熟收获的季节。 届时,按照亩产 150 公斤至 250 公斤的产量估算,再结合当前市场上 100 元每公斤的价格计算,这无疑将为养殖户们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

不仅如此,这个充满活力的园区还将充分发挥其科技引领和联农带农的重要作用,宛如一颗闪耀的星星,辐射带动周边 30 户养殖户积极调整养殖品种,走上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致富之路。 同时,也将为周边 30 户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有力地促进渔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为永宁县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崭新画卷。

(记者 张艳丽)"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