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党江大妈养虾:生石灰+益生菌,轻松赚十几万(生石灰虾池消毒怎样操作)
2025-01-12人已围观
党江大妈养虾:生石灰+益生菌,轻松赚十几万
"《党江大妈养虾:技术革新引领致富之路》
在广西北海合浦县,有一个对虾养殖的传奇之地 —— 党江镇。 这里的对虾养殖历史源远流长,广袤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近 5 万亩以土塘为主的虾塘,它们宛如一颗颗明珠,见证着党江镇养虾业的兴衰起伏。
曾经,党江镇如同许多对虾主产区一样,陷入了发展的低谷。 虾塘荒芜,杂草丛生,虾农们望着空空如也的池塘,满脸愁容,一筹莫展。 那时,养虾似乎成为了一项艰难的挑战,许多人辛苦劳作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虾塘也因此被闲置,租金一降再降,300 元 / 亩都无人问津。
然而,近两年的党江镇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犹如凤凰涅槃,重焕生机。 如今,塘租暴涨至 1500 元 / 亩,虾塘变得异常抢手,曾经外出打工的人纷纷回到家乡,重拾养虾的希望与梦想。 这个养虾重镇,究竟是被什么神奇的力量 “拯救” 了呢?
高抗苗:养虾业的 “救星”
党江镇的对虾养殖区主要集中在党江和西场,多为 2 - 5 亩的小面积土塘。 渔江村、更楼村是这里养虾水平的佼佼者,年景好的时候,亩产 2000 - 3000 斤也并非罕见之事。 但在过去,由于虾苗的问题,养虾之路布满荆棘。
“我养了三年快大苗,不仅没赚到钱,还把本金都亏得一干二净。 虾苗在 30 天左右就容易出问题,尤其是转肝期,简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难关,管理难度极大,常常遭遇全军覆没的惨痛结局。 而养普通苗呢,大小不一,生长速度缓慢,养殖效益极低。 ” 莫祖芹回忆起往昔的艰难岁月,不禁摇头叹息。
但幸运的是,海壹的高抗苗出现了,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党江镇虾农们前行的道路。 “海壹的高抗苗救活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 ” 莫兴强感慨地说道,他始终坚信种苗在养虾成功的因素中占据了 80% 的重要地位,而海壹高抗苗恰好满足了当下的养殖需求:具有高抗病力,生长速度也不逊色,即便出现问题也相对容易调整,不会轻易导致 “死光光” 的悲剧。
莫兴强今年一个 3.6 亩的池塘总产量达到 2976 斤,亩产高达 826 斤,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据了解,去年党江市场高抗苗占比高达 8 成,而前年还只是 6 成,预计 2019 年将突破 9 成,高抗苗的广泛普及无疑使党江的养虾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高抗苗精养模式:开创高产新时代
与其他地区 “高抗苗 + 低密度” 的养殖理念截然不同,党江镇在养殖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 “高抗苗精养模式”,亩产过 1000 斤的养殖户比比皆是,这一成果也刷新了人们对高抗苗只适合低密度养殖的传统认知。
莫祖芹介绍,由于当地虾塘面积较小,为追求高产,投苗密度一般在 7 - 8 万尾 / 亩,高者可达 10 万尾 / 亩。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 莫逢艺便是这种精养模式的典型代表。 2019 年,他全部投放海壹的高抗苗,其中一个 4 亩的池塘总产量达到 3875 斤,亩产 968 斤,而且一年能够养殖三茬虾。
莫逢艺还总结了高密度养殖高抗苗的几个宝贵经验:
早造虾优势明显:海壹高抗苗耐受性强,春茬虾的成活率反而比中造虾更高,生长速度也颇为可观。 一般春茬虾 110 天就可以达到 30 头左右的规格,按照这样的节奏,一年养三批虾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这里通常会重点养殖春茬虾,中造虾时适当休息,然后再养一批晚造虾。 这样做可以避开高温期,而且虾价也更好。 或者在中造虾时投放快大苗尝试一下,如果情况不理想,就马上清塘接着养殖下一批。 ” 莫逢艺详细地介绍道。
低盐度更适宜:一般 2‰ - 5‰盐度的水环境比较适合对虾生长,盐度过高的话,对虾生长速度会稍慢,而且弧菌病也容易爆发,给养殖带来较大风险。
少量多餐促生长:一天投喂 3 - 4 餐,能够有效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 倘若遇到暴发白便的情况,可以停料三天,然后拌料内服乳酸菌,这对防治白便具有一定的效果,有助于对虾恢复健康。
充足增氧很关键:千万不要以为投放了海壹高抗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高强度的增氧能够更好地激发海壹高抗苗的优良特性,为对虾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生石灰 + 益生菌:简单有效的养虾秘诀
在党江镇,苏比会大娘的养殖方式看似 “简单粗暴”,却蕴含着独特的智慧。 她连续两年使用海壹高抗苗,放苗密度为 5 万尾 / 亩,采用 “生石灰 + 益生菌” 的方法来调节水质。 其中一个 5.5 亩的池塘总产量达到 6275 斤,亩产 1140 斤,仅仅一造虾就赚了十几万元。
“我养虾没有什么特别的绝招,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优质的高抗苗,其次就是调好水。 我一般都是用生石灰来调节池塘的酸碱度,再使用益生菌来稳定生态系统,现在养虾真的轻松了许多。 ” 苏比会大娘笑着说,“海壹高抗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规格好,早造虾 90 天就能达到上市规格,售价 29 元 / 斤,中造虾 80 天‘出栏’,规格 38 头。 在 70 头规格时,生长速度最为明显,后劲十足,不像土苗到了后期就几乎停止生长了。 ”
党江养虾业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党江镇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了辉煌与低谷之后,近两年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养殖户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优质高抗苗受青睐:目前,党江镇的高抗苗普及率已经达到 8 成。 在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养殖户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大公司、大品牌的高抗苗,因为它们的质量更有保障。 “我去年一共销售了 1 亿多尾海壹高抗苗,市场口碑已经建立起来,销量也在稳步提升。 养殖户们信任海壹这个品牌,相信我们是在用心做良心苗。 ” 海壹党江经销商刘光海满怀信心地表示,根据去年良好的市场表现,预计海壹高抗苗今年在党江的销量还将实现翻一番的增长。
放早苗,抢机遇:“我迟了一个星期卖虾,价格就低了 12 元 / 斤,一下子少赚了几万块钱。 ” 莫祖芹的经历让其他养殖户深刻认识到放早苗的重要性。 党江镇向来有放早苗的传统,最早的在春节后就开始投苗,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虾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开高温期的白便问题。 尽管 2017 年春造虾由于气候原因,9 成养殖户亏本,但如今养殖户们对放早苗却越来越有信心。 “我们现在逐渐摸清楚了海壹高抗苗的习性,在低温期它仍然具有很高的成活率,三月份水温上升后,生长速度马上就能赶上来,4 月底 5 月初就可以出虾。 早造虾一般 100 天左右就可以达到 35 - 40 头左右的规格,售价 35 - 40 元 / 斤左右,效益非常可观。 ” 莫兴强兴奋地说,他今年打算继续将放苗时间提前,争取顺利实现一年养 3 造虾的目标。
创新养殖模式:小棚标粗与水袋保温:尽管海壹的高抗苗耐低温能力较强,但党江传统的放早苗模式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天气状况,犹如一场赌博。 为了降低风险,党江养殖户们开始尝试新的养殖模式。
小棚标粗:近年来,这种模式逐渐兴起。 小棚标粗具有造价低、放苗早、可控性高等优点。 虾苗在小棚内标粗到 3 - 4 公分,待水温稳定后就可以分到外塘养殖。 一般 4 月底就可以出虾,此时正值对虾上市的 “青黄不接” 时期,虾价往往处于高位运行,能够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利润。
水袋保温:由于党江的池塘面积普遍较小,塘基可利用的空间有限,当地养殖户因地制宜地创新了另一种虾苗保温方法:用塑料水袋铺设在塘底,将地下水抽入水袋中,利用地下水水温高的特点,让虾苗趴在水袋上保温,从而有效减少低温期的风险,提高虾苗的成活率。
党江对虾酒的传奇故事
在党江镇养虾业蓬勃发展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对虾酒的神秘传说。 很久以前,党江镇有一位名叫阿福的老渔民,他一生都在与对虾为伴,对虾的习性和特点了如指掌。
有一年,党江镇遭遇了一场罕见的虾病,许多虾塘里的对虾都纷纷生病,虾农们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阿福看着大家焦急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 他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对当地草药的了解,决定尝试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拯救这些对虾。
阿福从海边的悬崖峭壁上采集了一些珍稀的草药,这些草药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环境下才能生长,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他还加入了一些自己秘制的香料,这些香料是他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秘方,据说能够增强对虾的体质。 然后,他将村里最健壮的对虾放入一个特制的陶制酒缸中,再倒入用当地优质谷物酿成的米酒,经过长时间的精心酿制和发酵,一种神奇的对虾酒诞生了。
阿福首先在自己的虾塘里试用了这种对虾酒。 他小心翼翼地将对虾酒倒入虾塘中,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生病虚弱的对虾在饮用了对虾酒之后,病情逐渐好转,活力也慢慢恢复,生长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了。 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虾农们纷纷向阿福请教对虾酒的酿造方法。
阿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酿造方法传授给了大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虾酒的酿造工艺在村里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后来,这种对虾酒不仅成为了村里养殖户们应对虾病的秘密武器,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饮品。 每当有客人来访,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拿出对虾酒来招待,讲述着它的神奇功效和背后的故事。
如今,虽然现代科技已经为对虾养殖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但对虾酒的故事依然在村里流传着,它见证了党江镇虾农们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党江镇独特的文化符号之一。 而党江镇的养虾业,也在传承着这份古老的智慧和文化的同时,继续不断创新和发展,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