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春节临近,中国虾市遭遇滑铁卢,进口虾和本地虾价格双双萎靡,供

2025-02-03人已围观

春节临近,中国虾市遭遇滑铁卢,进口虾和本地虾价格双双萎靡,供

"标题:《春节前夕,中国虾市遇冷:进口与本地白虾价格低迷,市场供需失衡之困》

新春佳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再过十天,中国便将迎来那充满喜庆氛围的农历新年。 然而,与往年热闹非凡、购销两旺的景象截然不同的是,今年的白虾市场却仿佛遭遇了一场 “寒冬”,显得格外冷清,低价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市场,无论是从事进口业务的商家,还是本地的养殖户,都不禁发出同样的疑问:这市场究竟是怎么了?

进口白虾深陷滞销困境,价格跌至谷底

一位来自上海的进口商向 UCN 无奈地倾诉道,当下进口冷冻白虾的价格已然跌到了谷底,他所在的公司以往每年都会进口 150 条货柜的白虾,可如今,销售却成了大难题,愁得他眉头紧锁。 “这市场实在是太糟糕了,到现在我手上还有整整一整条货柜的白虾怎么都卖不出去呀。 ” 他满脸愁容地说道。

目前在上海市面上,那种 30 - 40 尾 / 公斤带头带壳(HOSO)的白虾,其批发价格为 550 元 / 箱,而每箱又细分为六盒,每盒的重量是 1.8 公斤。 回顾 2019 年的一月份,那时中国进口白虾的规模颇为可观,大约达到了 10 万吨之多,其中通过正关进口的有 7.4 万吨,剩下的部分则是通过一些灰色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

另一位上海的进口商也感慨颇多,他指出今年中国在白虾购买方面出现了明显的重心转移,从以往青睐的大规格产品,像是 30/40/50 尾 / 公斤规格的白虾,转向了小规格的 50/60/70/80 规格。 “厄瓜多尔今年白虾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大规格的虾比起去年来要多出许多啊。 但现在整个市场明显是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中国市场一时半会儿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白虾。 而且距离过年也就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了,物流运输差不多在一星期后就要停止运营了,在这之前,价格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了。 ” 这位进口商无奈地叹息着,“先前那些高价进口白虾的商家,现在都在承受着亏损的痛苦,我们公司也是每个货柜都在亏钱出货呀,这亏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呢。 ”

不仅如此,中国当下低迷的市场状况已经迅速反馈到了南美国家。 就拿春节后交货的白虾产品来说,厄瓜多尔的出口商们不得不下调了报价。 据一位北京进口商提供的资料显示,在 1 月 13 日的时候,瓜亚基尔工厂给出的报价为 $6.20/kg(针对 30 尾规格的白虾,采用的是 CNF 价格),并且每条货柜还需要额外收取 4 万美元的预付款。

本地养殖白虾同样遇冷,市场行情不佳

本地养殖的白虾也没能逃过这场市场的 “寒流”,陷入了烂市的尴尬境地。 回溯到 2019 年,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不少本地养殖户都满心期待着能在春节期间迎来一个好价格,盼着靠着辛苦养殖的白虾能有个好收成。 可谁能想到,元旦刚过,市场就传来了白虾烂市的坏消息,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希望之火。

就在月初的时候,本地颇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水产热点》报道了这样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在广东江门的某水产批发市场,大量的白虾如潮水般蜂拥上市,然而市场却冷冷清清,几乎无人问津。 现场甚至有人情绪低落地表示:“做什么水产呀,这根本卖不出去,干脆扔到江里去得了! ”

从价格方面来看,上个月,广东地区 60 尾 / 公斤的活虾均价在 52.7 元 / 公斤,相较于上年同期,居然下降了 13% 之多。 某湛江水产企业的负责人对此分析道:“今年白虾的出塘价比去年低了大概 20% 左右,去年的价格确实比较高,不过好在今年的养殖成功率还算比较高,所以养殖户们多少还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 他还认为,本地活虾价格之所以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进口虾的影响。 毕竟厄瓜多尔、印度和越南等地进口虾的供应量极大,而且价格相对便宜,对本地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不过他也乐观地表示:“春节过后,等大家都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餐饮习惯会再次发挥作用,拉动消费,那时候白虾的价格应该也不会跌得太离谱了。 ”

从国际层面来看,上周厄瓜多尔水产养殖协会(CNA)做出了相关预计,2019 年白虾的出口量将会超过 14 亿磅(换算过来就是 63.5 万吨),相较于 2018 年,这个出口量增加了足足 25%。 而且厄瓜多尔白虾的实际产量比预期的 13 亿磅还要高,出口额预计能够达到 35 亿美元之巨。 就拿去年十一月份来说,就有 4.6 万吨厄瓜多尔白虾出口到了中国,占其总出口量的 75%;与此同时,印度向中国出口的白虾数量也达到了 2.2 万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个出口量与美国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出处:UCN 国际海产资讯)

总之,在春节即将来临的这个节点上,中国的白虾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进口与本地白虾的价格萎靡、供给过剩等问题相互交织,后续市场究竟会如何发展,还需拭目以待,看各方因素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重新平衡市场的供需关系。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