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海南姑娘奥运夺金! 陈艺文父母:大虾、红烧肉,回家后安排! (你认识陈艺文吗)
2025-02-13人已围观
海南姑娘奥运夺金! 陈艺文父母:大虾、红烧肉,回家后安排!
"《海南姑娘陈艺文:从滨海之城到奥运冠军的逐梦之旅》
在体育的璀璨星空中,总有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身影,来自海南的姑娘陈艺文便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颗明星。 2023 年 7 月 27 日,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 3 米板决赛的舞台上,陈艺文与昌雅妮组成的中国组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金牌,那一刻,全世界都见证了她们的荣耀时刻。
荣耀时刻,家乡的牵挂
27 日下午,在陈艺文小时候训练跳水的广东省中山市体校,一场激动人心的决赛直播正在进行。 现场,陈艺文的家人与 700 多名学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观看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 当夺冠的那一刻来临,所有人都像是被同一种力量点燃,不约而同地跃起欢呼,那欢呼声仿佛要冲破屋顶,将这份喜悦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陈艺文的妈妈孙铭茵更是激动不已,眼中闪着泪花,她开心地说道,等女儿回来,一定要做她最爱吃的大虾还有红烧肉,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对女儿最温暖的迎接方式。 妈妈和姐姐更是紧紧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泪水里,饱含着对陈艺文多年辛苦付出的心疼,更有着对她收获荣耀的无比骄傲。
成长起点,海南的印记
陈艺文出生于 1999 年 6 月,在滨海城市海口开启了她的人生旅程。 这座充满阳光与海风气息的城市,赋予了她对大海的热爱,也在她的性格中融入了大海般的开朗与灵动。 她的父亲陈峻锋同样在海口出生、长大并工作,祖籍是广东台山;而妈妈孙女士则来自广东湛江。
小时候的陈艺文,就是个对体育格外感兴趣的活泼孩子,经常跟着妈妈一起观看各类体育比赛,在跑步、轮滑等运动项目上都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还屡屡拿过第一呢。 孙女士至今都清晰地记得陈艺文第一次学轮滑时的有趣情景。 那时,陈艺文收到了大伯送给她的一双轮滑鞋,轮滑鞋店的老板告知将会有轮滑教练在附近的一个广场上教孩子们玩轮滑。 随后,孙女士便如约带着女儿前去学习,可没想到,因为下雨教练没有来。 然而,陈艺文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可没被这场雨浇灭,她自己穿上轮滑鞋,试着走了几下,竟然就自己滑起来了,而且滑得还特别稳,这一幕让现场其他的家长和孩子都大为惊奇,纷纷对她出色的平衡力和协调性称赞不已。
“我小时候挺皮的,不太坐得住,什么都玩一玩,比如跑步、轮滑、跳舞等,都玩得挺快乐。 ”2023 年 11 月,陈艺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笑着回忆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她还练了 4 年舞蹈,而这段舞蹈经历,对于她后来学习跳水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协调性和柔韧度方面,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跳水结缘,逐梦的开端
真正让陈艺文与跳水结缘,是在 2008 年的一次偶然经历。 那年,八岁多的陈艺文跟着妈妈回广东湛江娘家过年。 妈妈的好朋友的女儿正在练习跳水,她们便一同去现场参观。 当时,陆上的跳水训练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年少的陈艺文,看着孩子们在弹网上跳来跳去,她觉得那看起来好玩极了。 于是,她跟现场的教练沟通后,便和其他训练的孩子一起在蹦床上玩耍起来,而且连着去玩了两天,妈妈孙女士敏锐地察觉到了女儿对跳水的喜爱之情。
其实呀,孙女士自己从小就对跳水情有独钟,看到女儿这么感兴趣,便萌生了让女儿练跳水的想法。 说来也巧,当时儿时的邻居、时任广东省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吴国村也正好回湛江过年,孙女士便向他提出:“我想让女儿学跳水,看看艺文适不适合。 ” 吴国村主任仔细观察了陈艺文后,觉得她条件挺不错的,虽然年龄相对大了一点,但还是可以让她尝试一下。 就这样,陈艺文便开始跟着奥运冠军何冲的启蒙教练钟权生进行训练。
孙女士当时还特意询问钟教练,需要多久才能看出女儿是否适合跳水,教练回答说大概需要半年时间。 在反复跟女儿确认了跳水的决心后,孙女士毅然决定让女儿试试。 她认真地跟陈艺文说:“我跟你讲,要练就要坚持,要来湛江读书,可不能半途而废呀,艺文你得答应妈妈会坚持下去哦。 ” 陈艺文坚定地点点头,说自己一定会坚持的。
回到海口后,孙女士便着手给陈艺文办理了转学手续。 可由于工作原因,父母没办法长期在湛江陪伴女儿,年仅 8 岁多的陈艺文就此开始了独自在广东学习跳水和上学的生活。 不过,父母对她的牵挂从未间断,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去看望她,而妈妈更是尽可能地陪伴她参加每一场比赛,在她身边给予鼓励和支持,成为她逐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
在享受跳水中成长,坚韧的磨砺
刚开始学跳水时,陈艺文还不会游泳呢,教练想了个办法,用一根绳子绑在她的腰上,然后就把她扔到水里面,让她先学游泳,再学跳水。 孙女士回忆说:“一般是先在蹦床上练下基本功,然后才开始下水。 ” 起初,父母还陪着艺文一起训练,可毕竟不能长期留在广东呀,于是便给艺文找了一个寄宿家庭。
从此,陈艺文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白天,她要去学校读书,放学后就得赶忙赶赴体校训练跳水,晚上回到寄宿家庭才能吃饭、写作业。 好在当时寄宿的孩子里,有一个小朋友也和她一样练跳水,两个小伙伴相互陪伴,让她不至于太孤独。
回想那段日子,妈妈孙女士感慨地说,艺文真的很坚强。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挺开心的,可时间一长,思念家乡、想念父母的情绪就涌上心头,每次打电话给家里,都会哭着说想回家。 而父母每次听到女儿的哭诉,心里别提多心疼了,只能不停地安慰她,让她再坚持坚持,告诉她马上就会去看她。
虽然陈艺文的跳水训练起步相对较晚,但凭借着早年练舞蹈打下的扎实功底以及自身的运动天赋,她的进步速度非常快。 在湛江市赤坎区体校训练了短短几个月后,这个好苗子就被挑中进入了中山市体校跳水队。 此后,刻苦训练的陈艺文更是凭借着明显的进步,又顺利进入了广东省体校。
“在开始训练的第一年,因为不能回家,我有好多回都不想练了,就想回家。 ” 陈艺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 每次父母来陪练,她都特别想跟着父母回海口,留在他们身边,这对于一个年仅九岁、身处异乡学习跳水的孩子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想法了。
而对于陈艺文的父母来说,他们每次陪伴女儿时,都能看到她在不断进步,就连其他孩子的家长都夸赞说,这孩子可是个跳水的好苗子呀。 由于经常跟教练打交道,并且多次在现场观看训练和比赛,陈峻锋也渐渐懂得了不少跳水方面的知识,他们深信女儿是有跳水天赋的。 所以,每当陈艺文吵着要回家时,他们就只能 “连哄带骗” 地鼓励女儿继续坚持训练下去。
在广东省体校的训练生活着实艰苦,训练量相较于之前提高了很多,每天都要训练到很晚。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训练场还是在室外,到了冬天,水温只有十几摄氏度,那冰冷的水打在身上,冻得人瑟瑟发抖,可陈艺文依旧咬牙坚持跳水训练;夏天的时候,酷暑难耐,训练场就像个大蒸笼,可她还是没有丝毫懈怠,一如既往地刻苦训练。
回想起那段岁月,陈艺文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更多的是因为在跳水的过程中,她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正是这份对跳水纯粹的热爱,让她在享受跳水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一步步朝着梦想迈进。
永不服输,拼进 “梦之队”
走板、起跳、转体、入水…… 陈艺文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每次出水后,她总是第一时间关注跳水池边的大屏回放,仔细查看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到位。 这是 2023 年 11 月 17 日,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 252 天的时候,记者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跳水馆看到的陈艺文刻苦训练的一幕。
陈艺文深知,跳水训练其实挺枯燥的,这么多年下来,每天几乎都是同样的行程,同样的训练计划,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但随着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她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变得笃定和坚强起来,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信念:“日复一日训练同样的动作,相信自己可以有更大成就。 ”
2010 年 10 月,陈艺文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成功进入了广东省跳水队,这无疑是她跳水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跃升。 广东省跳水队素有 “国家二队” 之称,像何冲、罗玉通、杨景辉等多位奥运冠军都是从这里走出,迈向了更高的舞台,这也让陈艺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在省队里,训练时间特别长,整个训练模式都是参照国家队来进行的。 每天训练课结束得很晚,晚饭后还得接着上晚自习、练晚功。 常年高强度的训练,让陈艺文身上小伤不断,可她却很少跟别人提及这些伤痛,在她身上,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越挫越勇。
2014 年,陈艺文正式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在省队期间,除了每周两天的文化课学习以及周日休息的这一天,其余时间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当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艺文的努力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 2015 年 10 月,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她凭借着出色的发挥,一举夺得女子一米板、女子三米板双冠;2016 年 6 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中,她又摘得女子一米板冠军,而这场比赛同时也是 2017 年国际泳联世锦赛的选拔赛。 凭借着在全国大赛中的频频夺冠,陈艺文成功敲开了国家跳水队的大门,2016 年 11 月,她正式成为国家跳水队的一员。
进入国家队,意味着更高的平台,当然也伴随着更大的压力。 国家队里人才济济,竞争异常激烈,严苛的淘汰机制在这里早已是家常便饭。 “知道女儿进国家队了,我们都特别开心。 ” 陈峻锋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子里翻出一个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女儿的每一次赛事、每一次进步,女儿进入国家跳水 “梦之队” 的喜讯,也被他工工整整地记录在册。
陈峻锋还说道:“进入国家队后,感觉艺文仿佛是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们跟她通话时,都尽量不提训练了,也不聊比赛了,而是尽可能地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多关心关心她的生活,尽量不给她增添压力。 ”
然而,陈艺文对自己却总是高标准、严要求,她主动给自己加压,告诉家人自己要好好拼一把,“不拼不行了”。 2017 年布达佩斯世锦赛,那是陈艺文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也是她第一次登上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大赛舞台。 或许是因为太过紧张,在一米板和混合团体项目上,她都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终遗憾地未能站上领奖台。
“当时挺紧张的,两腿打颤。 ” 陈艺文回忆起那次比赛,仍觉得印象深刻。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在事后认真总结经验,意识到走板的节奏至关重要,毕竟从走板开始,每一步都关乎着最后的成败。
经历了那次失败后,陈艺文变得更加自信了,她坚信自己可以达到更高的高度。 自此,她对训练方向做出了调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 “如何把动作练得更细一点” 上,同时也开始更加注重心态的调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2017 年 5 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暨全运会预赛上,陈艺文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夺得女子一米板冠军,这也是她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这一成绩无疑给了她极大的鼓舞。 2018 年 6 月,陈艺文更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 —— 第 21 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女混合全能冠军。 而永不服输的她,继续刻苦训练,在 2019 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上,不负众望地拿下了跳水女子单人一米板金牌,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跳水领域绽放光彩。
巴黎绽放,为国争光
在陈艺文海口的家里,客厅里摆放着一个直顶天花板的七层展示柜,里面满满当当陈列着她的各种赛事奖牌、奖杯。 每一块奖牌背后,都凝聚着她无数的汗水与付出,承载着她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荣耀。 陈峻锋拿起任意一块奖牌,都能如数家珍般地讲出女儿参赛时的故事,那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自豪,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女儿的优秀与不凡。
客厅的墙上,还挂着 3 张陈艺文夺冠和跳水时的精彩照片,照片中的她身姿优美、动作矫健,展现出了顶尖跳水运动员的风采。
作为一名跳水运动员,陈艺文常年与水相伴,对水有着深厚而亲密的感情。 她曾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还是离不开水,我特别喜欢靠近有水的地方,这好像是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吧。 ”2023 年,陈艺文还成为了海南治水 “她力量” 公益代言人,积极为家乡的 “六水共治” 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深知,水对于跳水运动来说至关重要,跳水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运动员每天在水里泡的时间挺长,如果水质特别差的话,鼻子、耳朵就很容易发炎,还会影响训练效果。 所以,她向社会呼吁:“珍惜水源,巾帼担当! 我们,共同努力! ”
陈艺文由于训练和比赛的缘故,回家乡的时间比较少,很多时候都是姐姐或者父母到北京去与她相见,陪着她一起过年。 她最近一次回海南是在 2022 年 11 月,当时因为手部受伤回海口与父母待了 4 天,就又赶忙赶回广东做手术了。 2020 年 10 月,她回海南待了一个星期,那段时间父母和姐姐陪着她到三亚、万宁等地看海、冲浪,度过了一段难得的惬意时光。
对于海南那些想学跳水的小朋友,陈艺文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鼓励孩子们大胆地去尝试,她说:“跳水是一个需要胆量和坚持的运动项目,小朋友们可以先以娱乐为主,如果对跳水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大胆去尝试,并且一定要持之以恒哦。 ”
在巴黎奥运周期,陈艺文已然成为我国女子跳板项目的绝对主力,在 2022 年、2023 年两届世锦赛上勇夺双金,成功地接过了偶像施廷懋的接力棒。 尤其是在 2023 年,陈艺文更是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横扫包括世界杯、世锦赛在内的所有国际大赛的单项、双人冠军,凭借着如此出色的表现,她还被世界泳联评选为 2022 年、2023 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可谓实至名归。
“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奥运增辉、为人生添彩”,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跳水馆的池子边,这一排鲜红的文字醒目而又充满力量,它们时刻映入运动员们的眼帘,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拼搏的种子,激励着他们顽强拼搏、奋勇向前。
陈艺文夺得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 3 米板冠军,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也为家乡海南增添了光彩。 而且,她还将出战 8 月 7 日进行的女子单人 3 米板预赛,让我们继续为这位优秀的海南姑娘加油助威,期待她在赛场上续写辉煌!
来源:综合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南海网客户端
总监制:吴卓
值班主任:楚煜
值班总监:袁锋
内容审核:林叶
责任编辑:刘阳秀
总之,陈艺文的成长历程就是一部充满热血与坚持的奋斗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也为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