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海南文昌冯家湾虾苗谷转型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海南文昌虾苗场)
2025-02-26人已围观
海南文昌冯家湾虾苗谷转型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
"《海南文昌冯家湾 “虾苗谷”:转型之路,奏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新乐章》
在海南文昌这片充满海洋韵味的土地上,冯家湾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计与希望,也见证着水产养殖业的兴衰变迁,如今正通过一场深刻的转型,助推着水产养殖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
昔日辉煌与粗放发展带来的困境
水产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冯家湾渔民赖以为生的重要生计来源。 曾广能,这位文昌会文镇的水产养殖户,他的父辈就是地地道道的渔民,常年在冯家湾这片海域 “讨生活”,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上岸” 转而从事水产养殖。 对于他们来说,大海既是生活的依托,也是情感的寄托。
上世纪 80 年代后,冯家湾凭借其优良的自然条件,宛如一块散发着强大磁力的磁石,吸引了一批科研院所和水产企业纷纷入驻。 这些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先进的育苗技术,如同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冯家湾的水产养殖产业,拉动了养虾业、饲料业、网具业等一整条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使得冯家湾声名远扬,成为了众人皆知的 “虾苗谷”。
文昌市的水产养殖业规模由此不断扩大,据文昌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在 2020 年,文昌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就已经超过了 3.56 万亩,年产量更是达到了 2.61 万吨之多。 同时,文昌虾苗的年产量高达 1578 亿尾,产值达 15.6 亿元,这一成绩十分亮眼,其虾苗产值占全省的 80% 以上,在全国市场份额中也占据了近 30% 的比重。 如此可观的利润,让许多冯家湾沿海原本以出海捕捞为生的渔民纷纷心动,他们放弃了传统的出海捕捞作业,上岸学习养殖技术,投身到水产养殖的大潮之中。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发展的背后,却也隐藏着诸多隐患。 由于当初缺乏科学的规划,相应的监管也未能及时跟上,粗放式的水产养殖方式逐渐暴露出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 局部海域的水质开始下降,曾经清澈湛蓝的海水变得浑浊,部分区域的沙滩更是出现了淤泥化污染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让人们意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发展模式终究是难以为继的,必须谋求新的、良性的发展路径。
转型的决心与行动
近年来,像曾广能这样年轻一辈的渔民逐渐觉醒,深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他们的带头引领下,冯家湾禁养区内的 84 户养殖户积极响应,如今已经全部完成了清退工作,与此同时,外围的整改和生态修复工程也在同步稳步推进,为后续的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 年,文昌市高瞻远瞩,精心规划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鼓励当地养殖户开启全新的养殖模式,从传统的露天养殖 “上岸”“上楼”,探索近海养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这一举措,无疑为冯家湾的水产养殖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 5 月,曾广能等首批 4 户养殖户勇敢地迈出了转型的关键一步,正式在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的两层养殖厂房进行东风螺、东星斑、银鼓鱼等海产品的投放试养,开启了他们的 “车间化” 养殖新模式。 为了助力养殖户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养殖模式,在这三年试养期内,园区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他们免收厂房租金、供水等费用,切实减轻了养殖户们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养殖试验中去。
新型生态养殖厂房的独特优势
记者近日走进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一幅现代化、生态化的养殖新画卷便徐徐展开。 首栋示范养殖厂房共 2 层,鱼虾螺在这里采取了多层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 厂房采用跨梁架空结构,在其下方,数十个船型水池排列得整整齐齐,并且这些水池通过给排水管道、供氧管道等巧妙地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仿佛是一个精密运行的生态系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厂房具备强大的环境调控能力,能够通过人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光线,为不同种类的海产品量身打造适宜的繁育和生长环境,就如同为它们精心营造了一个个专属的 “舒适家园”。
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欧阳吉隆详细介绍道,新型生态养殖厂房在设计上独具匠心,采用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厂房极强的抗台风暴雨能力,哪怕是面对恶劣的天气状况,也能确保养殖作业不受太大影响,为养殖户们吃下了一颗 “定心丸”。
同时,厂房的取水方式也十分科学环保,它从深海抽水进行养殖,并采用了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 这一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诸多显著的优势,不仅节水、节地,而且整个养殖过程的可控性更强,风险更低,所产出的水产品质量也更高。 此外,园区还对尾水采取统一治理的措施,严格确保尾水达标排放,从根源上解决了生态环保问题,让养殖户们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生产当中。
“几个月时间,就已有两批东风螺螺苗顺利卖出,产生了经济效益。 ” 曾广能满心欢喜地说道。 与传统养殖场相比,工厂化养殖车间的生产条件完全可控,孵育出的东风螺苗品质更加稳定,这也让养殖户们越发坚定了走这条转型之路的决心。
全方位保障与多元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给养殖户们提供坚实的保障,文昌市积极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在产业园内建立了水产养殖保险、水产种苗保险和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这 3 个险种,并且由政府补贴保费,大大降低了养殖户们面临的风险,让他们在养殖过程中更加安心。
而在促进当地渔民转产转业方面,产业园也有着长远且多元的规划。 秉持着 “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 的发展理念,产业园后期还将精心规划发展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业,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当地那些转产转业的渔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在新的产业领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实现生活的稳定与富足。
今年 5 月,以冯家湾为核心的文昌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录,这一荣誉就如同一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水产企业和科研院所 “慕名而来”。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经成功引进了正大集团、海大集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 14 家颇具实力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入驻,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与产业力量。
渤海水产育种(海南)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强介绍称,该企业主要致力于南美对虾种苗的生产,冯家湾基地建成投用后,由公司自主繁育的南美对虾种虾年产量可达 20 万对。 何强还特别提到,冯家湾现代渔业产业园从深海集中取水、统一供水的模式,有着诸多好处,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海岸生态的破坏,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水质,降低企业取水的成本,这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虾苗育种企业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欧阳吉隆满怀信心地表示,产业园还肩负着打造国家水产种业南繁基地的重任。 未来,园区将积极建立种苗繁育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纷纷在园区设立科研机构,致力于构建一个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热带水产苗种南繁基地,为我国的水产种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可以说,海南文昌冯家湾 “虾苗谷” 正通过这场意义非凡的转型,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仅有望实现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繁荣,还将带动周边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