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倒影|十年,对虾育种逆袭记(对虾苗种繁育技术)
2025-03-04人已围观
倒影|十年,对虾育种逆袭记
"《倒影 | 十年磨一剑:对虾育种的华丽逆袭传奇》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胡家山村,有一处孕育着希望与生机的对虾育苗基地。 尽管 11 月 26 日的青岛室外最低温度已骤降至 0℃,但当记者踏入这片基地时,却仿佛进入了一个温暖的 “对虾王国”。 在这里,种虾们正在舒适的 “暖气房” 里悠然自得地产卵,开启着生命的新征程。
虾爸虾妈 “新婚” 之喜与育种温室的奇妙世界
“这是育苗车间,此刻温度大概在 28℃左右。 ” 公司副总经理陈世波一边介绍,一边引领着记者走进一个育种车间。 对虾育种,疾病防治乃重中之重,因此进入车间的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以确保这片 “净土” 不受外界病菌的侵扰。 与寒冷的室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间内温暖如夏,两名工作人员身着短袖,专注地忙碌着。 墙壁上方的温度显示器上,醒目的数字 “28.3℃” 闪烁着,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对虾们适宜的生长环境。
偌大的厂房里,整齐地排列着圆形的种虾池,犹如一个个神秘的生命摇篮。 只见一位渔工熟练地用网子轻轻将种虾从池子里捞起,那些浑身布满黄棕色条纹的虾,瞬间活蹦乱跳地跃入了一个玻璃容器中,展示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陈世波俯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对虾的生长状况,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最大的日本对虾能长到一斤三只,目前市场价是 130 元一斤,在我国南方地区可是十分畅销。 ” 日本对虾的分布极为广泛,从中国沿海到日本北海道以南,再到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地区,都能寻觅到它们的踪迹。 在野生状态下,它们钟情于栖息在沙质环境中,而在这里,它们却在人工营造的舒适环境里茁壮成长。
“不同的虾池,居住着不同的对虾家族。 ” 陈世波耐心地讲解道,“虾爸”“虾妈” 们有的来自广袤的野外,有的则是精心培育的杂交品种,它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强壮 “种子选手”,必须满足个头大、生长快、活力强、各肢节完整且无病灶等严苛条件,才有资格成为亲虾。 经过公司科研团队连续 7 代的不懈选育,如今已成功选育出全国首个耐低温日本对虾新品系 “黄丰 1 号”。 同时,他们还在积极培育适合工厂化无沙养殖的新品种,并且在今年,已有多个客户凭借养殖这些新品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对他们多年努力的最好回馈。
种虾们的 “婚房” 也有着严格的养殖标准,虾池的周围布满了错综复杂的管线,有氧气管、加热管、换水管等,它们如同生命的保障线,时刻保证着种虾们生活在恒定、适宜的生长环境里。 记者留意到池壁上安装的温度控制器显示当下的池水温度是 28℃,好奇地将手轻轻放入水中,顿时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此时,虾池的一旁,两名渔工正专注地进行着一项关键操作 —— 亲虾促熟。 他们点燃了一个蓝色火焰,用火钳小心翼翼地剪除雌虾一侧眼柄。 “摘除眼柄是亲虾促熟的关键步骤之一,眼柄中含有一种激素,能够抑制性腺的发育。 摘除眼柄后,可以减少这种激素的分泌,性腺两三天就可以发育成熟。 ” 一位渔工边操作边解释道。 只见他动作娴熟,用火钳对虾头眼柄的位置精准一剪一烫,瞬间一股白色烟雾升腾而起,随后把虾放入消毒水里进行快速消毒处理,再迅速放回培育池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充满了专业与严谨。
“培育种苗是个辛苦活,24 小时都需要有人值班看护,各项工作的间隔都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 渔工们感慨地说。 种虾产卵通常在晚上 9 点到凌晨 1 点,这段时间他们必须时刻紧盯这些 “孕妇”,产卵后要及时将种虾们捞出。 “产房” 水温要保持在大约 30℃,并保持轻微充气,每小时还要用专用推子搅动池底 1 次,直至孵出幼体;而虾苗更是娇贵,一般每隔 2 小时就要喂一次饲料。 “工作中我们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闹钟。 ” 旁边的渔工幽默地开玩笑道,这看似轻松的话语背后,却蕴含着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坚守与付出。
对虾的 “电梯洋房”:未来的育种新篇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育苗车间,我们公司的主要培育品种是南美白对虾。 ” 陈世波所在的青岛卓越海洋集团,在对虾繁育领域深耕已久,其发展板块涵盖了对虾良种选育繁育、工厂化养殖、海洋牧场、海藻饲料生产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胡家山基地里,一幢崭新、高大的对虾繁育工厂宛如一座现代化的宫殿拔地而起。 漫步在厂区,陈世波笑着说:“这是我们给对虾精心打造的电梯洋房,明年它们就可以入住这宽敞舒适的新家了。 ”
走进这座崭新的厂房,从一楼到三楼都配备了便捷的电梯,每层空间被巧妙地分隔成一个个标准养殖虾池。 虾池刚刚刷完特殊材料,呈现出沉稳的灰色。 三层楼总共设有 220 个虾池,其中一楼有 28 个虾池,二层和三层分别有 96 个虾池。 陈世波形象地比喻道:“每个虾池就像是它们的专属公寓,住着同族的一家人。 ”
这三层楼有着清晰明确的规划布局:三楼的虾池面积大约 15 平方米,这里是虾卵的孕育之地,孵化出的小种苗会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二楼;二楼的虾池同样大小,住在这里的对虾肩负着标粗和选育的重任,科研人员会从它们中间精心挑选出性状优良的对虾品种,将其培育成为种虾;一楼则是种虾的产房,用于产卵,这里的池子尺寸相对较大,约 40 平方米。 一楼产完卵后,虾卵会再次回到三楼,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严谨高效的品种选育闭环。 “选育一个品种,至少要繁育 5 代,这往往需要耗费接近 10 年的时间。 ” 陈世波感慨万分地说,这其中蕴含着科研团队无数的心血与坚持。
“对虾根据不同的父母,被分配到不同的‘公寓’里,并做好详细的类别标记,这就是我们采用的家系选育方法。 ” 家系选育对场地的要求极高,因为针对不同家系需要建立不同环境和水质的养殖池,家系越多,占用的场地也就越大。 “所以这 220 个虾池的电梯洋房,能够更好地满足大规模的繁育需求,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 陈世波满怀信心地说。
十年砥砺前行:对虾育种的逆袭之路
“我们公司是从 2005 年开始投身于中国对虾育种工作,2014 年正式开启南美白对虾自主育种之路,算得上是山东省较早开展对虾育种的企业之一。 ” 陈世波回忆道。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海域,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一同被誉为 “对虾四天王”,凭借其鲜美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全球水产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我国的对虾养殖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曾经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就是层出不穷的病害问题,其中白斑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 95% - 98%。 ” 陈世波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 上世纪 90 年代,受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肆虐影响,我国传统对虾养殖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全国养殖的对虾大约死了七成之多。 1992 年我国对虾产量尚有 22 万吨,然而到了 1997 年,就只剩下 6 万多吨,这一数据的急剧下滑令人痛心疾首。
在这艰难的时刻,国内一些对虾养殖企业发现,南美白对虾具有相对较好的抗病性。 此后,国内越来越多的虾苗企业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迅速扩张,很快,南美白对虾成为国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对虾品种。 但由于它是外来虾种,国内企业获取优质虾苗和亲虾的唯一途径就是从境外高价购买。 陈世波清晰地记得那些昂贵的进价:“2007 年进口种虾的价格是 35 美元 / 尾,到了 2013 年,更是涨到了 55 美元 / 尾。 ” 而且引进的亲本使用寿命短,半年就要被淘汰,引进亲本的后代近亲繁殖还会导致性状分化,使得养殖收益极低,经营成本如同滚雪球一般,逐年累加,大幅上升。
面对这一困境,要想打破南美白对虾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品种上进行改良或自主研发,培育优质种虾已成为当务之急。 1988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将南美白对虾从美国引入中国,1995 年国家 “种子工程” 的提出,以及一系列国家支持项目的实施,为我国南美白对虾的育种与养殖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其真正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一批批国产优质虾苗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市场。
2014 年,卓越海洋集团联合赵法箴院士开启了南美白对虾种虾自主选育的艰难征程。 2015 年,他们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并积极争取到了省级项目支持,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盾。 优质南美白对虾育种的道路异常艰难,从亲本选择到种虾选育再到市场推广,一个成熟品种的诞生,往往需要耗费接近 10 年的漫长时光。 卓越海洋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紧密合作,联合科研攻关,在收集的 10 个不同来源的群体基础上,经过 2 代群体选育与 5 代家系选育,最终于 2022 年成功繁育出国家认定的 “海茂 1 号”。 “我们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售价 300 元一对。 ” 陈世波自豪地说,“一个良种的培育,我们用了十年时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
目前,获得国家认定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已达 15 个。 “全国一年总的南美白对虾虾苗产量在 3 千亿尾左右,我们公司年产 1 百亿尾,这些新品种的出现,可以说真正打破了过去长期依赖外国种源的被动局面。 ” 陈世波介绍道,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水产品育种风险极大,前期投入高昂,失败风险大,投资回报期又较长,一个良种的诞生离不开国家对渔业种业的大力支持。 ” 这些年来,卓越海洋集团积极争取到了许多对虾繁育的扶持项目:2022 年获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重点发展南美白对虾全产业链绿色高效技术等;2023 年获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良种工程)和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专项,主要落地日本对虾育种技术;2024 年获东营市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项目,主要用于种虾基地的投产。
“渔业种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 站在冬天的海边,陈世波满怀感慨地说:“明天虾苗‘春播’,它们将搬进新厂房,虾苗的价格大约是 200 元一万尾,从这里出产的不同规格的虾苗,将满足全国各地不同养虾专业户的多样化需求,为我国的对虾养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
对虾酒的传奇故事
在这片对虾养殖基地蓬勃发展的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对虾酒的神秘传说。 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位名叫阿福的渔民,他勤劳善良,但生活却并不宽裕。 有一天,他在出海捕鱼时,意外地捕获了一只体型巨大、颜色鲜艳的对虾。 阿福心生怜悯,没有将这只对虾卖掉,而是带回了家中,养在了一个水缸里。
这只对虾似乎通人性,在水缸里欢快地游动着,阿福时常对着它诉说自己的心事和生活的艰辛。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福发现这只对虾的身体越来越透亮,仿佛散发着一种神秘的光芒。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福的一位老友来访,这位老友是一位酿酒师。 当他看到水缸里的对虾时,不禁眼前一亮,他告诉阿福,这只对虾可能是一只 “虾王”,其身上蕴含着独特的精华,如果用来酿酒,或许能酿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酒。
阿福虽然有些犹豫,但在老友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尝试一下。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对虾放入一个特制的酒缸中,加入了当地优质的谷物和清澈的泉水,然后按照传统的酿酒工艺,开始了漫长的酿造过程。
在酿造过程中,酒缸里时常传出阵阵奇异的香气,让阿福和老友充满了期待。 经过数月的等待,酒终于酿成了。 当他们打开酒缸的那一刻,一股浓郁醇厚的香气扑鼻而来,酒液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如同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
阿福怀着忐忑的心情尝了一口,瞬间,一股温暖而醇厚的感觉弥漫在全身,他仿佛感受到了大海的力量和对虾的生命力。 这款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据说还具有滋补身体、增强体力的功效。
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前来品尝阿福的对虾酒,都对其赞不绝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虾酒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传到了附近的城镇。 一些商人听闻后,主动找到阿福,希望能够与他合作,将对虾酒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阿福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与商人达成了合作协议。 他们进一步改进了酿酒工艺,提高了酒的品质和产量。 对虾酒逐渐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美酒,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如今,对虾酒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符号之一,与对虾养殖产业相互映衬,共同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发展。 每当有客人来访,当地人都会热情地拿出对虾酒来招待,让客人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