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存塘剧降,部分产区虾价上调十几元,11月虾价有望继续唱高调(虾市场价格)
2025-03-12人已围观
存塘剧降,部分产区虾价上调十几元,11月虾价有望继续唱高调
"以下是重新编辑调整、润色、扩写补充完善后的文章内容:
华南地区虾价持续上涨,供应减少成主因
自 10 月下旬以来,华南地区的虾类市场呈现出一番别样的景象,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的价格如同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持续小幅上扬1。 在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2 日这段时间里,南美白对虾各地累计涨幅在 4-6 元 / 斤不等,而斑节虾价的累计涨幅更是高达 6-15 元 / 斤不等,如此显著的价格上涨态势,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1。
广东地区:存塘虾少,价格涨幅各异
在广东,虾类养殖的情况不容乐观,能够出塘的成品虾数量急剧减少。 在珠三角一带,成虾存塘量仅剩下大概 2-3 成,其中以中小规格的南美白对虾出塘为主流,30-40 头规格的大虾出塘数量寥寥无几,甚至连续多日都难见其踪迹。 养殖户们大多只能将出现问题的中小规格对虾捕捞出售,或者清理外塘留存的塘尾虾,这使得该地区虾价的总体涨幅在整个华南地区处于最低水平,塘边的交易量也显得颇为稀少。
而在粤西一带,情况则稍有不同。 近期有部分 30-40 头规格的成虾出塘,使得这里的行情相较于珠三角一带要好一些。 大虾价格涨幅最为显著,中小规格的对虾也随之受益,有了轻微的上涨幅度。 不过,无论是湛江还是茂名,成品虾存塘量也仅在 3 成左右,供应的后劲明显不足。
广西地区:存塘量降,北海虾价领涨
在广西北海及周边合浦一带、钦州、防城港地区,成虾存塘量最近也已降至 2 成左右,部分产区甚至低于 1 成。 据收购商反映,当前正处于婚宴高峰期,市场对大规格对虾的需求并没有大幅减少,然而大虾的供应量却在不断缩减。 再加上部分养殖户出于对后市价格的期待而选择惜售,这就使得收购商在大虾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不得不提高收购价格,但即便如此,收虾的效果也并非十分理想。
进入 11 月以来,北海一带的虾价更是一路飙升,30 头规格的南美白对虾塘头价突破 30 元 / 斤的关口,涨至 34 元 / 斤左右,而 10 头规格左右的斑节虾收购价更是涨至 58-60 元 / 斤。 相比之下,钦州、防城港地区由于成虾存塘量更少,已经难以进行批量收购,收购商大多转向北海一带收虾,因此钦防一带的虾价涨幅反而不如北海高。
海南地区:出塘量缩,虾价平稳上涨
海南各产区的对虾出塘量同样持续缩减,虾价在最近两周以来的涨幅基本维持在 2-3 元 / 斤的范围内。 随着时间进入 11 月,预计海南对内陆市场的对虾供应还会进一步减少。
供应减少原因:病害与天气双重影响
近期华南各地成虾供应量不断下降,除了 10 月上、中旬的大量出塘这一因素外,病害和天气的影响至关重要。 冷空气频繁南下,华南不少地区的最低气温普遍跌破 20℃的关口,阴冷的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日照时间大幅减少。 在 10 月下旬期间,由于冷空气持续时间较短,外塘虾发病尤为严重,红体、白斑的发病率暴增 50% 以上,死虾、排虾现象再度增加。
有养殖户表示,尽管近期降雨不多,但持续大概一周的寒露风天气,使得早晚温差增大到 10℃以上,再加上进入昼短夜长的阶段,天空云层较厚,有时 3 天内的日照时间甚至不超过 4 小时,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导致对虾出现红体的情况非常普遍,排塘现象也随之增多。 目前出现红体、白斑病症的大多是外塘虾,刚投苗不久的冬棚虾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发病情况。
市场前景:供应减少支撑虾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往年 11 月份通常是华南一带外塘虾开始集中清塘的时期,但今年成虾存塘量已经不多,而冬棚虾目前基本以 80-120 头规格为主流,尚未达到出塘要求。 因此,可以预计本月成虾供应会进一步减少,这将为华南虾价提供有力的支撑。 虽然最近华东一带秋虾密集出塘,但这些虾主要在华东、华中及华北地区流通,进入华南的货源相对较少,对华南目前的虾价行情并未造成明显的冲击。 由此看来,本月华南各地的虾价有望延续上月底的涨势,继续以 “唱高调” 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