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86秒|青岛:晒鱼晒虾晒丰收晒出腊月好年景(扮晒鱼虾蟹)

2025-03-21人已围观

86秒|青岛:晒鱼晒虾晒丰收晒出腊月好年景

"《86 秒 | 青岛:晒鱼晒虾,腊月盛宴,晒出丰收年景与海洋风味》

在胶东这片充满海洋风情的土地上,冬季晒鱼的风俗宛如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民谣,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当阳光倾洒在那一排排晾晒的鱼虾之上,仿佛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成就了那远近闻名、令人垂涎欲滴的 “一卤鲜” 美名,也晒出了属于这片土地独特的年味儿与丰收的喜悦。

随着腊月的大门缓缓开启,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这个拥有上百年晒鱼传统的地方,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了淡淡的晒鱼香气。 那香气仿佛是岁月的使者,挨家挨户地传递着年的讯息,让人们的心中涌起一股对团圆和美好的期盼。 在这些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处室外晾晒场宛如一个繁忙的海洋集市,热闹非凡。 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而有序地翻晒着大虾、海米以及各种各样的鱼类。 那些大虾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仿佛是大海馈赠的红宝石;海米则散发着浓郁的鲜香,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波涛汹涌的海洋深处;而各类鱼儿,鲅鱼的身姿矫健,黄花鱼的色泽金黄,它们整齐地排列着,迎着太阳,散发出诱人的色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大海的故事。

50 岁出头的宁允夏,是这片海洋文化的传承者之一。 他的祖辈们世世代代以出海打渔为生,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大海上,他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无畏的勇气,收获着大海的馈赠。 如今,宁允夏靠着祖辈传下的精湛技艺,专门从事鱼干加工工作,将这份来自海洋的礼物进行精心的雕琢和升华。 “我们胶州湾的海产品那可真是比别的地方都鲜美,不管是鱼还是蛤蜊,那品质都是顶呱呱的。 这都得益于胶州湾优良的水质,那可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藏啊。 ” 老宁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海域的热爱和敬畏。 他回忆道,在过去,冷藏设备还不那么发达的时候,渔民们打上鱼来之后,面临着储存的难题,于是晒鱼或者腌鱼就成了保存海鲜的主要方式,就这样,这门技艺一辈辈地传承了下来。 而如今,晒鱼早已突破了仅仅满足自家食用的局限,它已经成为了胶东地区一张亮丽的美食名片,是远近闻名的乡土美食,更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货,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对家乡味道的深深眷恋。

走进一家食品企业的加工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美食的魔法世界。 工人师傅们正全神贯注地忙着赶制一批 “一卤鲜” 鲅鱼年货。 只见他们手法娴熟地剖鱼、清洗、撒盐,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流畅。 虽然工序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其中的门道却不少。 “选、割、卤、晒” 这四道工序,就如同四位默契配合的舞者,缺一不可,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营养美味的 “一卤鲜”。 那经过精心挑选的鲅鱼,肉质鲜嫩;精准的切割,保证了鱼的形状和口感;恰到好处的卤制,让盐分充分渗透到鱼肉的每一个纤维中;而最后的晾晒,则是让阳光的味道深深地融入鱼肉里,使其口感更加醇厚、风味更加独特。 如今,这海鲜腌制的技艺,曾经只是渔民们为了海鲜保鲜而采用的朴素方法,已经华丽转身,入选了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胶东地区海洋文化的瑰宝,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珍视。

一年之中,从 11 月到来年开春,这段时间是晒鱼的黄金季节。 在这段时间里,阳光温柔而持久,海风清爽而干燥,为鱼虾等各类海鲜的自然风干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那些经过自然风干的海鲜,吃起来仿佛带着阳光的温暖和大海的气息,每一口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是胶东市民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对传统的坚守。

如今,城阳上马的 “一卤鲜” 和甜晒鱼等各类晒制海产品,凭借着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已经走出了国门,远销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在每一个晒鱼季,这里能卖出四五百万斤的晒制海产品,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当地渔民的致富之路,带动当地渔民户均增收超过一万元。 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海洋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精彩碰撞,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风俗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也让我们对这片充满魅力的海洋土地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祝福。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张磊 通讯员 刘云海 青岛报道"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