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被虾扎一下手就截肢,吃人肉细菌有多可怕? 专家:致死率60%(虾把手扎破了会感染嗜肉菌吗)

2025-03-22人已围观

被虾扎一下手就截肢,吃人肉细菌有多可怕? 专家:致死率60%

"《被虾扎手背后的致命危机:“吃人肉细菌” 创伤弧菌的恐怖真相》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鲜常常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然而,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 —— 被虾扎一下手,却可能隐藏着超乎想象的致命风险。

2021 年 11 月 5 日,在广东东莞,莫伯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准备晚餐,清洗虾的时候,左手不慎被一只虾刺到。 这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伤口,莫伯并未将其放在心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 但谁也没有料到,两天后,他的左上肢突然开始肿痛难忍,甚至到了无法动弹的地步。 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往医院,随后莫伯直接住进了 ICU。 病情急剧恶化,最终,为了保住性命,莫伯不得不接受了左上肢截肢手术,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一只小小的虾竟然可能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另一例相同感染病症全世界爆发,致死率 60%

当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 “海鲜 + 细菌 + 截肢” 进行搜索时,大量令人触目惊心的截肢和死亡案例呈现在眼前。 2013 年 6 月 4 日,在厦门,一名男子被鲈鱼刺伤后引发严重感染,仅仅 50 小时后,就被迫接受了截肢手术;2020 年 5 月 14 日,中山的一则报道显示,广东一男子被刺伤后在 ICU 中苦苦挣扎了 8 天;2020 年 4 月,漳州的一则新闻更是令人痛心,福建一男子在杀鱼时手被刺伤,最终不幸离世。

自 1979 年首例创伤弧菌感染人类的病例被报告以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接触海鲜的人群日益增多,创伤弧菌的感染人数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美国在 1996 年至 2010 年期间,累计报告了 1600 余例感染病例,病死率达到 30%;我国台湾省在 2003 年至 2010 年期间,也累计报告了近 100 例,病死率更是高达 60%。 此外,丹麦、西班牙、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浙江等地也都陆续报告了感染病例。 那么,创伤弧菌究竟是何方神圣? 为何它具有如此巨大的危险性呢?

创伤弧菌是什么?

创伤弧菌,又被称为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环境中的嗜盐性海生革兰氏阴性菌。 它在全球海洋致病细菌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一同被列为造成人类感染疾病的三大弧菌之一,因其致命的特性,也被形象地称为 “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这种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当这些毒素接触到人体组织时,会引发大面积的细胞死亡和消融现象。 如果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就仿佛是这种细菌在 “吞噬” 其周围的人体组织,因此,民间给它起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 ——“吃人肉菌”。 创伤弧菌相对较为罕见,但一旦感染人体,其凶险程度极高,致死率令人咋舌。 患者在感染后,发病极为迅速,病情发展也异常之快,通常在发病 24 至 48 小时内,就会出现下肢肿痛、溃烂、休克等严重症状,还可能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不全。 倘若得不到及时且正确的抢救,超过 70% 的患者会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致死率之高,足以让每个人都心生畏惧。

致死率超高,如何感染人体?

从其名字 “海洋弧菌” 便可以大致了解其感染人体的途径。 由于它基本只能在盐分较高的海洋环境中生存,所以海鲜成为了其主要的传播媒介,进而感染人类。 而且,这种细菌一般适宜在 20 度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因此每年的 8、9、10 这几个温度较高的月份,是其感染高发期,我国沿海地区也几乎每年都会有几例相关感染病例的报道。

这种病菌感染人体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通过消化道感染:当人们食用了被海洋弧菌污染的生海鲜时,这些病菌便会趁机通过人体的消化道侵入体内,进而对人体组织进行破坏。 由于这是全身性的扩散感染,一旦通过这种方式感染,患者被发现时往往病情已经极为严重,生存几率也相对较低。

通过伤口感染:就如同莫伯的遭遇一样,在处理海鲜的过程中,被海鲜刺伤,病菌就会从伤口处进入人体引发感染。 另外,如果身上本身就存在伤口,又接触了含有病菌的海水,也同样会直接导致感染。

感染还能吃海鲜吗?

实际上,并非所有人接触创伤弧菌后都会被感染,对于身体健康的正常人来说,这种病菌的危害相对较小,即便不幸被感染,也通常不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而言,一旦感染创伤弧菌,情况就会变得十分棘手。 这些特殊人群主要包括酗酒者、患有酒精性肝硬化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贫血、慢性肾衰竭、淋巴瘤)尤其是慢性肝炎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 像前面提到的莫伯,很有可能就患有上述病症之一,所以在被创伤弧菌感染后,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症状。

如何防护呢?

摒弃食用生海鲜的习惯:尽管生海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美味的享受,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除了创伤弧菌之外,海鲜身上还可能携带多种细菌。 在没有经过高温加热处理的情况下,食用生海鲜被感染的风险极高。 为了确保自身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应尽量避免食用生海鲜,选择经过充分烹饪的海鲜制品,以降低感染病菌的可能性。

处理海鲜时做好防护措施:海边的渔民们由于长期与海鲜打交道,深知其中的危险性,因此他们在处理海鲜时,大多会佩戴厚厚的橡胶手套。 我们普通人在家里处理海鲜时,也应该效仿这种做法,戴上手套,防止被海鲜刺伤。 如果不慎被扎伤,应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随后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 一旦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务必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人类在这些微小的病菌面前,有时显得格外脆弱,一个小小的伤口或者一次不经意的饮食选择,都可能让我们陷入致命的危机。 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拥有更加先进的医疗检测设备,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查出所有疾病,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但在这之前,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防护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远离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