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50头27元,又涨4元! 国内需求猛涨,太缺虾! 后期涨势已(对虾涨价了吗)
2025-04-05人已围观
对虾50头27元,又涨4元! 国内需求猛涨,太缺虾! 后期涨势已
"《对虾市场风云变幻:价格上扬背后的供需密码》
在水产养殖与消费的大舞台上,对虾无疑是一颗备受瞩目的明星。 近期,对虾市场价格的走势犹如一场扣人心弦的剧情,吸引着众多从业者和消费者的目光。 尤其是福建地区,虾价再次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暴涨戏码,为整个对虾市场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色彩。
对于福建地区的养殖户而言,年后虾价的表现仿佛是一场跌宕起伏的传奇,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涨价或许会有所延迟,但福建虾价从不会让人失望! 本周,福建漳浦、龙海等地的虾价如同被点燃的火箭,再次大幅上涨。 与上周同期相比,涨幅最大竟达到 4 元 / 斤,这一数字让养殖户们喜出望外。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价格上涨呈现出全线飘红的态势,就连 50 头规格的对虾都已报价 27 元 / 斤,而 40 头规格的对虾价格超过 30 元 / 斤更是轻而易举。 养殖户们纷纷表示,目前存塘虾数量已然不多,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虾价卯足了劲地持续攀升。 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市场趋势判断,预计后期虾价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回首去年清明节前,40 头规格的对虾价格曾高达 37 元 / 斤,虽然当前价格与之相比尚有差距,但后市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养殖户们满怀期待,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曙光在前方闪耀。
一、活虾后市稳定,多人看涨的背后逻辑
据悉,如今养殖户们最为关心的便是后续虾价的走势。 为了探寻这一谜底,笔者深入采访了部分业内人士,综合各方观点后得出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活虾后市稳定,短期内养殖户们暂时不必为虾价问题而忧心忡忡。 这一乐观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大虾的存量已经所剩无几。 随着时间进入 4 - 5 月,市场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关键时期。 目前,广东、福建等地的存塘虾数量都极为有限,有珠三角地区的虾中透露,近期虾车更多地驶向阳江、湛江徐闻等地收购鲜虾,而且主要以高位池出虾为主。 尽管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虾病,但令人意外的是,其对虾价的影响尚不明显,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未被打破。
其次,从消费市场的复苏趋势来看,形势一片大好。 进入 4 月,全国范围内已经迎来了复工潮,各行各业逐渐恢复生机,消费市场也随之呈现出上升态势。 这为虾价的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消费需求的增加无疑是推动虾价上扬的一股强劲动力。 养殖户们有理由对后市充满信心,相信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虾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的趋势。
再者,从长期的市场格局来分析,国内活虾消费市场表现出了相当的坚挺性。 一方面,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 70 - 90 万吨虾,这一庞大的进口量充分彰显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有如此强劲的内需作为后盾,虾价自然有了坚实的支撑基础。 另一方面,珠三角地区近期病害高发,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虾虹彩病毒感染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对虾产量。 再加上每年高温季节对虾养殖难度加大,近年来全国对虾产量相对稳定,维持在 130 万吨左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对虾产量没有出现大幅增长,那么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对虾仍然是养殖户盈利前景最为看好的品种之一,其市场地位稳固,价格也有望保持稳定并持续上涨。
此外,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也对虾类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欧洲、美国、英国等传统的对虾消费主力地区,由于疫情的冲击,基本暂停了白虾订单。 同时,印度封城、厄瓜多尔减产,越南和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虾类养殖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全球虾产量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不少国际白虾从业者纷纷表示,如果下半年消费市场能够恢复正常,那么由于供应减少,很可能会引发虾价的大幅上涨。 而目前,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逐步恢复,白虾塘头价格已经率先大幅上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对虾养殖国和消费国,进口量也已跃居世界第一。 如果进口虾因各种原因减少或者由于供应短缺而价格上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有利于国内活虾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国内对虾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各地虾价详情与市场动态
珠三角地区:
本周,珠三角地区的虾价呈现出小幅上涨的态势。 3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31 元 / 斤,4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在 27 - 29 元 / 斤之间,5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22 - 24 元 / 斤。 据了解,目前该地区成品虾的整体存塘量仅约 2 成,大多数养殖户已经普遍进入投苗阶段。 部分提前投苗的虾子规格在 60 - 90 头左右,虾苗的生长情况成为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 近期,天气状况反复无常,这给虾塘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由于天气变化,虾塘易出现反底现象,导致虾子发病情况较为严重。 当然,部分病虾的上市对虾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虾中介绍,优质虾的价格比病虾要高出 1 - 2 元 / 斤,这也促使养殖户们更加注重虾塘的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控,以提高对虾的品质和价格竞争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珠海地区已有 4 成虾塘完成投苗,空塘率仅 1 成左右。 然而,目前由于天气反复、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反底问题依然严峻,一些条件较差的虾塘甚至被迫排塘。 养殖户们必须时刻警惕弧菌和病毒暴发等问题,加强虾塘的水质管理和疫病监测,确保对虾的健康生长。 在中山地区,有养殖户表示,随着气温的升高,明显感觉到周边养殖朋友投苗的紧张氛围。 由于近一个月行情不断走高,养殖户们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进行投苗作业,白水塘也纷纷加入到对虾养殖的行列中来。 甚至部分养殖户从泥鳅转养回南美白对虾,这一养殖品种的转变也反映了市场行情对养殖户决策的深刻影响。 在江门地区,土塘基本已经完成第一轮投苗,整体生产节奏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不过部分外地养殖户的投苗工作有所延迟。 近期,受天气、管理、苗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排塘率居高不下,大鳌地区排塘情况较为严重,睦洲也有部分村的排塘问题非常突出,养殖户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惠东地区:
惠东地区的养殖户表示,近期虾价上涨略显乏力。 该地区的对虾主要以高位池虾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恢复,对虾的销量在不断增加。 据估算,目前现存塘虾还有 3 成左右,虽然当前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但从市场供需关系和后市发展趋势来看,后期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养殖户们在期待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虾塘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对虾能够健康生长,以迎接价格上升的机遇。
阳江地区:
近一周,阳江地区中规格虾的销量增长较为迅速,不过价格相对稳定,整体行情波动不大。 收购商反馈,20 头以内的大虾仍然处于滞销状态,目前市场上收购规格在 30 - 40 头之间的对虾较为吃香。 目前,阳江地区高位池处于第二造养殖阶段,2 月投苗的对虾存塘规格在 60 - 100 条之间,虾苗的生长情况良好。 土塘已有 3 - 4 成完成投苗,第一造虾的投苗工作将在清明前后结束。 对比去年同期,虽然养殖户的投苗热情并未消减,但由于近一半的养殖户来自浙江,受疫情影响,他们的复工难度较大,导致这部分养殖户的生产节奏有所延迟。 另外,春节前后放苗标粗的养殖户,由于近期天气反复无常,对虾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幸运的是排塘率并不高,养殖户们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对虾的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
湛江地区:
在湛江地区,雷州、徐闻地区土塘 20 头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27 元 / 斤,3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24 元 / 斤;东海岛地区高位池 3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在 25 - 26 元 / 斤之间,4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22 元 / 斤。 雷州、徐闻两地的存塘虾以大虾居多,但由于当地餐饮行业尚未完全恢复,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基本处于有虾无市的尴尬境地。 有虾中拉了大虾到珠三角地区销售,却遭遇滞销,无奈只能再退回虾塘,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需求的不均衡和不确定性。 近期,湛江地区的对虾因高温发病严重,尤其是东海岛地区,对虾出现红体、黑脚病等症状,小规格虾只能流向加工厂,价格相对较低,而优质的虾子价格对比上周有所上涨。 部分被迫提前收虾的高位池预计在清明后重新放苗,养殖户们希望通过调整养殖策略,降低损失并抓住下一轮市场机遇。 土塘则陆续开始放苗,正式启动第一造养殖,养殖户们满怀期待地迎接新的养殖周期,希望能够在后续的市场行情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海南地区:
春节后,海南地区的水产品市场遭受重创,基本处于滞销状态。 许多原本打算节后处理的对虾被迫延迟上市,一直等到清明时节才推向市场。 据估算,目前岛内存塘量仍有 3 成左右,但由于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即使节日的到来也未能有效带动虾价的上涨,对虾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 养殖户们在等待市场回暖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拓展销售渠道和降低养殖成本的方法,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福建地区:
福建地区的虾价在近期成为了市场的亮点。 漳浦地区 3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高达 35 元 / 斤,4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30 元 / 斤,5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27 元 / 斤;龙海地区 3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34 元 / 斤,4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为 30 元 / 斤,50 条规格的对虾价格同样为 27 元 / 斤。 福建地区的虾存塘量持续减少,近一个月来虾价一直稳定上涨,而且价格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养殖户们对后市充满信心,预计后期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虾价的上涨趋势让福建的养殖户们看到了丰厚利润的曙光,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福建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对虾市场价格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疫情对全球虾类产业的冲击以及各地的天气和养殖条件等。 虽然不同地区的虾价表现和市场动态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活虾后市稳定且多人看涨的趋势较为明显。 养殖户们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养殖管理,把握市场机遇,以实现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关注对虾市场的价格走势,在合适的时机品尝到美味又实惠的对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