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平阴县农场主丁海涛、焦广富:丰收季节的机械化农业新篇章(平阴副县长丁)

2025-03-31人已围观

平阴县农场主丁海涛、焦广富:丰收季节的机械化农业新篇章

这金色的丰收季节,平阴县黄河湾家庭农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一片喜人的景象。农场主丁海涛站在稻田边,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自2013年以来,丁海涛每年都会利用1000亩玉米地种植青储饲料,剩下的玉米则收获颗粒饱满的玉米粒。今年,他预计在最多10天内就能完成剩余玉米的晾晒工作,其中500亩将直接收获玉米粒。得益于机械化操作和政府的补贴政策,丁海涛感叹,农场里的每一项工作都变得异常便捷高效。

5吨青储饲料,每吨280元。自2013年起,我每年都会用1000亩玉米地种植青储饲料,剩下的玉米则收获玉米粒。今年60岁的我,预计最多10天就能将剩下的玉米晾晒完毕,其中500亩将直接收获玉米粒。现在农场里的各项大活小活都实现了机械化,政府还有补贴,真是方便极了

平阴县的广袤土地上,一位年逾六旬的农场主焦广富正享受着农业带来的喜悦。自2013年起,他每年都会利用1000亩玉米地,精心种植青储饲料。这些饲料,每吨市场价高达280元,成为了他农场的重要收入来源。

每年,焦广富都会将玉米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种植青储饲料,另一部分则用来收获玉米粒。今年,他预计只需10天时间,就能将剩余的玉米全部晾晒完成。其中,约有500亩的玉米将直接收获玉米粒,为他的农场带来额外的收入。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焦广富的农场已经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劳动强度。政府的补贴政策也为他的农场提供了有力支持,让他的农业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焦广富的农场里,每一项工作都井井有条。从播种到施肥,从灌溉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也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焦广富的农场并非孤立存在。在平阴县,像他这样的农场主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实施虾稻混养、青储饲料种植等创新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也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据统计,平阴县近年来通过农村产权改革,深化“三权分置并行”,有效盘活了产权要素,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61家,家庭农场441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4家,农业产业实现了从单一种植业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转变。

平阴县的农业版图中,还形成了“一环两区一带”的产业格局,即以圣母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澳海现代农业综合体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带,以及沿黄河滩区的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沿汇河平原的2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山区则以发展玫瑰花、食用菌、特色林果为重点,形成了中部林果花菌产业带。

这些变化,不仅让平阴县的农业更加多元化,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焦广富的农场,正是这一变革的缩影。在这里,每一粒粮食、每一株青储饲料,都承载着农民的辛勤付出和丰收的喜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