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江南有初夏三白:白兰栀子茉莉,我觉得还应加上白虾(白兰花栀子花吆喝)
2025-01-11人已围观
江南有初夏三白:白兰栀子茉莉,我觉得还应加上白虾
"《江南有初夏三白:白兰栀子茉莉,我觉得还应加上白虾》
在江南这片充满诗意与韵味的土地上,四季流转间,总有诸多美好的事物让人沉醉其中。 《枕草子》里描绘了诸多漂亮的事,如那精美的唐锦、佩刀,还有木刻佛像那有着独特木纹的模样,以及那花房很长、挂在松树上的藤花,皆美不胜收。 而我呀,也想来续写一下海边那些漂亮的事儿呢,那银鲳在水中游弋,黄鱼泛着金黄的色泽,还有那白虾呀,满肚的籽,透着满满的生机与富足。 夏天的云,形态各异,飘逸自在;海边的风,轻柔拂面,带着丝丝凉爽;那穿红袍的膏蟹堆满白玉盘,又是何等诱人的画面呀,光是想想,便觉美好至极。
一、桃渚古城与小白虾的渊源
去浙江临海的桃渚古城,那是一段别样的时光之旅呢。 从油菜花一路绚烂地开到蔷薇花,季节便悄然步入了初夏,等到路边的夹竹桃千朵万朵尽情盛开的时候呀,已然到了小满节气。 桃渚呀,旧称桃江十三渚,它距离海岸线不过十余公里,这里可是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哦,在明朝时,它是为抗击倭寇而设置的千户所,更是当年台州府最重要的海防前哨呢,明代赫赫有名的戚继光还曾在此大败倭寇,留下了一段段英雄传奇。 单是听这名字,就能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它既有秀美婉约的一面,又隐含着宏大壮阔的气势,与那些寻常的小桥流水式的婉约景致有所不同呢。 城墙上至今还留存着烽火台和点将台,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到了桃渚呀,随意地看看那截古城墙,赏一赏路边的一丛野花,瞧一瞧那棵历经岁月的老树,再凝视一段沧桑的火山岩,这般悠然闲适的感觉,实在是惬意无比呢。
中午时分,随便找一家农家馆子进去吃饭,便能看到墙上贴着那手写的菜单,上面有着诸多当地特色的菜肴,像沙蒜豆面、咸菜水潺,当然,也少不了小白虾啦。 在临海的上盘、桃渚、杜桥一带呀,那可是孕育小白虾的天堂呢。 清明前的小白虾,尽情地饱食着春天里丰富的浮游生物,还未到产卵的时候,身子轻盈得很,那壳又薄,吃起来鲜美极了,仿佛带着春天独有的清鲜之气呢。 而到了端午前后呀,可就是白虾的盛产期了,这时候的雌虾满腹都带着卵,虾头的卵块发硬,那味道,堪称最美呢。
饭店老板还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从前的事儿,他说呀,当年在这一带,一年可有三季白虾苗汛呢,分别是农历四月上旬的春汛、七月上旬的夏汛、九月上旬的秋汛哦。 以前小白虾旺发的时候呀,村落周边可热闹了,常常是千人下海,大家都拿着小推网去捕捞,每次潮落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能打上一二十斤呢,运气好、技术好的,甚至能捕捞到上百斤之多呀,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 不过呀,这些都已经是过去的事儿了,如今进入了休渔期,禁止捕捞,所以现在桌上能吃到的,大多都不是野生的小白虾了呢。
二、小白虾的独特魅力
小白虾呀,就像是虾中的白衣公子一般,那皮肉皆呈现出玉色,壳薄且软,体色近乎透明,两只小黑眼珠儿呆萌地挂在头顶上,模样别提多可爱了,怪不得古人会称它 “曲身小子玉腰肢,二寸银须一寸肌” 呢,着实是讨人喜欢的小可爱呀。 小白虾的学名叫脊尾白虾,不过大家平日里都习惯叫它小白虾,这名字就如同小白菜一样,让人一听,脑海里就浮现出鲜嫩细腻的感觉呢。
小白虾的生存能力挺强的,淡水咸水的环境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哦。 过去呀,钱塘江里也有不少白虾呢,清人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提到过:“虾子名曰虾春。 钱塘八月潮盛时,江滨人俟潮退后,率于江沙浅水处捞取虾子,入市货卖。 ” 想象一下呀,八月的时候,钱塘潮水滚滚而来,气势磅礴,待潮水退去后,江边的人们便纷纷来到浅水处到处捞虾子呢,那也是一番别样的景象哦。 杭州人还把江虾的虾籽称作 “虾春” 呢。
再说说这东海白虾吧,到了产卵季呀,雌虾的步足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虾籽,海边的人家形象地称之为 “带子满怀” 呢。 渔人会把这些虾籽取出来,晒干之后呀,就叫做 “海子”,说来也巧,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诗人海子,跟这虾籽的名字是一样的呢。 这 “海子” 用来炒雪菜,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呀。 要是把它制成虾子卤酱,那可是极佳的调味品呢,用它烹制成的虾子鞭笋,更是春天里至鲜至美的食物呀。 哪怕只是在下光面的时候,只需放上一小勺虾子酱,那面汤立马就变得鲜香无比,让人连一滴面汤都不舍得剩下呢。 还有人把虾子混合在酱油里,做成虾子酱油,用来蘸白切鸡,一口下去,鲜甜满口,滋味别提多美了。
比起淡水白虾来呀,东海里的小白虾带着天然的海水咸鲜味,那鲜度更高,味道也更好呢。 这白虾带膏的虾脑呀,还有个特别的称呼,叫做 “石榴子”,瞧那模样,红亮如玛瑙,口感硬实,吃起来那股鲜美劲儿,真的是足以 “薄诸般之海错,鄙一切之山珍” 呢,可见其滋味之美妙呀。
我堂兄民安早年办过水产养殖场,对各种海虾那可是了如指掌呀,在众多虾类里,他对白虾的评价可是最高的呢,还常说这白虾特别补人。 他平日里上街买菜,买得最多的就是小白虾了。 确实呀,小白虾那细腻鲜甜的口感,可是别的虾所比不上的呢。 我有次去东海边的温岭出差,顺道去看望大妈,我那大妈都九十九岁了呀,却依旧耳聪目明的,搓起麻将来,那算账可快了,脑子灵清得很,走起路来,也不用拐杖,稳稳当当的呢。 平日里呀,都是堂兄堂嫂悉心照顾着大妈的生活起居,堂兄每天都会烧各种各样的海鲜给老母亲吃,他家的餐桌上,小白虾那是天天都有呢,简单地用水一氽,吃起来清爽鲜美,嚼几下,连壳都可以咽下去哦。 这鱼虾呀,就像是天然的脑白金一样,我大妈都快百岁了,脑子还这么好使,算起账来比我还厉害,这里面呀,小白虾可有着不小的功劳呢。
三、白虾的多样烹制与别样风情
江南四季里呀,青虾和白虾都会有上市的时候,青虾的个头大概在三四厘米左右,白虾相对来说个头要小一些呢。 这青虾和白虾呀,最适合拿来做呛虾了,青虾带着淡淡的青色,壳略厚一点,而白虾呢,壳薄肉嫩,吃的时候,舌尖上各种鲜味相互交织、翻滚,那滋味别提多丰富了。
对付白虾呀,有几种简单又美味的做法呢。 像白灼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也就是把白虾放入清水中煮熟,我们家乡人把这叫做氽熟哦。 在煮的时候呀,往水里加点姜丝,再加一点盐,这姜丝和盐可是能起到提鲜的作用呢,如果再滴上几滴油呀,那煮出来的白虾,壳色鲜亮,看上去精神气更足了呢。 还有干烧的做法哦,先把锅烧热,然后将虾放入锅中翻炒,全程不加一滴水,只需要倒入少许黄酒就行,这样烧出来的虾呀,略带酒气,吃起来鲜香有嚼头呢。 郑板桥曾说 “删繁就简三秋树”,道出了国画简化艺术的真谛呀,而东海边的人呀,早就把这 “删繁就简” 四字真经运用到烹制海鲜当中了呢。
这白虾用清水煮熟后呀,除了头尾略呈粉红之色,那透明的甲壳依然是白色的,就好像是香腮带红的佳人,又似那雨中娇艳的桃花,煞是好看呢。 别的虾落入热汤之后,都会变成一身红袍,可小白虾却依旧如那翩翩白衣公子一般,保持着它的纯净模样,而且肉质纯净细嫩,真是让人爱到心坎里去了呢。
虾本就是至鲜之物呀,会过日子的人,吃完虾身之后,连那虾头虾壳都舍不得扔掉呢,会把它们舂碎了,再放入生姜,用来熬虾汤哦。 等到汤色渐渐变得浓郁起来,再滤掉虾头虾壳等杂质,留下的那鲜香的浓汤呀,可是极好的调料呢。 或者呀,用泡发后的虾肉与虾头虾壳一起同煮,煮好之后,把肉与汤一同放入冰格冻起来,随吃随取,既鲜美又补钙,真是一举两得呢。 周作人也是深知虾壳之妙的呀,有诗为证:“夕阳在树时加酉,泼水庭前作晚凉。 板桌移来先吃饭,中间虾壳笋头汤。 ” 就连日本人也懂得把虾头和虾壳熬煮成鲜美的味噌汤呢。 用这虾头虾壳熬制出来的虾汤来浇面呀,那面可就顶鲜了呢。 我一直觉得阳春面太过素淡了些,要是淋上点这鲜美的虾汤,再撒上几点葱花,立马就有了阳春三月的那种活色生香的感觉了呢。 那种只放葱花的素面呀,和这用虾汤做的阳春面相比,那可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了,一个显得木讷无趣,一个却是风情万种呢,这 “阳春” 二字呀,就应该是鲜香的、鲜活的、鲜嫩的、鲜美的,就像这浇了虾汤的面条一样呢。
立夏时节呀,白虾的肉质格外鲜嫩,这时候人们还俗称它为麦头虾呢,正巧那时豌豆也上市了,与蚕豆、青梅一起,并称立夏三新哦。 来上一碗小白虾炒豌豆,那色泽清碧可人,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呀。 端午前后呢,白虾更是鲜美异常,籽多膏肥的,苏帮老菜里有一道清炒三虾,那可讲究了,得先把白虾剥壳,分头拆下虾脑、虾籽、虾仁,然后依次清炒呢 —— 先是用葱、姜、黄酒炒熟虾籽,再用熟油炒虾仁,等虾仁变白后就捞出来,最后呀,把虾仁、虾脑、虾籽一起放入锅中同炒。 炒熟之后呀,只见那虾仁玉白、虾脑色红、虾籽色黄,清香鲜嫩,再在盘底放上一张碧绿的荷叶,那碧叶之上,玉白粉红相互映衬,煞是好看呢。 不过呀,做这样一盘菜,可得牺牲上百只白虾的性命呢,这种菜呀,最适合苏杭那些闲人在雨天的时候,慢慢消磨时间,边吃吃鲜虾,边小酌几杯,再听听评弹,看着窗外那肥大的栀子和翠绿的芭蕉,别提多惬意了呢。 只是我们海边人呀,可没这份闲心闲情,觉得白虾整只吃那才痛快呢,何必费这么多事儿去做清炒三虾呀。
江南有初夏三白之说,这三白呀,指的是白兰、栀子、茉莉,可我觉得呀,还应该加上白虾才对呢。 除了这清炒三虾,还有三虾面呢,就是将虾脑(黄)、虾籽、虾仁三者分别炒熟了,再拿来拌面吃,那滋味也是一绝呀。 夏天的时候,菜瓜上市了,来上一道丝瓜毛豆小白虾,那青绿带白的色泽,隐隐透着江南独有的味道呢。 在故乡台州的三鲜面、姜汤面和麦虾里呀,也都少不了小白虾的身影呢,只需放上几只蛤蜊、十来只小白虾,再加上一把碧绿的小青菜,那味道呀,就能让人齿颊留香呢。 哪怕到了秋天,白虾还是白虾,只是把毛豆换成白果,与虾一同炒制,依旧是翠白相间,别有一番风味呢。 当年严蕊吟咏桃花时写道:“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 我觉得呀,这首诗拿来吟咏白虾也是极为合适的呢,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人在东海微醉,白虾可不就是有着这般独特又迷人的韵味嘛。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王寒
总之呀,白虾在江南的饮食文化里,就如同那灵动的音符,奏响了一曲曲鲜美的乐章,贯穿于四季的餐桌之上,承载着江南的风土人情与生活意趣,让人回味无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