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浑身都是宝荆州小龙虾如何闯进国际市场? (中国荆州小龙虾交易服务平台app下载)
2025-01-16人已围观
浑身都是宝荆州小龙虾如何闯进国际市场?
"《浑身都是宝的荆州小龙虾:从本土热门到国际市场的崛起之路》
在燃情的 5 月,荆州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吃虾季。 中心城区里,大大小小的虾店门庭若市,成群结队的顾客们悠闲地聊着天、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心甘情愿地排着长队,只为能进店一饱口福。 这些被大家亲切称作 “大侠” 的食客们,可是忍了整整一个冬天呀,此番前来,皆是冲着那令人垂涎欲滴的小龙虾而来。
荆州,这座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堪称是小龙虾生长的一片沃土,它拥有着国内规模最大的小龙虾产地呢。 毫不夸张地说,全国每 10 只小龙虾当中,就有 3 只来自荆州,可见其产量之可观。 小龙虾已然成为了中国人喜爱的网红食品,而荆州区的小龙虾更是凭借自身的独特魅力,早已走出国门,摇身一变,成为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近日,记者特意前往荆州区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以及加工企业,一探究竟,想看看这里的小龙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出国门,成功闯进国际市场的呢。
记者首先来到了荆州区八岭山镇北湖桥村,踏入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虾稻连种的水塘里,植物已然抽出嫩绿的新芽,水塘周边更是长满了茂盛的青草。 永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学清正大汗淋漓地蹲在塘边,手法娴熟地起地笼收小龙虾呢。 只见他起虾、拉虾、倒虾,动作一气呵成,十分利落。 这次捞起来的小龙虾里,有种虾,也有老虾。 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又黑又红的老虾,一个个挥舞着大铗钳,像是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企图逃出这小小的 “牢笼” 呢。
记者好奇地拿起一只看起来精神抖擞的小龙虾仔细端详,这小小的 “网红” 足有巴掌长,正悠闲地吃着绿色的草,模样甚是可爱。 贺学清告诉记者,每次下地笼大概能取出 6 斤至 7 斤虾,而且每只老虾一般约有 6.7 钱重哦。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龙虾可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没有投肥,十分环保呢。 贺学清还介绍说,合作社通过虾稻连种模式,已经推广种养了 2200 亩的面积啦。 北湖桥村的小龙虾基本都是采用稻田养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虾稻连种模式,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勤换水,并且依靠小龙虾吃草来保证它们的品质,让小龙虾长得更加健康、肉质更为鲜美。
没过多久,在荆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中原的带领下,媒体采访团来到了太湖管理区。 原来呀,太湖港地势低洼,以往一直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农民们的年收入仅仅只有 700 元左右,收入水平着实不高呢。 不过,经过三年的不断摸索,在农业部门的悉心引导下,农民们通过养殖小龙虾尝到了甜头。 梅槐社区主任皮定举介绍道,目前,太湖管理区已经有 8000 多亩地推广了虾莲共作、虾稻连种模式,这一模式带动了 282 户农民实现了增收呢。 在这里,一季虾的亩产量大概在 300 斤至 500 斤左右,按照这样的产量来算,收入能超过 5000 元呢,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还让农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可谓是一举多得呀。
小龙虾的品质越高,相应的销售收入也就越高哦。 荆州市荆州区太湖天生小龙虾合作社负责人屈祖丹介绍说,合作社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引导农户们抱团发展,为大家提供各类服务,像信息的传递、技术的指导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不仅带领着农户们一起发家致富,而且还在不断地提高小龙虾的品质呢。
荆州区在小龙虾产业发展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致力于打造小龙虾品牌。 首先,在生态健康种养方面,全区大力开展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针对生产区域的土壤、水质以及病害等情况,建立起了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把控投入品的使用,强化从源头到过程的管控以及质量追溯,全方位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近年来,全区更是积极开展 “三品一标” 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共同参与稻渔区域性品牌建设,还计划在 2019 年争创 2 个以上绿色食品品牌呢,以此来提升荆州小龙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虾稻连种,作为江汉平原最直接有效的农民增收种养模式,相较于其他种养模式,平均每年能为农民增加 2000 元的收入,并且还创新了环保种养的方式,意义重大呀。 荆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中原还介绍说,荆州区的小龙虾产量在全市位列第五,即便如此,依旧是供不应求呢。 荆州区主要采用的是稻虾连种、生态种养等模式,并且已经做好了小龙虾的发展规划,会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种养,进一步提高虾和稻的品质。 同时,通过严格管控种植养殖过程中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实现持续的生态绿色养殖。 此外,还会充分利用互联网、金鲤鱼销售平台等渠道,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种养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甚至有望进一步提高出口量,让荆州小龙虾更好地走向世界市场呢。
说到走向国际市场,那标准可是严控到了 “头发丝” 的程度呀。 王中原表示,金鲤鱼是将荆州区的小龙虾输送到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大家都知道,国外市场对于小龙虾品质的把控那是相当严格的,如果发现哪怕一根头发丝,后果都会很严重呢。
湖北金鲤鱼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诚介绍说,不管是针对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金鲤鱼都秉持着一个严格的标准,从源头、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绝不放松管控。
这不,记者一行来到了湖北金鲤鱼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小龙虾要经历传送、清洗、加工等一系列复杂的环节呢。 大家进入加工车间时,那要求可严格了,不仅要和工人们一样全副武装,而且还要进行严格的 “消毒”。 记者先是戴上头套、口罩,再穿上专业工作服、套上鞋,并且戴好头套可不能露出一根头发丝哦,之后还得经过专业人员检查来访者穿戴是否合格,只有合格了才能进入消毒区浸泡,要把套鞋和戴手套的手都浸泡到位,达到规定的消毒时间后,才会被放行进入加工区呢。
走进宽敞整齐的车间内,能看到一群新兴职业 “剥虾师” 正在忙碌着,足足有 800 位工人分别在不同的车间,或是熟练地剥着虾尾,或是精心地剥着虾仁呢。 王诚总经理介绍说,在公司业务高峰期的时候,一天要剥出 150 吨小龙虾呀,这数量可真是惊人呢。 而且熟练的工人一天能够剥出 30 多斤虾仁呢,一般来说,7 斤小龙虾能剥出一斤虾仁,3.5 斤小龙虾能剥出 1 斤虾尾哦。 记者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只见工人们动作娴熟,不到 5 秒就能剥出一枚虾仁呢。 “剥虾师” 李师傅笑着说,她一天工作 8 小时,至少能剥 150 斤虾尾呢,每天差不多能有近 200 元的收入呢。
王诚总经理还提到,如果产品质量都能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客户购买时的消费价格也会更加经济实惠哦。 而且呀,国外市场并不太讲究虾仁的大小,所以公司一般采购小一点的小龙虾用于出口,毕竟大龙虾还是咱中国人的最爱呢。 公司通过这样严格的管理制度,剥出的虾仁食用起来非常安全,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地,每年出口 8 条冷柜,销售额能达到约 3000 万人民币呢。 其中,虾仁出口销售额每公斤约 19.6 美元,换算过来差不多就是 60 元一斤哦。
更有意思的是,一只虾那可真是浑身都是宝呀,就连虾壳都有专门的企业来收货,拿去提取虾青素呢。 王诚总经理还透露,今年公司还打算进一步增加小龙虾的出口量,保质保量地供应国内外市场,让更多人品尝到荆州小龙虾的美味呢。
(记者王子瑶 通讯员吴华 向红梅)
总之,荆州小龙虾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科学合理的种养模式、严格精细的品质管控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一步步从本土的热门美食,踏上了国际市场的舞台,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值得期待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