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第五十四讲对虾转肝期您知多少? (对虾转肝期注意事项)
2025-01-18人已围观
第五十四讲对虾转肝期您知多少?
"《第五十四讲:探秘对虾转肝期,守护对虾成长关键期》
在对虾的养殖历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常常备受养殖户关注,那便是对虾的转肝期。 究竟什么是转肝期呢? 简单来说,转肝期其实就是对虾肝胰腺的快速发育成熟期。 肝胰腺在对虾的身体机能运作里扮演着辅助消化器官的关键角色,一旦成功转肝,对虾的摄食能力便会显著增强,这是因为其消化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虾摄食饵料转换的这个特殊阶段,肝胰腺的负担极有可能加重,而这个时期,就被我们称作 “转肝期”。
通常情况下,转肝期会出现两个关键节点,养殖户们务必特别留意。 其一,是在虾苗上料台的这段时间,这个阶段时长大约在 5—7 天。 此时,虾苗刚刚开始适应新的投喂方式,肝胰腺也随之进入一个调整适应期;其二,则是在对虾生长到 80—100 支 / 斤这段时间,随着对虾体型的不断增大,身体对营养的需求以及代谢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肝胰腺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是对虾完善肝胰腺功能的关键时期,由于肝胰腺负荷加重,对虾在此期间极易发病,诸如出现肝胰腺萎缩、发红、发白、肿大、坏死等一系列令人揪心的症状。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转肝期对对虾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转肝期对虾身体所发生的变化:
肝脏颜色的转变:这是最为直观的一个变化特征。 在转肝过程中,对虾的肝脏上会逐渐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就像是肝脏的一层 “保护膜”,标志着肝脏正在走向成熟。 而正常情况下,未处于转肝期的对虾肝脏颜色是与所摄食的饵料颜色比较接近的,养殖户们日常观察时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参考依据。
食性的转换:随着对虾的生长,它们的营养需求也在不断升级,转肝期恰好伴随着食性的转换。 此时,对虾开始从 0 号料向 1 号料过渡,这就如同人类婴儿成长过程中从流食逐步过渡到半固体食物一样,对虾的消化系统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食物类型,而肝胰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核心的调节作用。
肝脏功能的转换:转肝期意味着对虾的肝脏由半成熟状态向着成熟状态大步迈进,其解毒、免疫、辅助消化等诸多重要功能也变得更加完善。 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对虾后续的健康生长筑牢了根基。
具体来看,从投放虾苗开始,苗期的对虾蜕壳十分频繁,这是它们生长的一种本能表现。 而随着虾苗每一次的蜕壳成长,肝脏也如同一位忠诚的伙伴,随着机体的增长而逐渐生长转变和完善:
1~2cm 虾苗:当虾苗从虾苗场进入养殖场后,整个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饵料的营养构成也截然不同。 这种变化直接反映在虾苗的肝脏上,用肉眼观察便能发现差异。 虾苗场的苗肝脏颜色偏黑,这是由于虾苗场的养殖环境和投喂方式所造就的;而投放到养殖场后,肝脏颜色转为偏棕黄色,肝组织看起来不那么饱满,轮廓相对清晰,白膜要么没有,要么非常模糊,这表明肝脏还处于初步适应新环境的阶段。
2~3cm 虾苗:此时,虾苗的肝脏颜色呈棕色,相较于之前的阶段,肝组织变得饱满起来,轮廓以及肝斑纹都清晰可见,更为关键的是,白膜开始出现,这是肝脏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意味着肝脏的功能正在进一步优化。
3~5cm 虾苗:到了这个阶段,对虾肝脏颜色呈棕褐色,肝组织已经非常饱满,轮廓及肝斑纹依旧清晰,而白膜明显位于棕褐色下方,如同给肝脏穿上了一层坚实的 “铠甲”。 从虾苗最初的规格投放(约 0.8cm)至 5cm,肝脏随着机体的增长而逐渐生长转变以至完善的整个过程,便是我们所说的对虾转肝期。 了解这些细致入微的变化,养殖户们便能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采取养护措施,为对虾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