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38元一只虾缘于监管的软懒散(一块钱一只虾)
2025-02-08人已围观
38元一只虾缘于监管的软懒散
"《38 元一只虾背后:监管 “软懒散” 之殇与整治之思》
在当今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时代,游客们怀揣着对美好旅程的期待,奔赴各地探寻美景与美食,然而,一些不良商家的宰客行为却如同一颗颗毒瘤,侵蚀着旅游市场的健康肌体,青岛的 “大排档天价虾” 事件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证。
近日,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在众人的关注下,公布了这起被媒体曝光的 “大排档天价虾” 事件的处理结果。 责令涉事店家退还非法所得,同时,依据其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相关规定,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查处。 央广网的报道进一步指出,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认定该店家提供的菜品标价存在不规范之处,这种不规范的标价行为严重误导了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因此对其处以 5000 元的罚款。 (10 月 6 日人民网)
回顾 10 月 5 日这起令人瞠目结舌的宰客事件,其细节实在令人愤慨。 在 “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 大排档,游客在点菜时,特意、明确地询问虾是否为 38 元一份,得到了老板肯定的答复。 然而,到结账时,却被告知虾是 38 元一只。 如此这般,一盘蒜蓉大虾的价格瞬间飙升至 1520 元。 而这顿饭,仅仅 5 个人用餐,包括清拌黄瓜在内总共 6 个菜,最终竟共计消费了 2175 元。
诚信,自古以来便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在商业经营中更是重中之重。 店家与顾客之间本应建立在公平相处、平等对待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欺诈行为,都严重违背了基本的生意之道。 从媒体深入的报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晚在这家大排档用餐的仅有三桌人,然而该大排档却与其中两桌人发生了激烈的纠纷。 甚至在前一晚,也有两名游客因遭遇价格过高的问题而无奈报警。 倘若我们再仔细地比对一下账单和菜单,就会发现 “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 店家宰客的蓄意可谓是昭然若揭。
事实上,景区的 “宰客” 现象并非青岛一地所独有,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都时有发生,屡见不鲜。 然而,青岛此次事件却有着其独特的耐人寻味之处。 当游客遭遇价格纠纷,向相关部门求助时,却遭遇了令人心寒的 “踢皮球” 现象。 “110” 警察到场后,以这是经济纠纷为由,表示 “我们管不了”;物价局则称 “已经下班了”,并建议游客 “报警找 110 解决”;而工商部门也只是表示 “只负责对举报问题进行查证,规范饭店的经营行为,具体价格问题还是要问物价局”。
“天价虾” 宰客事件绝非一件小事,在这一系列 “打太极”“踢皮球” 行为的背后,所隐藏的是旅游管理的混乱无序,更深层次地反映出相关部门作风建设的严重不到位。 或许,正是因为某些部门的不作为、慢作为,让黑心摊主有了可乘之机,使其敢于对外地游客 “下狠手”,在纠纷发生时甚至敢于用棍棒威胁、叫人助阵,他们精准地瞅准了这些管理部门的 “软肋”。
在全国网友的高度关注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这起 “天价虾” 事件的解决并未随着节日的结束而画上句号。 10 月 6 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以 “提供的菜品标价不规范,误导消费者消费” 为由,对涉事店家处以 5000 元的罚款。 从表面上看,官方已经表明了态度,这起沸沸扬扬的事件似乎也该就此尘埃落定。 但仔细思考,却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萦绕心头。 这样的查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在舆论压力下对宰客排档的一种变相保护。 毕竟,“5000 元的罚款”,对于一家能够在短短几天内宰两三桌外地游客就获利颇丰的店家来说,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 如此轻微的追责,根本无法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也就难怪会让一些不良商家产生 “不宰白不宰,宰了也白宰” 的侥幸心理,因为这样的处罚不伤筋、不动骨,他们又何惧之有呢?
青岛的 “天价虾” 事件,无疑给整个社会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总会有一些人丧失道德底线,罔顾法律法规,做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行为。 对于政府而言,在对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固然应当注重给予商家合理的指导,全力抓好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但在面对那些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时,也必须要有 “刮骨疗毒” 的决心和勇气。 试想一下,如果对于那些 “宰客”“欺客” 的商家,能够采取严厉的措施,让他们彻底关门大吉,使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么,还会有商家为了眼前的一点 “芝麻” 小利,而不惜丢掉长久经营的 “西瓜” 吗?
这起事件也应当引起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深刻反思,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作风建设,确保类似的宰客事件不再发生,还广大游客一个公平、公正、诚信、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让旅游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