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成功养虾的基础是选择优质苗种,优选虾苗应注意把好这九关(虾苗育种)
2025-01-20人已围观
成功养虾的基础是选择优质苗种,优选虾苗应注意把好这九关
"《优质虾苗筛选秘籍:成功养虾的关键九步》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复杂体系中,苗种的质量无疑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基石。 优质的虾苗能够为养殖户带来丰收的喜悦和丰厚的收益,而劣质苗种则可能导致养殖过程中问题频发,甚至血本无归。 因此,如何精准地判断虾苗的优劣,成为每一位养殖户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以下将详细阐述在优选虾苗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控的九道关卡。
一、健康证明审核关
虾苗场提供的健康证明是虾苗质量的第一道 “背书”。 这份证明应由国家指定的专业检测机构开具,或者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后出具。 它是虾苗健康状况的有力凭证,犹如一份 “体检报告”,涵盖了对虾苗各项关键指标的检测结果,包括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体、是否符合健康标准等。 养殖户在选择虾苗时,务必仔细查验这份健康证明,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养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外表检查关
外观整齐度:同一池内的虾苗应呈现出大小一致、规格整齐、个体均匀的良好状态。 就如同军队中的士兵,整齐划一的虾苗群体往往意味着在生长过程中它们具有相似的生长潜力和发展趋势,能够在养殖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生长节奏,避免因个体差异过大而出现生长不均、大小分化严重等问题,从而为养殖户的管理和收获带来便利。
肠胃饱满度与颜色:健康虾苗的肠胃在任何时候都应是饱满的,这是虾苗摄食情况良好、消化功能正常的直观体现。 而且,由于虾苗摄食的饵料品种不同,其肠道颜色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摄食藻类较多的虾苗肠道可能呈现绿色,而摄食丰年虫等动物性饵料的虾苗肠道则可能偏红色。 此外,肠道粗而直的虾苗通常摄食和消化速度较快,这在养殖过程中表现为生长速度相对更具优势,能够更快地达到上市规格,为养殖户节省养殖时间和成本。
体形完整性:养殖户在查看虾苗时,要格外留意虾苗的额角、尾扇和附肢是否存在弯曲或变形的情况。 一般而言,发病后经过过量药物治疗的虾苗往往会出现畸形现象。 这类种苗不仅生长速度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在养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袭,成活率较低,不利于健康养殖的开展。 因此,选择体形完整、无畸形的虾苗是确保养殖成功的重要一环。
体态体色特征:健康虾苗的身体应呈现通透的状态,行动协调自如。 如果虾苗肌肉出现白浊或体色异常,如呈现杂色,这很可能是虾苗发病的早期征兆。 同时,养殖户还需认真观察虾苗的鳃部,若发现鳃部有肿大现象,那么此类种苗的养殖成活率通常很低。 而健康虾苗的体形肥壮,体态完整,体表光滑且无附着物和损伤,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优质虾苗的外在表现,是养殖户在挑选虾苗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细节。
三、实验测试关
抗离水实验:从育苗池中随机取出 50 尾至 100 尾虾苗,用拧干的湿毛巾将其轻轻包裹起来,模拟虾苗短暂离水的环境。 10 分钟后,再将虾苗放回装有育苗池水的盆中,仔细计算虾苗的成活率。 如果死亡率低于 10%,则表明该批虾苗的质量较好,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活力。 这是因为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虾苗可能会因换水、捕捞等操作而短暂离开水体,抗离水能力强的虾苗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应激情况,减少死亡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
温差实验:养殖户自带冰块前往虾苗场,先装取约 30℃的苗池水,然后放入冰块使水温逐渐降到 22 - 23℃。 接着,随机打 1 瓢虾苗放到网袋中,将连网袋和虾苗一起放入降温后的这盆水里浸泡 2 - 3 秒钟,随后迅速提起网袋把虾苗放回苗池中。 若虾苗在经过如此大的盐度和水温差异后,仍能在 30 分钟内恢复到原有状态,说明该虾池虾苗具有很强的抗应激能力和抵抗力,属于健康优质的虾苗。 在养殖实践中,水温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化频繁的时候,优质虾苗能够快速适应水温变化,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从而降低因水温应激而引发疾病的可能性。
顶水流实验:此实验主要用于检测虾苗的活力。 取 100 - 200 尾虾苗放入盆中,当用手伸入水中时,健康虾苗会立刻应激逃避;或者用手轻轻拨动水体形成水流,健康虾苗则会逆水游泳。 反之,如果虾苗反应迟钝或无明显应激反应,则可判断为弱苗。 具有较强顶水流能力的虾苗,在养殖池塘中能够更好地分布于水体各个层次,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氧气和饵料资源,生长速度更快,同时也表明其体质健壮,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四、“抗生素苗” 防范关
为了有效控制弧菌滋生以及应对育苗水质恶化等问题,部分不正规的苗场可能会违规使用 “呋喃唑酮、氯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 等来处理水质。 因此,在拿苗前 1 天,养殖户应指定虾苗池,并取该池的水进行总菌培养(最少 24 小时后可见结果)。 如果总菌数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或几乎检测不到,那么极有可能是育苗过程中使用过大量的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来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需要谨慎考虑是否选择该池的虾苗,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培育的虾苗,其自身免疫力可能较低,在后续养殖过程中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而且还可能存在药物残留问题,影响对虾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五、“高温苗” 甄别关
育苗温度的精准控制对于虾苗的质量至关重要,正规苗场通常都会做到半小时检测 1 次温度,并将数据详细登记造册。 在糠虾 3 期或更多几天的仔虾运抵时,应将苗池的水温调节至等于或接近苗袋的温度(一般为 23℃即可),然后在 4 - 5 小时后,逐渐加温到 27 - 28℃,并在此范围内保持稳定。 如果条件允许,养殖户可以前往苗场连续测量或查验一天中几个阶段的水温,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超过 32℃或更高的情况。 因为长时间处于超过 32℃水温环境下的虾苗,其代谢速度会加快,脱壳间距时间缩短,导致虾苗体质虚弱,放养后成活率极低,难以养成商品规格的对虾,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六、淡化过程查证关
尽管南美白对虾属于广盐性虾类,但它们对盐度的梯度变化十分敏感。 合理的淡化进度能够有效增强苗种渗透压的调节能力,提高其对养殖环境的适应性。 然而,由于苗场在生产旺季往往面临较大的生产压力,可能会出现急功近利的情况,导致淡化时间过短,使虾苗淡化不彻底,放养后成活率低;或者淡化时间过长,淡化池密度过高(10 万 - 15 万 / 立方米),同样也会降低成活率。 综合考虑,淡化时间控制在 7 - 10 天较为合理。 养殖户在选择虾苗时,应向苗场详细了解其淡化过程的时间、盐度变化等关键信息,确保虾苗经过了科学合理的淡化处理,为后续的养殖成功提供保障。
七、日常管理数据查验关
规范的苗场会实施非常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在淡化育苗过程中,会对各项关键数据进行详尽的记录,并登记造册。 这些数据包括投饲数据,如投喂的饵料种类、数量、时间间隔等,能够反映虾苗的摄食情况和营养供给是否合理;水质监测数据,尤其是 pH 值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直接关系到虾苗的生存环境是否稳定和适宜;虾苗生长数据,如体长、体重的增长趋势,有助于判断虾苗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虾苗表观变态及附着物等数据,能够帮助养殖户了解虾苗的发育进程和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通过仔细查验这些日常管理数据,养殖户可以对苗场的管理水平和虾苗的质量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八、重要病原监测关(非检测,生物安保内容之一)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受到 “对虾肠道上表皮细胞孢子虫”(简称 “肠肝胞虫” EHP)的严重威胁,引起了各地从业者的高度紧张。 对虾感染肠肝胞虫后,虽然不会立即死亡,但肝胰腺和近肝的肠道上皮细胞被肠肝胞虫大量布满后,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对虾摄食的食物难以通过消化和吸收转化为虾体的机体组织,从而出现严重的生长缓慢现象,使对虾养殖产量大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曾出现过虾肝肠胞虫检测为阴性的南美白对虾虾苗,在养殖 30 - 40 天后却检测出虾肝肠胞虫阳性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虾苗虾肝肠胞虫感染率较低时,采样过程中可能未能采集到阳性个体,使得虾苗检测结果表现为阴性。 实际上,检测结果为阴性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样品所在虾池所有虾苗个体都未携带虾肝肠胞虫;另一种是该池塘中存在虾肝肠胞虫,但携带率较低,采样时恰好没有采到阳性样本,导致样品全为阴性个体。 由于一只虾池中虾苗数量通常达到百万只之多,而采样只能采集其中极少部分,如果阳性个体含量较低,采集到阳性个体的机率就会极低。 因此,即使检测结果为阴性,也可能存在虾肝肠胞虫含量低的情况,若将此类苗种投放到环境条件不佳的养殖池塘中,就有可能引发虾肝肠胞虫的暴发。
近年来,业内已充分认识到虾肝肠胞虫的危害,从种虾场到繁育场再到标粗场,都高度重视对种虾或虾苗的虾肝肠胞虫的控制工作。 尽管目前种虾或虾苗中虾肝肠胞虫的含量已不像前几年那样高,但要做到每只种虾或每只虾苗都不带虫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携带低含量虾肝肠胞虫的苗种是养殖一段时间后出现虾肝肠胞虫阳性虾苗的主要原因之一。 养殖户在选择虾苗时,应充分了解苗场对虾肝肠胞虫的防控措施和检测情况,尽量选择来自防控措施严格、检测结果可靠的苗场的虾苗,降低养殖过程中感染肠肝胞虫的风险。
九、现场检测关(必不可少的措施)
近年来,养殖过程中发现虾苗肝脏出现 “小白点” 的现象较为常见,这类虾苗俗称 “白点苗”,其放养后成活率极低。 因此,建议养殖户在拿苗时,从育苗池中取若干虾苗进行显微镜检查(俗称镜检)。 通过镜检,不仅可以查看虾苗额刺的多寡、体表是否干净光洁、附肢是否健全、肠胃饱满度等外在特征,还能够观察到虾苗肠道、肝脏等处的油滴丰富程度,以及中肠后盲囊 “肌肠比” 是否大于 4:1。 一般来说,油滴越丰富、肌肠比越大,表明虾苗的营养储备充足,消化吸收能力强,苗种品质也就越好。 现场镜检能够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虾苗潜在的问题,避免选择到质量不佳的虾苗,从而提高养殖成功率。
综上所述,选择优质虾苗是成功养虾的关键所在。 养殖户只有严格把好上述九道关卡,从多个维度对虾苗的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筛选,才能确保选择到健康、活力强、适应性好的优质虾苗,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养殖户还应结合自身的养殖经验和当地的养殖环境条件,灵活运用这些筛选方法,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开启对虾养殖的成功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