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疾病防控:对虾这种病致死率高达90%,养殖户一定要注意(对虾死亡率较高的两种病毒)

2025-01-25人已围观

疾病防控:对虾这种病致死率高达90%,养殖户一定要注意

"《疾病防控:对虾红腿病,致死率高达 90%,养殖户需高度警惕》

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们总是时刻关注着对虾的健康状况,因为任何一点疾病的迹象都可能给养殖成果带来巨大的影响。 近期呀,就有不少养殖户反馈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情况,他们养殖的对虾陆陆续续出现了体表发红的症状,而且这种发红主要表现在步足、游泳足、触角等部位,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这些症状,对虾还出现了死亡的现象。 根据养殖户们的描述,经过专业判断,其实这些对虾是得了一种致死率相当高的疾病 —— 红腿病。

很多养殖户对红腿病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在面对这种病症时,往往会有些手足无措,做出一些不太恰当的应对举措。 为了能让广大养殖朋友们更好地认识、防治红腿病,小编特意精心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呀。

咱们都知道,南美白对虾 “红体” 是很多疾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产生 “红体”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然而,有些养殖户在碰到对虾出现 “红体” 情况时,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将其看成是最严重的 “桃拉病毒病 —— 俗称红体病”,随后便开始病急乱投医,盲目地滥用药物。 可由于没有准确判断病症,没能做到对症下药,最终自然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这样白白错过了对虾的最佳治疗时间段,实在是令人惋惜呀。

实际上呢,在发生桃拉病毒病、弧菌引起的红腿病以及环境突变引起的应激性红体等不同情况下,我们通过肉眼观察病虾外观,都会发现它们呈现出红体的现象。 所以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准确地判断和鉴别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症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做到对症下药,最大程度地减少养殖户的损失,保障养殖收益呢。

一、红腿病症状

红腿病最为显著的外观表现就是对虾的步足、游泳足、尾扇以及触角等部位会变为微红或者呈现出十分鲜艳的鲜红色,其中呀,游泳足的内外边缘部位这种颜色变化最为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呢。

有时候,我们还会发现病虾头胸部的鳃丝也出现了异样,它们会变黄或者呈现出粉红色,而且有的对虾身上甚至会出现黑白斑,情况严重的对虾,其鳃丝还会出现溃烂的现象。

再观察病虾的活动状态,它们一般会在池边缓慢地游动,行动显得十分呆滞,不像健康的对虾那样灵活自如了。 它们还会在水中做出旋转活动,或者上下垂直游动,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而这样的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大量对虾死亡的情况,这也是红腿病让人十分头疼的原因之一呀。

二、对虾红腿病发生的原因

1. 底部环境差

在对虾养殖的池塘里,塘底部环境可是至关重要的呀。 一旦底部环境恶化,再加上天气炎热,长时间的投喂操作使得池塘底部残饵、粪便不断增多,这些残饵和粪便堆积在底部,就会发生有机物厌氧发酵的情况,进而导致整个底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而对虾又长时间在池塘底部活动,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恶劣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红腿病了。

就好比我们人类长期处在一个又脏又乱、空气污浊的环境里,身体也容易生病是一样的道理呀。 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重视池塘底部环境的维护,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杂物,做好水质调控等工作,给对虾营造一个相对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弧菌感染

天气闷热的时候,往往降水也会比较多,再加上底质本身就不太好,这种情况下,弧菌就会大量地繁殖起来。 当对虾感染了弧菌之后呀,就很容易发生细菌性红体,进而引起对虾的虾脚发红,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步足、游泳足等部位变红的现象。

而且呀,那些游泳足、步足发红的对虾,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引起大面积的死亡,在短时间内吃料也还算正常,这就很容易让养殖户们放松警惕。 但要是不及时加以改善水体底质与水环境,后续势必会接着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接下来就可能出现对虾空肠空胃以及偷死等情况,这对养殖户来说可就是巨大的损失了呀。 所以,对于弧菌感染这个问题,养殖户们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时刻留意,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呢。

3. 应激反应(由应激反应引起的应激性红体)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人为的操作,比如捕捞、施药等工作,都会让对虾产生应激反应,从而使其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出现发红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虾处于应激期间,它们的抗病能力会急剧下降,这个时候,它们就变得特别脆弱,很容易被细菌、病毒或者敌害生物侵袭,进而继发成细菌性、病毒性等更为严重的疾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呀。 所以养殖户们在进行这些操作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温和的方式,减少对对虾的刺激,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对虾在应激状态下的抵抗力呢。

三、防治方法

1. 提高对虾抗病力

正所谓 “未雨绸缪”,在对虾养殖中也要做到无病先防呀。 要为对虾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确保它们能够摄取到平衡的营养素,这样对虾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体质也会越来越好,感染疾病的机率自然就降低了。

可以通过合理的供给途径,为对虾提供适当的营养强化剂,这就好比给对虾补充 “营养剂”,让它们的身体更加强壮呢。

另外,还有一些小窍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对虾的健康状况以及水体环境是否需要调整哦。 比如说,当水温在 22 度以上时,我们就应该着重关注如何提高对虾体内激素的分泌了,因为这有助于增强它们的抵抗力。 还有呀,当我们发现岸边的水出现波浪水纹变细(也就是水变稠了),饵料台拉绳变滑、台底有胶粘液、拉台手感变重,以及对虾不吃料或者在饵料台中食料的虾变得明显多很多这些情况时,那就意味着水体环境可能出现问题了,这时候就要考虑调节水质了,并且要适时使用增氧剂进行增氧,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健康成长。

2. 养殖后期投喂量增加

随着养殖进程推进,到了养殖后期,往往投喂量会有所增加,这个时候就更要加强饲养管理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投饵这一环节呀。

可以采取少喂多次的办法,这样既能保证对虾有足够的食物,又能避免一次性投喂过多导致饵料浪费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而且投喂的饵料必须要保证不腐败变质,要是投喂了变质的饵料,那对虾吃了可就容易生病了呀。

同时呢,养殖户们还必须做到勤改底,要经常撒速效改底片(比如 20% 过硫酸氢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底部环境,减少底部有机物的积累,降低有害病菌滋生的可能性,为对虾的生长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环境,让它们远离疾病的困扰,保障养殖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收益呢。

总之,对虾红腿病的危害不容小觑,养殖户们一定要熟悉它的症状、发病原因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这样才能在养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确保对虾健康生长,收获满满的养殖成果呀。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