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大学生回乡养虾遭村民哄抢,两年损失60万,员工称不敢靠近虾塘(大学生回村养殖有什么政策)
2025-02-09人已围观
大学生回乡养虾遭村民哄抢,两年损失60万,员工称不敢靠近虾塘
"《大学生归乡养虾梦碎:被哄抢的创业之路与艰难坚守》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返乡创业本是一件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事情,他们带着知识、技术和一腔热血,试图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然而,刘正轩和刘勇虎的创业经历,却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令人痛心不已。
刘正轩,这位湖南邵阳洞口的热血青年,与同窗好友刘勇虎在大学期间便开启了养虾项目的探索之旅。 2013 年,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2015 年,他们的项目在长沙市科技局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无疑是对他们努力的极大肯定。 毕业后,在长沙开福区,他们租赁了一个小场地,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启了小规模的扩产之路。 科技研发资金、创业补助、贴息贷款等政策支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在养虾事业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2018 年,带着技术专利和满心的期待,他们回到家乡洞口县,大规模租赁了 120 亩水塘,专注于白对虾和罗氏虾的淡水养殖。 为了这个项目,公司共计投入了一百多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就高达四十多万元,每一分钱都倾注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每一项建设都承载着他们的创业梦想。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
自 2018 年起,当地村民的行为让他们的创业之路变得崎岖坎坷。 起初,只是有村民偶尔去池塘捡些鱼和田螺,尚在可控范围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愈发严重。 在过去的两年里,大规模的哄抢事件竟发生了十几次,那些混乱的场景至今仍让他们心有余悸。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数十名村民拿着盆、桶、袋子,如潮水般涌入虾塘,在淤泥中争先恐后地捞虾,现场一片混乱,叫骂声此起彼伏。 甚至有些 20 人以下规模的哄抢事件,因为太过频繁,他们都已无暇记录。 报警四五次,派出所出警后,面对众多的村民,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处理。
刘勇虎回忆起去年最严重的一次冲突,眼中满是无奈和痛心。 当时,一位女村民在塘里捡了满满一桶虾子,工作人员上前制止,将她的虾子倒回塘里,却没想到引来了众多村民的围攻,工作人员甚至遭到了村民的扇耳光。 而每一口塘干涸后,都会被捡鱼的村民反复搜刮两遍以上,接着是捡田螺的村民,再之后便是电黄鳝、泥鳅的村民,电了两三遍。 他们的 17 口塘,两年干两次,算下来被村民捡了上百次之多。
为了保护自己的心血和财产,青草科技不惜成本将基地用栅栏围起,可这道栅栏在村民的肆意破坏下,形同虚设。 “栅栏虽然围起来了,但他们基本还是走门进去的,栅栏也有多处被损坏,可能是当地村民私产意识不强。 ” 刘勇虎无奈地叹息道。
最近的一次 “抢虾” 事件发生在 2019 年 10 月 21 日,两位女村民为了强行下塘抢虾,与劝阻者扭打在一起。 警方赶到后,她们躺在虾塘边,最终被救护车抬走。 随后,她们的十几位家人来到虾塘,其中三位女村民对着工作人员骂了三四个小时,工作人员们敢怒不敢言。 刘正轩痛心疾首地表示,近两年公司因村民哄抢,损失近六十万元。 曾经最多时有三四百人一起哄抢,场面失控,工作人员们吓得都不敢靠近虾塘,眼睁睁地看着几千斤虾被活活冻死,那是他们的心血,也是他们的希望,就这样在哄抢中化为泡影。
如今,刘正轩不仅要承受着创业失败的痛苦,还要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 当被问及未来是否还打算在洞口养虾时,他满脸愁容地说:“还没去想这些,因为还欠着 50 万国家扶持创业的贷款,现在正忙着找银行贷款,要不发不起工资了。 ”
而这一切发生的地方 —— 岩山镇,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小镇,下辖 10 个行政村,人口 2.46 万。 这里以水稻、生猪、楠竹、木材、木雕等产业闻名,是洞口县的产粮大镇和生猪养殖大镇,然而上规模的企业却较少。 或许,正是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和私产意识淡薄,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迅速行动起来。 镇党委书记向媒体回应称,已成立两个工作组,一个是公安部门,目前已行政拘留 3 名村民,以起到警示作用;另一个则由村镇干部组成,负责深入到村民中间,耐心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因为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所以要把群众的思想情绪疏导好,让他们明白这种哄抢行为的严重性和错误性。 ” 镇党委书记的话语中透露出解决问题的决心。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村民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是一时的贪心,还是长期以来的观念使然? 而对于刘正轩和刘勇虎来说,他们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他们能否在这片充满伤痛的土地上重新站起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也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持续关注此事,为创业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法治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安心地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让他们的梦想在哄抢中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