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淡水鱼下降,吃鱼自由? 鲫鱼、笋壳再大涨,小龙虾开启翘尾期(169种淡水鱼下)

2025-02-25人已围观

淡水鱼下降,吃鱼自由? 鲫鱼、笋壳再大涨,小龙虾开启翘尾期

"标题:《淡水水产风云变幻:鱼价涨跌、虾蟹新局,百姓餐桌何去何从? 》

回首今年上半年,国内的生鲜市场宛如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其中猪肉行情仿佛坐上了滑梯,持续下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鱼价却如同展翅高飞的鲲鹏,悄然一路走高,甚至涨到了让不少消费者直呼 “吃不起” 的境地。 就拿常见的鲤鱼、草鱼、鲫鱼来说,它们的价格普遍如同雨后春笋般上涨了 50% 以上,令人咋舌。 往昔草鱼一斤仅需 6 元,可到了今年,零售价格竟飙升至 14 元一斤;鲤鱼去年还稳稳地处在 5 元一斤的价位,如今却涨至 12 - 13 元 / 斤,这般涨幅,着实给百姓的餐桌增添了不少 “压力”。

01、淡水鱼下跌,吃鱼自由? —— 实则不然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始料未及。 从 7 月初开始,淡水鱼行情仿若遭遇了一股 “寒流”,迎来了下滑趋势。 漫步在成都的菜市场,便能清晰地察觉到这一变化。 瞧,草鱼的价格已降至 10 元 / 斤,白鲢 8 元 / 斤,花鲢 14 元 / 斤,鲈鱼 25 元一斤,鳜鱼 65 元一斤,鲫鱼 16 元一斤,相较于 6 月,它们的价格明显下滑了 2 - 3 元,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丝希望,难道吃鱼自由的时代就此来临?

为了探寻真相,记者深入市场,采访了正在菜市场精心挑选鱼儿的王阿姨。 王阿姨无奈地叹息道,家里人都对花鲢情有独钟,可如今这花鲢依旧价格不菲,今天买了 4 斤多的花鲢,竟花了 69 元,搁去年,这个价格都能买两条了。 随后,记者又踏入超市,工作人员也纷纷表示,鱼价确实下跌了不少,普遍跌了 3 - 4 元,不过整体上相较往年,依旧偏高 30%,消费者购买时的负担仍然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在一家水产店里,吴老板向记者透露,今年的淡水鱼行情堪称历年最高,往年草鱼、白鲢、鲤鱼的价格从未突破 10 元大关,可今年这些鱼却都卖出了 10 元以上。 至于那价格高高在上的鳜鱼,今年更是一直在 65 元左右徘徊,居高不下。 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鳜鱼的运输难度直线上升,运输量大幅减少,供不应求,其价格自然就一直处在高位。 而且,由于今年鱼价偏高,如同给消费者设了一道 “价格门槛”,销量也随之大幅下滑。 过去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卖出 1500 斤,可今年却骤降至 1000 斤左右。

谈及鱼价上涨的缘由,背后其实有着诸多因素。 一方面,养殖成本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幅增加。 就拿白鲢来说,原本出塘价仅为 1.7 元一斤,今年却一路飙升至 3.7 元,到了市场上,经过层层加价,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长江、五大湖等水域实施禁渔政策,使得淡水鱼的供应量如同源头被截断,大幅下滑。 再加上今年餐饮行业强势复苏,如同点燃了一把火,对鱼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双重因素叠加,带动鱼价大幅反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日,淡水鱼行情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波澜,不少品种迎来了反弹上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02、笋壳鱼:触底反弹,涨势渐起

早在 5 月份时,笋壳鱼的行情仿若陷入了 “寒冬”,价格跌至 30 元以下,并且持续低迷了长达 30 多天。 市场的低迷让养殖户们忧心忡忡,仿佛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直到 6 月下旬,曙光终于穿透云层,笋壳鱼行情迎来了反弹,如同枯木逢春。 在这短短 2 周的时间里,笋壳鱼行情稳中有涨,累计涨幅达到了 3 元一斤,这无疑给养殖户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行情的反弹,养殖户们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惜售心态愈发浓重。 毕竟辛苦了这么久,谁不想多赚一点呢? 这种心态使得短期内收鱼难度陡然增大,市场上的供应愈发紧张。 有业内人士预测,接下来笋壳鱼的价格很可能还会继续攀升。

目前,笋壳鱼的塘口价在 25 - 64 元一斤之间波动,其中杂交品种(0.9 - 1.5 斤 / 尾)塘口价为 32 元一斤,1.5 斤规格的为 25 元一斤,环比上涨了 2 元。 而泰国笋壳鱼,普货价格高达 64 元一斤,超大鱼为 54 元一斤,2 斤重的为 49 元一斤。 如今的笋壳鱼市场总体呈现出稳定的态势,流通也还算顺畅,鱼农们不再像之前那般担心卖不掉鱼,近期都不着急出手,纷纷看好接下来的行情。

尤其是 8 月份的升学宴,如同一场及时雨,将带动一波可观的销量。 而随着 9 月份消费旺季的接踵而至,鱼农们对后市更是普遍持有观望看涨的心态,仿若看到了丰收的曙光。 不过,如今毕竟还未真正进入消费旺季,价格虽有上涨趋势,但也不会涨得太过离谱。 业内人士也提醒大家,别盲目看涨,适时落袋为安才是明智之举。

03、鲫鱼:涨势强劲,供应趋紧

今年的鲫鱼市场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其上涨后劲十足,仿若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势不可挡。 目前,江苏鲫鱼塘口价已一路飙升至 16 - 17 元一斤,一举突破了 5 年来的新高,成为水产市场上的一颗耀眼 “明星”。 在武汉,1 斤规格的鲫鱼批发价为 15 元一斤,珠三角 0.8 斤规格的塘口价 12 元一斤,可以说 7 月迎来了鲫鱼市场最好的行情,让养殖户们喜笑颜开。

然而,在利润持续攀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 缺鱼现象愈发严重,且短期内供应依旧偏紧,如同紧绷的琴弦。 江门一鲫鱼大户老孟忧心忡忡地表示,鲫鱼行情早在 2019 年时就已悄然启动上涨模式,主要原因是近几年鱼病肆虐,如同一场噩梦,给鲫鱼养殖业带来了重创,市场缺口不断扩大,供应失衡的局面日益凸显,从而强势带动行情持续上涨。

江苏作为鲫鱼养殖的重要基地,从 2019 年开始,鱼病大面积爆发,养殖户们损失惨重。 而珠三角的鱼苗大多从江苏采购,受此牵连,疾病也随之增多,导致去年鲫鱼产量锐减。 今年又遭遇重重困难,一时间市场上缺鱼状况极为严重,预计接下来鲫鱼价格还会在高位继续攀升,市场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

04、小龙虾:端午过后,疯狂 “翘尾”

近期,小龙虾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行情火热得如同夏日的骄阳。 早在端午节过后,虾价便如同被点燃的烟花,迎来了一波迅猛上涨。 而从 6 月底至今,短短 2 周的时间里,小龙虾价格又如同火箭般蹿升了 40%,上演了一场令人惊叹的 “翘尾期” 疯狂大戏,让养殖户和商家们又惊又喜。

在汉口水产市场,记者敏锐地察觉到,出售小龙虾的摊位相较于往日少了不少,而且摊位上的小龙虾数量也不多,显得颇为紧俏。 摊主王大娘无奈地表示,现在大虾实在太难采购了,能进购到 7 - 9 钱的小龙虾就已经很不错了,照这趋势,或许用不了多久,市场上就只能看到小虾的身影了。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超 1 两的大虾如今已是凤毛麟角,市场上一斤可卖到 60 元的高价,9 钱的 50 元一斤,7 - 9 钱的 42 - 45 元一斤,4 - 6 钱的 28 - 33 元一斤,2 - 3 钱的 15 - 18 元一斤。 王大娘回忆道,6 天前 1 两重的大虾卖价还仅为 45 元,可短短几天时间,价格就如同坐了直升机,涨了 15 元。 相比 6 月底,除了 2 - 3 钱的小虾,其他龙虾的价格普遍涨了 10 - 15 元,涨幅高达 40%,而且业内人士预测,接下来虾价还会继续走高,直至螃蟹上市,这场小龙虾的市场盛宴才会暂时落下帷幕。

在这一系列的市场波动背后,是养殖成本、生态保护、消费需求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 消费者们在期待鱼价虾价回归合理区间的同时,养殖户们也在努力应对市场变化,力求在这场水产风云中站稳脚跟,保障自身的收益。 未来,淡水水产市场又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