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打造养殖豪华邮轮培育斑节对虾等高端种苗(河北华裕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2025-02-28人已围观

打造养殖豪华邮轮培育斑节对虾等高端种苗

"《广州:海洋牧场建设的创新先锋 —— 从规划到产业崛起的征程》

在时代的浪潮中,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州这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正积极投身于海洋牧场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一、规划引领:打造 “两中心一高地”,开启海洋牧场新征程

随着大食物观在人们心中逐渐扎根,向海洋要食物、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激昂号角在全国沿海地区此起彼伏地吹响。 广州,这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强大经济实力的千年商港,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唱响 “海洋牧歌” 的宏伟目标。

然而,广州的海洋发展之路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尽管拥有近 400 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但目前并没有直接用于发展海洋牧场的水产养殖区。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州如何凝聚涉海各方力量,实现 “抱团出海”,成为了关键问题。

规划先行,成为广州破局的关键之举。 在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多个主要海洋国家纷纷以建设海洋牧场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便拉开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如今包括广东在内的多个沿海省份,海洋牧场已呈现出规模化产出的良好态势。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为海洋牧场建设指明了方向。

根据广东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 “1310” 具体部署和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 “1312” 思路举措,广州为助力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全力投入到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建设中,致力于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海洋产业竞争力。 尽管在海洋生产的传统领域,广州或许不具备天然的优势,但在发展与海洋牧场相关的产业,以及延伸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方面,广州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正在精心编制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打造 “两中心一高地”,即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制造中心、广州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高地。 通过初选水产品流通、加工、渔港建设和水产种业等 4 类重点项目,总投资约 57.3 亿元,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可以说,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链上的二、三产业,已成为广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关键 “战场”。

拥有海域资源的南沙、番禺等区纷纷明确发展方向,积极发力现代化海洋牧场二、三产业建设。 其中,集中了广州 76% 海域资源的南沙区在今年更是提出了深入实施 “1+2+2+7” 海洋牧场建设战略。 “1” 是以建设华南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发展目标,“2+2” 旨在打造现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深蓝种业 “育繁推” 一体化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牧场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洋牧场区域国际合作交流中心,“7” 则是在海洋牧场装备设计、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种业、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交易、文旅七个赛道上全面发力,展现出南沙区在海洋牧场建设上的雄心壮志和全面布局。

二、装备升级:智能化引领海洋牧场装备新潮流

在海洋牧场建设中,装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育苗环节的高精度投料机、鱼类数苗机、鱼池清洗机器人,到海上养殖环节的船用真空吸鱼泵、活鱼分级机、水下巡检机器人,再到水产品加工环节的微晶冻眠机、鱼虾加工生产线,这些现代化的智能装备,在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 (国际) 现代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开幕现场一一亮相,令人目不暇接。

位于广州的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带来的这些装备,充分展现了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 “陆海接力” 的独特特点,为 “广东模式” 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体系建设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展区,超 50 种现代化海洋牧场新型装备整齐排列,参展的 18 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不乏 “广州力量” 的身影,彰显了广州在海洋牧场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广州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其船舶制造业底蕴深厚,实力强劲。 在开发建造如大型养殖工船、桁架式养殖平台等海洋牧场配套设施设备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例如,2022 年 3 月和 2023 年 1 月,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制造的两个半潜式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 “普盛海洋牧场 1 号”“普盛海洋牧场 3 号”,在南沙区龙穴岛交付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在海南成功投放使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去年 11 月,‘普盛海洋牧场 1 号’就迎来了第一批渔获,效益十分可观。 ” 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饶春晓自豪地介绍道。 与传统养殖平台相比,面向深远海的智能养殖平台要想避开产业发展的弊端,就必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饶春晓以广船国际正在研发的桁架式创新型养殖工船为例,详细阐述了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

在安全性方面,通过先进的仿真模拟计算,确保海洋牧场结构物具备足够的安全裕度和强度,有效提高装备的抗风浪等级。 同时,为平台配置自航功能,使其能够灵活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还可方便地航行到近海、码头进行补给或运输渔获,大大提高了养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智能化方面,养殖工船采用全开式桁架结构,充分发挥深远海洋的自净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海洋优质海水资源进行自然的水体交换,降低运营成本消耗。 此外,采用游弋养殖模式,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能够精准获取最适宜养殖对象快速生长的环境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养殖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实现了工业化、规模化、连续稳定的生产。

在高产出和低能耗方面,工船配备了从养殖、监控到加工的自动化装备,实现了科学均衡投喂,为养殖对象创造了优良的生长环境,有力地保障了渔获的品质。 同时,还提供人性化舒适的工作生活设施配套,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到高端养殖业中,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基于 “普盛海洋牧场 1 号” 和 “普盛海洋牧场 3 号” 的成功经验,广船国际又承接了福建闽投 “惠安 1 号” 豪华文旅养殖平台和 “普盛海洋牧场 2 号” 养殖平台的建设任务。 饶春晓透露,“惠安 1 号” 在养殖功能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文旅功能,预计白天能够接纳游客约 250 人,晚上能容纳留宿旅客 80 人左右,堪称 “具有养殖功能的豪华邮轮”,为海洋牧场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海指出:“深远海养殖、配套产业均具有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但目前配套产业的发展还滞后于深远海养殖的发展需求。 ” 他建议,地方在养殖装备管理等方面应积极探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从而进一步打开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推动海洋牧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三、种业攻坚:培育优质种苗,筑牢海洋牧场根基

种业,被誉为现代渔业发展的 “芯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最南端的南沙万顷沙,凭借其常年保持在 2‰-12‰盐度的咸淡水独特环境,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 “南沙青蟹” 以及更为珍贵的黄油蟹。 去年,“南沙青蟹” 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目前在南沙的养殖面积约 1.3 万亩,年产量约 3900 吨,产值高达 10 亿元。 在 2023 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渔业协会正式授予广州市南沙区 “中国黄油蟹之乡” 的殊荣,进一步彰显了南沙在水产养殖领域的独特优势。

然而,每当提及 “南沙青蟹”,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青峰总会陷入对其种苗问题的深深思考之中。 由于南沙青蟹蟹苗供应目前主要依赖野生捕捞,导致数量和品种都不稳定。 “目前,仅有 30% 的青蟹蟹苗能够实现人工孵化繁殖,而且与野生苗相比,其抗病性、抗逆性还远远达不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沙青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

走向深远海,种苗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 “养什么样的鱼就建什么样的网箱和工船。 没有优质的种苗,想要建设海洋牧场或开展深远海养殖,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 ” 在今年 7 月的 2023 海丝 (南沙) 论坛?海洋牧场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主任杨红生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了种苗的关键作用,并指出一系列配套设施装备、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都必须围绕种苗这一核心展开。

幸运的是,广州拥有全省 70% 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和 90% 以上的农业专业人才,研究领域覆盖了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目前,全市已成功构建起 1 个国家级、6 个省级、26 个市级水产良种场的完善水产种业体系,并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渔业龙头企业,这为广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种业基础和强大的科研支撑,成为广州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一大显著优势。

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正推动着现代育种与养殖技术在广州的深度下沉,引发了一场现代渔业的深刻 “变革”。 以南沙区为例,“刘少军院士工作站” 和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 先后入驻南沙渔业产业园,为水产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 “科技动力”。

建在塘头的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于今年 3 月正式启用,作为广州唯一的渔业领域研究院,肩负着重要的科研使命。 “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我们能够在适养品种筛选、抗病育种、精准营养及病害防控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作用。 ” 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会宏介绍道。 目前,研究院已经成功培育出两个石斑鱼抗病毒新品系,石斑鱼虹彩病毒灭活疫苗也于不久前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这是国家唯一的海水鱼病毒疫苗临床批件,标志着广州在水产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水产养殖的病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为了攻克南沙青蟹的人工育苗技术难题,“广州南沙拟穴青蟹人工育苗及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项目” 已于 2021 年正式供苗投产。 来自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的南沙青蟹科研技术指导陈绍坚表示,接下来,团队将深入开展青蟹种质资源调查,通过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争取早日实现南沙青蟹种苗繁育的本地化,从根本上解决青蟹种苗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推动南沙青蟹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今年 5 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南沙区多家水产企业联合攻关的 “斑节对虾”,被农业农村部列为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品种,旨在培育出具有生长快、耐低盐、耐氨氮或耐粗饲等多性状的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优质虾苗的需求,提升我国虾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此外,南沙还在积极推进小虎麻虾、黄鳍鲷、石斑鱼、金鲳等海洋牧场适养品种的抗病育种、精准营养、疫苗研发等工作,不断完善海洋牧场的种业布局,为海洋牧场的建设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种苗资源。

王青峰表示,南沙区积极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 “商业化育种” 模式,将龙穴岛片区和万顷沙镇沙尾垦区精心规划为国家级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核心引领区,全力打造一个 “海洋牧场岸基种苗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海洋牧场的种苗供应提供坚实的保障,推动广州海洋牧场建设稳步前行。

四、流通拓展:构建水产品流通枢纽,畅通海洋牧场产业链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在商贸流通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这一优势在水产品流通领域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广州是华南地区至关重要的水产品流通集散地,其中黄沙水产市场作为全国三大鲜活水产批发市场之一,水产品年交易量超过 30 万吨,年交易额超 200 亿元,汇聚了全球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 多个中高端鲜活水产品品种,成为了国内外水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

去年 5 月,建筑面积 30.5 平方米、总库容 22.7 万吨的广州港集团南沙冷链物流分拨基地 (一期) 正式投入运营,为水产品提供了查验储存、保税、加工配送、展示交易、消杀检测、供应链及其他配套增值业务等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水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使得水产品从广州 “买卖全球” 更加顺畅,进一步巩固了广州在水产品流通领域的枢纽地位。

围绕推动水产品加速流通这一目标,一批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设。 例如,在建的黄沙水产新中心市场工程将于今年底建成,计划 2024 年正式投产,届时将为水产品交易提供更加现代化、规范化的场所;去年 6 月,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正式揭牌启航,正在高标准打造以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滨海旅游等为特色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渔港经济区,推动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投资 2.9 亿元的南沙渔业产业园分拣加工中心项目也在加快建设步伐,为水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供有力支持。

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冲介绍,南沙渔业产业园分拣加工中心项目建有先进的水产品分拣及精深加工车间、冷链仓储、水产品大宗交易平台、冷链配送设施及食品安全检测设施,每年水产品加工能力可达 22834 吨,冷链仓储能力约 1.2 万吨 / 批。 “项目今年年底竣工试运营,正式投产后,将能够充分满足南沙现代化海洋牧场网箱养殖产品的加工需求,进一步提升水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不仅如此,为了拓展海洋产品深加工发展出口贸易业务,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联合南沙省级预制菜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企业,积极发展海洋牧场产品深加工,充分利用南沙区内丰富的冷库冷链资源,全力打造海洋牧场冷链枢纽中心,推动海洋牧场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广州雪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煌表示:“我们的发展方案是‘买全球卖全球’,通过充分挖掘全球的消费需求,反向带动我国海洋牧场的集约化、规模化大量生产,提升我国海洋牧场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可以说,广州完全具备条件和基础,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地和华南渔获交易中心。 ”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进一步表示,不过这还需要广州持续做精水产品加工,不断做大水产品交易枢纽。 为此,广州将继续大力推动上述重点项目建设,并积极支持在黄沙水产新中心市场成立水产品拍卖行和交易数据平台,集聚全球水产品资源,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形成强大的辐射全球的集散能力。 同时,加快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大力支持发展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和批发交易。 着力开展海洋牧场水产品预制菜、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头部企业培育,不断提升海水产品的附加值,让 “食在广州” 的鲜明底色,成为广州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重要特色和亮丽名片。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农宣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广州在海洋牧场建设的道路上,通过科学规划、装备升级、种业攻坚和流通拓展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构建起一个完整、高效、具有竞争力的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向着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目标稳步迈进,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贡献着独特的 “广州力量”,也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