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疾病防控对虾常见死亡原因大全,请务必收藏好(对虾死了24小时还能吃吗)

2025-03-07人已围观

疾病防控对虾常见死亡原因大全,请务必收藏好

"《疾病防控:对虾常见死亡原因全解析,务必收藏! 》

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众多因素都影响着白对虾的存活状况,像盐度、养殖密度、水温、水中溶解氧、氨氮以及虾呼吸强度等等,可谓错综复杂。 虽然整个养殖过程充满了高风险,且很多情况难以提前精准预测,但实际上导致对虾死亡的原因归纳起来也就是那么几个常见的方面。 了解这些常见原因,对于养殖户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就能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保障养殖效益。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一说对虾常见的死亡原因吧。

对虾的急性死亡

对虾出现急性死亡的情况,背后有着多种原因,其中包括缺氧性死亡、应激性死亡等等,而这些大多是因为外界条件或者生长环境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了对虾的正常生存,最终导致死亡的发生。

1. 缺氧性死亡

缺氧性死亡通常是由于水体中溶氧较低,甚至严重不足,使得对虾呼吸困难,进而影响到它们正常的生命活动,最终酿成死亡的悲剧。 从放养密度与溶解氧以及对虾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放养密度越大,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就越低,相应地,对虾的存活率也就越低。 这就好比一个屋子里人太多了,可氧气供应却有限,大家都会觉得憋闷难受一样,对虾在缺氧的水体环境中也是如此,生存面临着巨大威胁。 所以养殖户在规划养殖密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池塘的承载能力以及增氧设备的配备情况,确保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来维持对虾的生命需求。

2. 应激性死亡

应激性死亡一般是指外界环境、水体指标等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对虾产生了应激反应,要是情况严重的话,就会造成对虾死亡。 比如说在工厂化养殖换水的过程中,新配置的肥水如果还没有度过水质稳定期,这个时候水中的微生物细菌数量往往会比较多,这些细菌就极易感染虾体,进而引发虾病,使得对虾的身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死亡。 所以在换水操作时,养殖户一定要谨慎对待,确保新水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且要尽量让水质平稳过渡,减少对对虾的应激刺激。

对虾的慢性偷死

对虾的慢性偷死主要是指在对虾生长过程中,因为体质下降或者受到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发病进而出现死亡的现象。 在慢性偷死现象出现的前期,一般还是可以通过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治疗和控制的,但要是拖到疾病后期,再想采取措施去控制,目前来说难度就比较大了。

1. 营养不足

这种情况一般常见于养殖后期,这时候养殖户往往会加大投喂量,可很多人却因此忽略了对虾的营养均衡问题。 他们总以为只要投喂的饲料足够多,对虾就不会缺乏营养了,其实这是大多数养殖户存在的一个养殖误区呀。 要知道,对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养殖后期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更全面、更合理的营养搭配。

养殖户在投喂的时候,可以选择搅拌添加乳酸菌进行投喂哦。 这样做的好处可不少呢,乳酸菌不仅能够促进对虾的消化,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成本,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为对虾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肠道环境,增强它们的体质,减少因营养不足引发疾病进而导致慢性偷死的可能性。

2. 细菌感染性疾病

当对虾感染弧菌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的体表会分布着大量的黑色斑点,随后肝胰腺也会先后出现红色的症状,而且偷死的情况表现为零星死亡,常常还会出现个别病虾在水中漫游的现象。 这就说明对虾已经受到了细菌的侵害,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养殖户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控措施,比如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调整水质,同时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来抑制弧菌的生长繁殖等,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 病毒感染性疾病

像肝胰腺细小病毒、桃拉病毒、白斑病毒、虹彩病毒等病毒感染对虾后,会让对虾产生急性疾病,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极高,而且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所以在面对这类病毒感染性疾病时,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把强健虾体作为根本措施来抓。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优质的饲料,确保对虾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充足且全面的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或者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能够增强免疫营养的物质,适当添加内服药,以此来增加对虾的免疫抗病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池中放养少量的肉食性鱼类,让它们把病虾吃掉,这样就能减少对虾吞食病虾而传播疾病的机会。 一旦发现有已经无法控制的发病虾池,一定要果断采取措施,封闭全部的进排水闸门,而后用 20 - 30ppm 的漂白粉进行处理,尽可能地阻止病情的扩散,降低损失。

总之,养殖户们提前掌握和了解这些对虾常见死亡的原因,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在养殖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为了保证养殖效益,除了关注这些疾病防控方面的问题,还要做好细节管理工作,并且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力减少冬棚虾死亡情况的发生,提高对虾的养成率,借着市场价格高的好时机,卖出好虾,欢欢喜喜地获得一个好收益呀。 希望广大养殖户朋友们都能重视起来,让自己的养殖事业顺顺利利呢。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