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苗期遇上弧菌,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水体稳定至关重要(对虾弧菌症状)
2025-03-24人已围观
对虾苗期遇上弧菌,是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水体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是重新编辑调整、润色、扩写补充完善后的文章:
对虾苗期弧菌防治:关键措施与要点
在秋虾养殖中,大多于七月底、八月初放苗,而虾苗期弧菌较多,这让养殖户们颇为头疼,此时水体稳定至关重要258。
虾苗期消毒的正确选择
近期,不少养殖朋友反映,在虾苗放入池塘后,发现池塘中的弧菌含量超标,想消毒却又担心对虾苗刺激过大,不消毒又怕弧菌爆发导致排塘,着实陷入两难境地。 其实,苗期是可以消毒的,但必须选对正确的消毒产品。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消毒剂,如二氧化氯、强氯精、戊二醛等,在虾苗期并不建议使用。 因为这些消毒剂具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在杀死弧菌的同时,极易使虾苗受到刺激,进而出现应激反应和掉苗现象,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弧菌的来源
水体本身存在
通常情况下,弧菌属于厌氧菌,当水体溶氧不足,底质 “氧债” 严重时,就为弧菌的滋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而且,水温与饵料和弧菌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水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饵料量的增加,弧菌量也会相应增多;而当饵料量不变时,水温升高,弧菌含量同样会随之增加。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期,水温较高,若此时养殖户投喂饵料过多,且未及时进行水质调节和增氧措施,就很容易导致弧菌大量滋生25。
苗种自带
倘若亲虾或者虾苗在时期就感染上了弧菌病,那么这不仅会直接威胁到亲虾的生存,还会对亲虾受精卵的发育、幼体的发育以及虾苗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比如,一些不正规的育苗场,在育苗过程中没有做好严格的弧菌防控措施,所培育出的虾苗就可能携带弧菌,进而将弧菌带入养殖池塘,给整个养殖过程埋下隐患27。
弧菌处理困难的原因
弧菌的处理难度与池塘的环境紧密相关。 池塘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当有益菌数量减少时,有害菌相对就会增多。 而且,池塘的底质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大多数养殖户在改底时往往只能处理上面的一层,一旦遇到天气异常,底部淤泥返上来,就会为弧菌的繁殖提供良好的环境。 此外,当弧菌出现时,许多养殖户首先想到的就是进行消杀,但弧菌具有抗药性,这就导致此次消杀后,下次弧菌可能依然会大量繁殖。 频繁的消杀不仅会破坏池塘的生态系统,还会影响对虾的体质,使得弧菌越来越难以处理,其危害也日益增大。
弧菌的抑制方案
勤改底,定期改底,保证底质环境良好
养殖户需明确,改底并非一劳永逸,也不是只要勤改底底质就不会出问题。 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进行改底,同时密切观察底质和水质情况。 若水质不佳,仅一味地改底,效果必然不理想。 例如,可以每隔 7-10 天使用一次过硫酸氢钾复合盐进行改底,同时定期检测水质,根据水质情况适时进行换水、调水等措施,以维持良好的底质和水质环境5。
选好虾苗
虾苗的质量至关重要,优质的虾苗是成功养殖的基础,一旦苗出现问题,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因此,在进苗前务必做好全面检测,重点检测是否存在弧菌、病毒、肝肠胞虫等问题,从而为成功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议选择正规的、信誉良好的育苗场,确保所购虾苗的质量和健康状况28。
合理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
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并拌喂有益菌以保肝健肠,保持白对虾的健康状态,这是抵御疾病的关键体质保证。 在投喂饲料时,要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实际需求,合理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和弧菌滋生。 同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丁酸梭菌等,以增强对虾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免疫力18。
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
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而是建立适于白对虾自身抗病能力提高的稳定的生物环境。 一方面,要减少或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体中的比例,使其无法达到致病临界值;另一方面,要减少、抑制或抵抗致病菌在白对虾体内的致病作用。 这就要求白对虾的肝胰腺、肠道保持健康状态,以提高对致病菌的抵抗力。 例如,可以定期向池塘中泼洒 EM 菌、乳酸菌等有益菌,调节水体菌相平衡,抑制弧菌的生长繁殖15。
入秋后,由于季节性的水体中藻类、菌类快速变化,水质的各种指标也会随之快速变化,这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和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保持影响极大,而水质稳定和充足的溶氧是水体适于白对虾健康生长的关键,有利于抵御致病菌258。 养殖户需密切关注水质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对虾养殖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