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吃7只就超标! 「泡药虾」秘辛曝光3重点教你挑:活跳跳超危险(泡虾的做法窍门)
2025-04-02人已围观
吃7只就超标! 「泡药虾」秘辛曝光3重点教你挑:活跳跳超危险
"标题:《警惕 “泡药虾” 危害,三招教您挑选优质安全虾仁及海鲜产品》
在如今的食品市场中,虾类产品作为备受消费者喜爱的食材,其质量与安全问题却频频引发关注。 虾子常常传出动物用药超标等隐患,这让许多消费者在选购时心生忧虑,不知如何辨别才能避免踩雷,挑选到新鲜且无药物残留的优质虾仁和各类海鲜产品。 在此,专家为我们详细揭秘,传授实用的挑选技巧,助您守护家人的饮食健康。
一、虾仁外观巧辨别
虾仁新不新鲜,是否泡过药,外观往往能透露关键信息。 当我们观察虾仁时,如果发现其膨胀程度异常夸张,原本应有的肌肉纹理结构已全然不见,呈现出一种过度饱满、胖嘟嘟的状态,甚至用手轻轻一掐就能挤出水分,又或者虾仁上本应存在的一些肌肉斑点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这种虾仁极有可能是经过磷酸盐发泡处理过的。
此外,新鲜的虾仁在正常洗涤过程中是不会产生白色泡沫的。 倘若在洗涤时出现了白色泡沫,基本可以判定这个虾仁使用过药剂浸泡。 而在烹调后,也能轻松分辨出虾仁是否泡过药水。 经过氽烫后捞起,如果虾仁显得软烂且毫无光泽,那大概率是未泡过药水的正常虾仁;反之,若虾仁看起来 Q 弹、透明,那就要警惕它可能是经过药水浸泡的 “问题虾仁” 了。
二、泡药虾仁添加物危害知多少
磷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物,广泛应用于加工肉品、烘焙食品、乳制品等领域。 然而,如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不加以注意,过量摄取磷酸盐,将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它不仅会干扰人体对钙的正常吸收,长期积累还可能引发高血磷症,进而增加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大大提高患心血管疾病、血管钙化、需要洗肾的风险,同时也会使骨折、骨质疏松症等问题更容易找上门来。 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着想,我们应尽量选择天然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从源头上控制磷酸盐的摄取量。
近年来,随着流水虾风潮的兴起以及台湾钓虾场的日益火爆,虾子的动物用药超标问题也时有发生。 除了磷酸盐的隐患之外,复合性抗生素如四环霉素及羟四环素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中华食品安全协会理事长何中平博士严肃指出:“长时间有意或无意间食用这类药物,会使我们的身体对其产生抗药性,或者说让体内的微生物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性。 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迫使我们不断加大这些药剂的使用剂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
以成人体重 60 公斤为例,一天使用这类抗生素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 0.003 毫克,也就是说一天最大摄取量为 0.18 毫克。 令人担忧的是,一旦一只泰国虾的抗生素超标 4.9 倍,那么只要食用半斤(约 300 公克),大约 7 只泰国虾,体内摄入的抗生素剂量就已经超出了安全范围。 这简直不是在享受美食,而是在变相地摄入大量抗生素,长此以往,不仅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更会严重损害肾脏功能,对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8 岁以下孩童、孕妇及哺乳中的妇女,应严格禁止食用这类含有超标抗生素的虾类产品。 因为这类抗生素不仅会抑制幼儿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胎儿的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畸形儿的出现。 如果不慎食用了过期的此类药物,肾脏将会承受极大的负担,极有可能引发体内电解质代谢失衡等严重后果。 更为可怕的是,过度摄入这类抗生素会使人体产生抗药性,等到真正生病需要用药治疗时,常规剂量的抗生素可能就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此,我们倡导纯净饮食理念,纯净标章所代表的食品应减少或摒弃过多的添加物,配方简洁,采用简单加工工艺制成,并且产品信息透明公开。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应仔细阅读食品营养标示,对于食品添加物过多的产品,建议谨慎选择,避免过量食用,这才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三、活跳跳虾子背后的隐患
在市场上,那些活蹦乱跳的虾子往往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您或许不知道,它们泡过药水的概率实际上更高。 这是因为业者在运输虾子的过程中,为了延长虾的存活时间,增加产品的卖相,有可能会添加各种药水。 即使虾在运输途中不幸死亡,经过药水浸泡后,依然能够保持存活时的外观状态。
除了常见的保鲜剂和防腐剂之外,业者多半还会使用 “过氧化氢” 来处理虾子。 这种物质能够让虾子不易死亡,并且使其颜色保持鲜亮,同时不会产生异味。 所以,当您看到那些活跳跳的虾子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谨慎挑选,避免购买到经过药水浸泡的虾子,以免危害家人的健康。
四、各类海鲜产品选购指南
鱼:挑选鱼时,应着重注意其外观完整性。 鱼的肢体应无断落、黑变、破损以及鱼鳞脱落等现象,外表不应黏腻,而是色泽明亮有光泽。 鱼眼要清澈明亮,鳃的颜色应为鲜红,鱼体僵直且不软烂,同时具有自然的风味,无任何腐臭味,这样的鱼才是新鲜优质的选择。
虾:在挑选虾时,需留意虾头与虾身的连接是否紧密无松脱,虾头应明亮有光泽,虾身自然卷曲,无软烂或变黑的迹象,闻起来没有腥味或是氨臭味的虾相对较新鲜。 务必牢记,切勿挑选那些过于肿胀或者肌肉斑点完全消失不见的虾,以防买到泡药虾。
贝:对于蚬及蛤蜊等贝类,以未开壳且无臭味的为佳。 活的贝类肉足会伸出壳外活动,并且出水孔偶尔会喷出小水柱或气泡,这是贝类新鲜的明显特征。 另外,挑选时还可以取数颗贝类互相敲击,声音清脆的表示新鲜度较佳,而声音较闷的则相对不新鲜。
花枝、小卷、鱿鱼:优质的花枝、小卷、鱿鱼眼睛明亮,外皮鲜艳,身体通透,触感光滑细致,肉质富有弹性及光泽,且无腥臭味。
蟹:挑选蟹时,应选择蟹形完整饱满的,蟹腿及蟹鳌硬挺,并与身体牢固连接,蟹壳有光泽,背面呈青色、腹面白色有光泽,且具有重实感和活力的。 新鲜的螃蟹颜色鲜艳明亮,有浓郁的蟹香味,无刺鼻的氨臭味。
总之,海鲜产品最关键的就是要严格把关 “新鲜度” 及 “检验合格证明”。 此前曾有新闻报道,暐凯国际检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钓虾场活虾或其他相关水产养殖进行检验时,虽然未检出违法药物残留,但虾、生蚵、生蚝等水产品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因此,除了对海鲜本身进行相关检验外,餐厅用水及饮用水也应定期进行监测。 对于生食用的 “虾” 及其他生鱼片,建议进行 “李斯特菌” 检测,这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更是餐饮从业者应尽的 “社会责任”。 通过掌握这些挑选技巧和注意事项,我们就能在享受美味海鲜的同时,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避免受到 “泡药虾” 等问题食品的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