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贵港覃塘区稻虾综合种养: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反季节丰收(贵港稻虾养殖)
2025-04-06人已围观
贵港覃塘区稻虾综合种养: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反季节丰收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贵港市覃塘区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迎来了一个特别的丰收季。冬季本应是小龙虾休眠的季节,这里的小龙虾却以反季节的鲜活姿态上市,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农业创新的魅力,也为乡村振兴之路提供了新的启示。
镇长姚鹏表示,这样的养殖模式有助于提高收益
石卡镇的这片沃土上,镇长姚鹏分享了他的见解,他指出,这种稻虾综合养殖的模式,对于提升养殖收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实现了生态循环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姚鹏进一步解释道,稻虾共作模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精细的操作,能够实现水稻与小龙虾的共生互促。在水稻生长的季节,小龙虾在稻田中觅食,有助于控制杂草和害虫,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也能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而在冬季,稻田休耕时,正是小龙虾生长的最佳时期,此时进行养殖,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周期性的监测与调整。基地会实施周期性监测,确保溶解氧浓度、pH值等关键参数维持在适宜水平。通过这样的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小龙虾的健康成长,还能确保水稻的品质。
姚鹏提到,相较于传统单一作物种植,稻虾共作模式在经济效益上有着显著提升。数据显示,采用这种模式,每亩地的收入可以增加30%以上。而且,由于小龙虾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更为畅通。
技术流程上,稻虾共作模式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水稻田准备: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进行土地平整和水利设施建设。
虾苗投放:在水稻播种前,投放经过严格筛选的小龙虾虾苗。
水稻生长与虾苗养殖同步进行:通过科学管理,确保水稻和虾苗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周期性监测:定期检测溶解氧浓度、pH值等参数,调整养殖策略。
收获:水稻成熟时收获,同时捕捉成熟的小龙虾。
产品销售:将水稻和小龙虾产品销往市场。
通过这种模式,基地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还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姚鹏强调,这种模式在石卡镇的推广,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贵港反季节小龙虾的上市,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未来,贵港将继续推动稻虾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贵港,一场关于小龙虾的盛宴悄然拉开帷幕。这并非寻常的虾市,而是反季节小龙虾的隆重登场。这一现象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巨大需求,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展望未来,贵港市正积极推动稻虾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石卡镇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碌地起虾笼,一笼笼鲜活的小龙虾被捞上来,它们色泽鲜艳,肉质肥美,活蹦乱跳。这些小龙虾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得益于基地的周期性监测,溶解氧浓度保持在适宜水平,确保了虾的健康生长。
基地负责人朱松阳介绍,这里的反季节小龙虾之所以备受青睐,一方面是因为其品质优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价格相较于夏季有所上涨。这种上涨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基地采用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得每公斤小龙虾的价格在40多元到60多元之间,相较于传统养殖方式,效益显著提高。
贵港市金祥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这个基地,规划面积达1200亩。自8月投放虾种以来,已经吸引了众多餐饮业客商和基地老板预订,供不应求。首批反季节富硒小龙虾成功产出,重量约600斤,这仅仅是开始。
基地水源来自九凌湖,这为养殖优质虾提供了有利条件。朱松阳表示,得益于优质水源和资源,小龙虾的价格在每公斤40多元到60多元之间,较夏季有所上涨。基地还计划明年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种虾繁育和虾苗养殖面积,以充分利用贵港暖冬的气候条件,提高养殖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还了农业产业联营体改革,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签约农户投工投劳,共享分红。这种模式让农户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合作区域内年毛利润扣除投入开支所得的纯利润,公司与签约农户各占50%,极大地提高了签约户的积极性,也保障了农民的收入。
福龙村村支书林瀛政表示,小龙虾养殖市场广阔,经济效益显著。他已带动3户村民参与进来,目前承包了基地的三个区域共180亩。基地的发展为福龙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2万元,同时长期聘请5名当地村民务工,人均月增收3500元。
覃塘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三高三促”等有效措施,稳“抓”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工作。截至目前,覃塘区已建设完成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约4800亩,稻虾基地已投放虾苗面积1600多亩,投放数量约11万斤。
贵港,稻虾产业正逐步走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贵港将继续深化稻虾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