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嘉兴秀洲区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鳖共作引领农业现代化(浙江稻渔农业有限公司)
2025-04-03人已围观
嘉兴秀洲区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稻鳖共作引领农业现代化
嘉兴秀洲区的广袤田野上,一项创新的农业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这里,稻鳖共作、稻田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以及稻田小龙虾养殖这三大模式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被列为2020年的主推技术,旨在推广至5万亩土地,以期在提升农业产值的同时,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5万亩,重点推广稻鳖、稻田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小龙虾等三大模式,并将这些模式列入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进行推广
秀洲区的广袤田野上,一项创新的农业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这里,5万亩的稻田不再是单纯的生产谷物之地,而是成为稻鳖、稻田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小龙虾等三大模式的试验田。这些模式不仅被列入2020年农业主推技术,更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效。
稻鳖共作,这一传统养殖方式在秀洲得到了升级。稻田中养殖的鳖,不仅能够吃掉杂草,还能通过其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数据显示,这种模式的水稻产量提高了20%,而鳖的成活率也稳定在90%以上。
稻田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同样引人注目。相较于传统的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体型更大,肉质更为鲜美,而且其养殖周期更长,从5月开始直至11月,填补了秋冬市场的空白。据估算,每亩稻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的利润可高达6700元,是传统小龙虾养殖利润的两倍。
稻田小龙虾的养殖也不甘落后。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还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在秀洲区的稻田中,小龙虾的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亩,每亩稻田的产量和收益都实现了显著提升。
为了确保这些模式的顺利实施,秀洲区实施了严格的周期性监测。从苗种的选择到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监控,再到最终的成虾收获,每个环节都得到了精确的数据支持。例如,溶解氧浓度需要维持在5-8毫克/升,pH值保持在7.6-8.2之间,以确保虾类的健康成长。
技术流程上,秀洲区采用了流程图式进行管理,使得养殖过程更加标准化和可追溯。从苗种的引进、繁殖、放养,到饲料的投喂、病害的防治,再到最终的收获和销售,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这些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据统计,通过这些模式,秀洲区的稻田化肥使用量减少了30%,农药使用量降低了40%,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秀洲区,稻鳖、稻田澳洲淡水龙虾、稻田小龙虾等三大模式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通过这些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秀洲区的农业正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