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对虾饲料面临新改革! 这种粗蛋白饲料,或将影响养虾业的可持续性(对虾饲料营养需要)
2025-03-30人已围观
对虾饲料面临新改革! 这种粗蛋白饲料,或将影响养虾业的可持续性
"《对虾饲料的变革之路:新型粗蛋白饲料对养虾业可持续性的深远影响》
在当今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日益重视的大背景下,养虾业作为水产养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近期,Evonik 公司和德国合作开发组织(GIZ)联合举办的一场聚焦于 “改善越南南美白对虾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的会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养虾业饲料改革的层层涟漪,其公布的共同研究项目结果,为对虾饲料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粗蛋白饲料变革的核心思路:减蛋白增氨基酸
在此次研讨会上,芹苴大学研究小组的陈氏清贤博士代表团队,详细阐述了 Evonik 和 GIZ 合作项目的关键内容,提出了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 通过氨基酸均衡饲料,降低粗蛋白含量,进而提升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利润空间,并增强整个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期以来,传统的高粗蛋白含量饲料在对虾养殖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类饲料往往依赖大量的鱼粉作为主要蛋白源。 这不仅导致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使养殖户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从环境角度来看,过度捕捞鱼粉原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极大地影响了虾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实际上,一般水生动物,尤其是虾类,在营养需求上具有其独特性。 它们并非对粗蛋白有着特定的、不可替代的需求,而是对必需氨基酸有着精准的要求。 当我们尝试用其他原料,特别是植物来源的原料替代鱼粉时,常常会遭遇一个棘手的问题,即某些必需氨基酸的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植物蛋白源在对虾饲料中的广泛应用。
而该项目所倡导的创新理念,便是从合成来源补充那些缺乏的氨基酸,以此巧妙地降低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 这样做的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有效地降低饲料价格,减轻养殖户的经济负担;其次,在降低粗蛋白的同时,通过精准的氨基酸平衡,能够保持对虾生长速度的稳定,确保养殖效益不受影响;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减少氮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为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方案,该项目在芹苴大学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两个步骤的小规模实验,旨在精心开发和筛选出最佳的对虾饲料配方。 随后,将实验成果在全胜合作社的虾类养殖场进行实践应用,该养殖场位于永州、朔州县永协乡,通过实际养殖验证,进一步肯定了项目所开发饲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研究 1:实验饲料对虾生长的深度剖析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研究人员选取了初始平均质量为 2.5 克(±0.04 克,SD)的虾苗,将其分为六组,分别使用 5 种粗蛋白水平逐渐下降的饲料进行喂养,这 5 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依次为 40%、38%、36%、34%、32%,同时设置使用商业饲料的对照组,实验周期为 2 个月。
实验在 4 个精心设计的循环池中进行,每个循环池的容积为 800 升海水,盐度精准控制在 15ppt,水温维持在 29 - 31.5°C 的适宜范围内,每个循环池中投放 80 尾虾苗,为虾苗提供了相对稳定且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投喂方面,研究人员严格遵循科学的投喂方案,每天在 7 点、10 点、13 点和 17 点通过实验饲料进行 4 次投喂,投喂量根据虾的体重进行动态调整,控制在虾体重的 3 - 8% 之间,确保虾苗能够获得充足且合理的营养供给。
经过两个月的悉心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令人瞩目。 当氨基酸均衡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从 40% 逐步降至 34% 时,对虾的生长成绩和饲料系数均保持稳定,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粗蛋白含量与对虾生长之间的固有认知。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通过采用这种新型的氨基酸平衡饲料,可将鱼粉在饲料中的比例从 14% 成功降低到 7%,在有效替代鱼粉这一昂贵蛋白源的同时,实现了饲料成本降低高达 14% 的显著成效,并且将蛋白质使用效率提高了 4%,氨氮排放量降低了 10%,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三、研究 2:养殖条件下虾生长与饲料效率的综合评估
在第一阶段实验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项目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此次实验在全胜合作社的 16 个池塘中展开,这些池塘的平均面积在 1200 至 1500 平方米之间,为大规模养殖实验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实验共分为 4 组,每组包含 4 个池塘,旨在全面评估不同饲料配方在实际养殖条件下的效果。 项目生产的饲料设置了 2 种蛋白质水平:40% 和 34%,并且通过补充剂来源对基本氨基酸的比例进行了精确平衡,分别命名为 CMF 01 和 CMF 02 两种饲料。 实验虾的平均质量为 2 - 3 克 / 尾,以 75 尾 / 平方米的中等密度进行养殖,模拟了实际生产中的常见养殖密度。 在投喂频率上,每天进行 3 次投喂,确保虾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其生长。
实验结果再次证实了新型氨基酸平衡饲料的优势。 项目生产的粗蛋白含量为 34 - 36% 且氨基酸平衡的饲料,在池塘养殖虾的实际应用中,其生长结果和饲料使用效率与高蛋白饲料和工业园饲料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具体数据显示,这种 34 - 36% 的氨基酸平衡粗蛋白饲料,通过巧妙地运用鱼粉替代原料来源,成为了最具经济效益的饲料选择,相较于对照的商业饲料,利润提高了 13.2 - 83.7%,充分证明了其在中等密度模式下(75 尾 / 平方米)对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饲料选择方案。
四、对虾饲料变革的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使用 AQUAVI? Met-Met、L-Lys、L-Thr 等合成氨基酸,能够精准地平衡对虾所需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从生长速度、经济效益和环境角度全方位地提高虾饲料质量。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表明:氨基酸均衡饲料,在粗蛋白含量为 34 - 36%、鱼粉比例为 7% 的配方下,非常适合中等密度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养殖密度约为 75 尾 / 平方米),为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对虾养殖行业在不断发展和演变,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高密度养虾模式逐渐兴起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因此,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氨基酸和低蛋白均衡饲料的研究工作,不断优化饲料配方和营养成分,以适应高密度养虾模式的特殊需求,为整个对虾养殖行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养虾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开创一个更加繁荣、绿色的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