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大通湖区:小龙虾变身富民大产业

2025-04-15人已围观

大通湖区:小龙虾变身富民大产业

金盆小龙虾雕塑。

红网时刻 通讯员 刘钊作 谌娟 益阳报道

【产业升级新突破】

自2018年获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以来,大通湖区持续深化产业布局。金盆镇2019年斩获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稻虾)称号,千山红镇2020年跻身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行列,2022年金盆镇再获农业农村部第十二批同类型认定。全区现有规模化养殖主体48家,其中千亩级基地12处,配套建设10家加工企业,年处理量达9600吨,形成涵盖种苗培育、生态养殖、冷链运输、精深加工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大通湖金雁子"水草+小龙虾"养殖基地。刘钊作/摄

【生态混养模式显成效】

"水草护虾,虾肥水清"的生态循环模式在金雁子合作社得到完美诠释。负责人战东威自2015年起流转300亩土地启动稻虾共作,2018年创新引入水草种植技术。数据显示,该基地2023年小龙虾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带动周边24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超2.5万元。水草覆盖率维持在60%水平,不仅提供天然饵料,更形成生态屏障,实测显示可降低水体重金属含量达38%。

【科技赋能养殖升级】

上海海洋大学与湖南农大专家团队驻点指导,系统性推进"水草+小龙虾"生态模式。对比传统养殖,该模式使亩均收益提升2000元以上,部分高产田块创下万元级纯利记录。全区养殖面积从2016年4.3万亩激增至2023年14.5万亩,增幅达237%,年产量突破2.8万吨,带动综合产值飙升至14亿元。

金盆龙虾交易中心工人们正在分拣、打包送来的小龙虾。刘钊作/摄

【流通体系全面革新】

金盆交易中心日均处理量稳定在50吨,高峰期可达100吨规模。通过分级定价策略,大规格龙虾收购价较周边市场溢价10%-15%,2024年出口订单突破3000吨,远销日本、欧盟等国际市场。全区构建三大交易枢纽与电商平台矩阵,生鲜供应链实现4-16小时直达30城,批发价区间拓宽至8-30元/斤,呈现购销两旺态势。

【文旅融合开新局】

2023年小龙虾狂欢月期间,长沙品鉴会单日售罄500公斤生态虾,带动餐饮消费逾百万元。连续三届龙虾节培育出"李记龙虾"等知名品牌,形成"美食+旅游+文化"融合业态。食安天下公司获评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其出口备案基地年创汇超千万美元,产品通过欧盟药残检测标准。

【数据见证发展】

■ 亩产效益:生态模式较传统养殖增收2000+元/亩

■ 规模扩张:7年间养殖面积增长237%达14.5万亩

■ 加工能力:10家企业年处理量9600吨

■ 流通时效:4-16小时覆盖全国30城

■ 出口业绩:2024年外销3000吨创汇千万美元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