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濮阳晨报小龙虾经济撬动乡村振兴范县白腹美铺就脱贫路

2025-04-19人已围观

【濮阳晨报】小龙虾经济撬动乡村振兴 范县"白腹美"铺就脱贫路

凌晨四点的龙王庄镇,龙东水产养殖基地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将1000余斤通体透亮的小龙虾装车发运,这些饮黄河水长大的"白腹美"即将登上全国餐桌。最新统计显示,该基地已带动周边15个行政村108户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脱贫,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

■ 特色养殖激活脱贫动能

在38个标准化养殖池边,脱贫户吴端品边撒饲料边介绍:"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稳定在2000-3000元,农忙还能兼顾家里农活。"这位曾因脊椎损伤致贫的村民,2019年起在基地从事饲喂工作,不仅还清了债务,去年还购置了农用三轮车。基地现有50名像老吴这样的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达本地农民平均水平的1.8倍。

运营方润辉集团创新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将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转化为股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8万元,贫困户除务工收入外,还可获得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收益。

■ 生态养殖铸就品质标杆

"黄河水带来的细沙彻底解决了传统养殖塘底发黑难题。"技术负责人宋艳辉举起两只小龙虾对比:本地虾腹部洁白如玉,相较南方同类产品,单只重量平均高出15%,虾肉饱满度提升20%。基地引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配合高蛋白谷物饲料,使成虾存活率稳定在85%以上,单产维持在400斤/亩的行业领先水平。

2020年销售数据显示,该基地80%产品直供沪宁济等高端市场,批发价较普通小龙虾高出30%。今年7月集中捕捞期间,日均出货量突破2吨仍供不应求。

■ 产业链延伸创造持续效益

范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小龙虾产业已占全县特色农业产值的18%。通过县长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上半年相关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运输、餐饮等配套产业新增就业岗位217个。基地现有标准化养殖池42个,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产品损耗率从传统运输的12%降至5%以下。

(注:本文数据均源自濮阳市乡村振兴局2023年产业扶贫白皮书及企业公开报表)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