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新闻发布会实录广东南美白对虾育种突破性成果发布
2025-04-26人已围观
【新闻发布会实录】广东南美白对虾育种突破性成果发布
(2025年4月11日整理自南方+图文直播)
【核心发布】
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系统披露了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育种重大进展:
■ 种质创新里程碑:"海茂1号"与"海兴农3号"通过国家审定,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该品种综合生产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 产业突围成效:新品种覆盖快长(日均增重提升13.5%)、多抗(成活率提高12%)等复合性状,彻底改变种虾年进口超40万对的被动局面
■ 技术演进路径:历经四阶段攻关(1988-2025)
1. 引种试育期(1988-2005):完成物种本土化适应
2. 种源破冰期(2005-2016):"中科1号"等初代品种缓解进口依赖
3. 性状优化期(2016-2022):建立2000+家系种质库
4. 国际并跑期(2022-2025):基因组育种技术突破
【种业强省根基】
广东水产种业三大支撑体系:
▌科研矩阵:集聚4所重点高校(中山大学/华南农大等)+3大国家级研究所(南海所/珠江所等),形成3406人专业团队(博士占比40.1%)
▌产业规模:2020年苗种供给量占全国主导地位
- 淡水鱼苗:8091亿尾(全国占比61.8%)
- 南美白对虾苗:4484亿尾(市占率28.7%)
▌攻关实力:承担国家"十四五"61%水产种源攻关项目,15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名单
【新品种技术解析】
"海茂1号"研发路径:
■ 种质基底:2016年全资收购美国PRIMO种业公司,获取高抗病种源
■ 技术融合:联合中科院南海所等机构,建立湛江三大育种基地
■ 性状优势:抗逆性基础上实现生长速度优化
"海兴农3号"技术突破:
■ 基因组应用:基于2019年破译的基因组图谱实施精准选育
■ 养殖适配度:在18-32℃水温区间表现优异,尤其适合高密度养殖
■ 市场验证数据(2023-2024):
- 较二代品种增重13.5%
- 对比进口苗种成活率提升12%
【产业影响评估】
桂建芳院士指出双重突破价值:
1. 供应链安全:终结种虾"卡脖子"风险,构建自主可控的种业体系
2. 养殖效益:多抗性状使单位养殖成本下降18-22%,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攻坚纪实】
海茂集团陈国良披露四阶段产业探索:
1987斑节对虾引种→1997南美白对虾扩繁→2016跨国并购→2025品种定型
关键决策:2016年战略收购美国种业公司,获取核心抗病种质
海兴农集团江谢武揭示育种体系:
■ 研发架构:120人专业团队(硕博占比75%),年均投入超3000万元
■ 技术储备:13代系谱资源库,保有国内最大遗传多样性样本
■ 市场反馈:2021年起虾苗销量稳居行业首位
【种业振兴建议】
桂建芳院士提出三大攻坚方向:
① 创新机制改革:建立市场化科企协作模式
② 技术融合突破:整合基因编辑与常规育种
③ 产业生态优化:构建覆盖种质保护-品种审定-市场推广的政策链
(本文严格依据发布会实录整理,删减重复性技术描述12处,合并同类产业数据5组,简化复合句式23处,完整原始数据参见南方+图文直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