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虾百科虾百科

丁酸梭菌、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在工厂化养虾中有大用处(丁酸梭菌在南美对虾使用)

2025-01-17人已围观

丁酸梭菌、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在工厂化养虾中有大用处

"丁酸梭菌、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工厂化养虾的得力助手

在工厂化养虾的世界里,对虾肠道的健康状况无疑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南美白对虾的肠道承担着消化吸收、排泄排毒以及病害防御等至关重要的使命,其肠胃系统更是肩负着近 70% 的免疫功能。 肠道的黏膜层作为吸收和防御的前沿阵地,一旦遭到破坏,肠茸毛变短乃至消失,将会对肠道的吸收和防病能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毕竟,对虾肠道是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的关键部位,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对虾肠道的状态来判断其健康状况的优劣,所以,工厂化养虾中肠道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工厂化养虾时,肠道疾病是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诸如肠炎、水肠、空肠、拖便、肠道发红、肠道断节,以及粪便发粘、打团等情况。 倘若肠道疾病未能得到及时处理,极易引发对虾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偷死等严重后果。 而丁酸梭菌在修复肠道粘膜、改善对虾肠道系统以及防控对虾肠道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工厂化养虾过程中,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亚盐含量偏高、应激反应、弧菌超标、饲料投喂过猛导致的肝脏疾病等诸多因素,都可能诱发肠道疾病的发生。 在此,让我们一同分享笔者在一线积累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丁酸梭菌 - 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在工厂化养虾中的具体应用。

一、丁酸梭菌:肠道健康的守护者

丁酸梭菌,亦被称为酪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丁酸菌。 回溯其历史,酪酸菌是在 1933 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治博士首次发现并报告的,因此也被叫做宫入菌,它在分类上归属于梭菌属,是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 丁酸梭菌具有独特的共生特性,能够与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粪杆菌 (Copro-phil bacteria) 等水产动物肠道有益菌和谐共生,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进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作为一种益生菌,丁酸梭菌既可以单独使用,展现其独特的功效,也能够与多种菌种协同作用,而且它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性,甚至可以在配合抗生素使用时有效治疗肠炎。 丁酸梭菌拥有强大的整肠功能,却避免了抗生素那些令人担忧的副作用,却能发挥类似抗生素的积极作用,有人曾预言 “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就是微生态制剂的时代”,丁酸梭菌无疑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丁酸梭菌与乳酸菌相较之优势

在众多有益菌中,丁酸梭菌与乳酸菌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但丁酸梭菌能够产生生物丁酸等独特的代谢产物,这使其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供应和修复方面具有更突出的表现。 丁酸梭菌在肠道定植能力上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对虾肠道的亲和性更高,能够更高效地维护肠道优势菌群,形成更为稳固的肠道生物屏障,为对虾肠道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三、丁酸梭菌 - 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在工厂化养虾中的多元应用

(一)防控肠道疾病:核心作用尽显

高效定植、提升免疫

丁酸梭菌和嗜酸乳杆菌作为肠道原籍菌,在白对虾肠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定植优势,二者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能够共同促进肠道优势菌群的稳定。 白对虾相对简单的消化系统,使得它们更容易在肠道内构建起稳固的生物屏障,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从而提升对虾的整体免疫力。

修复肠道、增进摄食

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生物丁酸和乳酸等短链脂肪酸,对于南美白对虾肠道上皮细胞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能量来源。 充足的丁酸和乳酸供应,能够确保肠道细胞维持旺盛的活力,有效促进粘蛋白和防御素的分泌,强化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并且诱导 SIgA 的产生。 这一系列作用不仅有助于对虾肠道的快速修复,使其生理机能得以恢复,还能显著提高对虾的摄食积极性,减少肠炎、拖便、粪便打团不成形以及水肠等不良状况的发生几率,极大地降低南美白对虾空肠空胃现象的出现概率。

抑制病菌、防控肠炎

生物丁酸和乳酸是南美白对虾肠道中最大优势益生菌群 —— 双歧杆菌的益生元,它们能够为双歧杆菌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双歧杆菌在对虾体内迅速增殖,从而稳定肠道微生态环境。 同时,生物丁酸和乳酸所营造的酸性环境,能够有效消除超氧化物,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对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弧菌等有害病菌的生长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从根源上减少肠炎的发生风险。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养殖户,健康的对虾肠道在肉眼观察下具有 “直、粗、实” 的显著特性,而一旦出现 “弯、细、空” 这三个特性中的任何一个,便意味着肠道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 工厂化养虾过程中,肠道的养护至关重要,养殖户务必加强对肠道病变的认识,在日常养殖中勤于观察,切不可等到对虾肠道出现断节、水肠、空肠等严重病变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对虾肠道的病变过程:

肠炎初期:此时对虾粪便外观正常,但肠道颜色会发生变化。 在工厂化养虾常见的大换水模式下,肠道多表现为发红;而在肥水养虾模式中,则可能出现肠道发绿的情况。 这一阶段的肠炎相对较为轻微,处理起来也相对容易。

肠炎中期:对虾粪便开始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不成形、打团以及发粘等现象,但尚未发展到空肠空胃的程度,及时采取措施仍可有效控制病情。

肠炎末期:对虾肠道出现断节、水肠、肠道模糊不清等严重症状,甚至不用手挤压肠道就有积液,粪便不成形且稀烂呈透明液体,同时伴有空肠空胃现象,此时病情已经较为棘手,治疗难度较大。

(二)防控肝脏疾病:肝肠同养,相辅相成

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该产品能够积极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的修复,与此同时,还能有效调节肝脏代谢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对虾体质,提升其抗应激能力。 事实上,许多肠道疾病的根源在于肝脏病变,因此,只要我们针对肝胰腺进行合理调理,就能在防控肠道疾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对虾的生理结构中,中肠腺由中肠和肝胰腺组成,调肠与保肝实则紧密相连,互为因果。 工厂化养虾过程中使用丁酸梭菌 - 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真正实现了肝肠共养的理想模式。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应多留意,仔细观察对虾的粪便、肠道以及肝脏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为对虾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三)稳定水体,优化环境

该联合发酵产品还具有稳定水体、降低 pH 值的显著功效。 它能够有效改善水体环境,抑制水体中过多有机质以及有毒物质如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的产生与积累,防止水体污染,为对虾营造一个清洁、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力地促进对虾的健康生长。

(四)提高免疫,促进生长,提升效益

丁酸能够刺激肠道黏膜免疫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肠道微生态调节起到促进免疫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对虾分泌 SOD 酶,通过歧化反应消除体内自由基,增强对虾自身的免疫力。 此外,本产品在对虾肠道内还能产生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淀粉酶、蛋白酶、糖苷酶等多种有益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显著增强对虾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化肝脏功能,从而促进对虾的生长发育,使其能够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丁酸梭菌 - 乳酸菌联合发酵产品在工厂化养虾中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如今在众多养殖场的广泛应用,它经历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养殖户们也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其独特的价值,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相信在未来,这一产品将继续助力工厂化养虾产业迈向更加繁荣、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满足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贡献重要力量。 "

随机图文